崇祯十二年五月的北京城,随着清兵的北归这座古老的城市再次恢复了往昔的繁华与热闹。夜色刚刚将这片大陆笼罩起来,神秘而威严的紫禁城内华灯初上。 此时的崇祯皇帝朱由检在乾清宫的院子里走来走去。两名年轻的宫女打着料丝宫灯,默默地站在玉阶的两旁,宫墙下的阴影处站立着值班伺候的太监和宫女们,他们躬着腰大气儿都不敢出一声。悬挂在殿宇屋檐处的风铃在阵阵夜风中传来“叮叮”的响声,但崇祯皇帝并没有闲心去欣赏月色下的美景。他的心思在愈演愈烈的辽东危局、在死灰复燃的中原乱民。这位不到三十岁但却已经白发丛生的年轻人不时的叹着长气。驻足许久访惶如梦游一般的低着头,脚步沉重地走回乾清宫东暖阁内,重新颓然的坐到御案之前。 眼见这面前堆积如山的奏折,崇祯皇帝再次投入到了无休止的批阅中去。 就在此时,一位衣穿华美宫服、雍容大方肌肤白净如玉的国色女子悄悄的走进了乾清宫。身边的小黄门刚想通报,被这女子一个手势制止了。只见她径直来到御案头的旁边探出玉手轻轻的为正在埋头批阅奏折的崇祯皇帝研起墨来。 刚刚批阅完一章奏折的崇祯直起身来伸了个懒腰,这时他注意到了身边的女子。这位天子难得的用随和的声音说道: “爱妃,你怎么来了。” 那温文尔雅的女子正是朱由检的结发之妻、大明帝国的周皇后。 眼见着自己的男人如此操劳,周皇后不禁劝说: “陛下如此勤政,实在是太过伤神了。如此杂事为何不交由内阁大臣们去办理呢?” 崇祯从御案前站了起来,走到了暖阁的窗边看着窗外的夜色缓缓的说道: “臣子们倒是也能办,但朕不放心啊!你看看这些奏折爱妃,朕的江山在他们的口中那是一片太平盛世的景象。就拿这封奏疏来说。” 崇祯皇帝踱步来到御案处拿起了一封奏疏接着说: “河南巡抚李凤仙奏报,说什么流年不利粮食欠收希望能免除河南一年的钱粮赋税。可实际情况是什么呢?实际情况是如今河南天灾人祸双至,中原五省的钱粮早就收不上来了。朕免与不免又有什么区别呢?爱妃啊!朕这个皇上当的是苦不堪言啊!” 周皇后心疼的看着自己眼前这个男人问道: “皇上,您有多少日子没有好好睡过觉了。” 崇祯摇头叹息着回答说: “如今我大明腹背受敌,朕睡不着啊!爱妃,不瞒你说,如今朕的失眠症又犯了,白天浑浑噩噩的像是在梦里,夜里却又清醒的如同白天一般。朕真的好像回到在信王府的那段时光,回到可以睡踏实觉的那段日子。” 当年天启皇帝在位之时,身为皇帝的胞弟,朱由检被封为信王。那是周皇后还是周王妃,两人在魏忠贤及其阉党的监视之下谨小慎微的过着日子,虽然是如履薄冰但却落得个安生度日。 周皇后轻轻的走到崇祯的身边拉着他的手道: “皇上您要睡踏实觉就必须得先静心,要静心呢就必须得离开这一大堆的奏折。臣妾已经为陛下备下了家宴,皇上您暂且歇歇如何?” 崇祯皇帝看着眼前绝色倾城蕙质兰心的周皇后突然猛地一拍脑门说: “哎呀!今天是爱妃的生辰,朕居然都不记得了。在这里还要给我的娘子配个不是了。” 看到崇祯皇帝难得心情愉悦一次,周皇后也会心的笑了。 随着太监“起驾坤宁宫”的喊声。 打着黄罗伞的“龙辇”和“凤辇”便浩浩荡荡的直奔坤宁宫而去。 周皇后在坤宁宫的布置很是花了些心思。由于宫殿过于高大,周皇后嫌不适合居住,便参照在信王府时的设计独出心裁,把廊房改成一座小的房间,并在两侧装上了朱红栏杆,曲折的走廊两旁是雕花隔扇,里面陈设着南京镇守太监专门从扬州采办来的精巧家具和新颖物件,墙上挂着弗朗机的八音自鸣钟。由于嫌宫灯有些昏暗,她便将周围护灯的金丝去掉了三分之一,遮以轻绢,加倍明亮。虽然现如今到处是兵荒马乱,南北之间的交通很很是受阻,岭南的水果很难运送到京师,但是今天在周皇后的桌子上,一个大玛瑙盘中仍然摆放着橘子和柑子。宫殿的角落处,一张黑漆红木茶几上摆放着一座金猊香炉,缕缕轻烟自狮子口中吐出,袅袅上升,满屋子的异香不禁令人心清神爽。 因为有些日子崇祯皇帝都没有来过坤宁宫了,这宫内的改变令他很感兴趣。崇祯在靠窗的一张桌子上看见了一个很是精致的盆景,里面奇峰突兀,怪石磷峋,磴道盘曲,古木寒泉,梵寺半隐,下临一泓清水,白石磷磷。很有些深山藏古寺的意境在其中。看到着崇祯不觉再次联想到自己,他指着盆景对着身边的周皇后无不羡慕的说道: “人人都愿意做皇上,可朕偏偏想和爱妃你避世在这深山之中颐养天年。”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听到这话周皇后既欣慰又觉得可怜,她不知道应该对这位天下的主宰说些什么。周皇后只是默默的将头靠在崇祯的肩膀之上一同看着这小小的盆景。过了半晌她轻声的说: “臣妾这里新添了两幅画作,还请皇上您鉴赏一下。” 以前崇祯还是信王的时候就经常和周皇后一起鉴赏名家大作,刚刚周皇后的一席话仿佛又使崇祯回到了那个小心谨慎但却快意自在的时光。 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抛开了揪心的辽东局势,忘却了纷乱的中原战火。此时的崇祯再次变成了那个书生意气的年轻人。他很有兴致的来到屋子内悬挂的两幅画前,画作都是本朝的名家精品:一幅是王冕的《归牧图》,一幅是唐寅的《相村水乡图》。后者是一个宽约半尺、长六尺有余的条幅,水墨浓淡,点缀生动;杨柳若干株,摇曳江干;小桥村市,淹没于烟云水气之中若隐若现。 崇祯对唐寅的这幅画欣赏一阵,很是有些感触,于是他便在椅子上坐下去,叫宫女拿来曲柄琵琶。 “爱妃,今天是你的生辰。朕就为你弹奏一曲朕自制的《访道曲》来助助兴致。” 说着崇祯便很是投入的弹奏了起来。 就在此时,崇祯皇帝与周皇后的两个个儿子也被带了进来。长子也就是大明的皇太子朱慈烺今年已经十岁了,幼子定王朱慈炯时年五岁。其实崇祯皇帝与周皇后共有三子,次子怀王朱慈烜两岁时便夭折了。因此崇祯皇帝对幼子定王朱慈炯很是宠爱。 皇太子朱慈烺已经接受了几年的宫廷教育了,对于君臣之间的礼节他也了然于心。在宫女和太监们的簇拥下进入坤宁宫的朱慈烺,毕恭毕敬的跪下给自己的父王叩首行礼,而后很是规矩的静静站立在崇祯皇帝的面前。幼子定王朱慈炯却是另外的一副样子。他刚满五岁,而且十分的活泼好动,对于君臣父子之间的礼节也不深了解。由于他长的虎头虎脑的平日里很受崇祯的喜欢,崇祯每次看到他总是要亲自抱一抱,放在膝上玩一阵,正因为如此这大殿只能可能也唯有他不怕皇上了。一看见父亲朱慈炯就快活地叫着:“父皇!父皇万岁!”说着朱慈炯学着自己哥哥的样子倒地也准备给父亲磕头,不知怎么的朱慈炯在红毡上脚下一滑不小心跌了一跤。但他将这些权当做玩耍,所以在跌跤时反而格格地笑了起来。 崇祯也被自己这个可爱的儿子逗得哈哈大笑,他伸手将朱慈炯抱了起来放在了膝上,忍不住亲了一亲他那红扑扑的小圆脸。 此刻的崇祯皇帝完全的将所有的烦心事都抛在了脑后,尽情的享受起天伦之乐来。 然而就在坤宁宫内一片祥和之时,夜色下京师正阳门外却是一片喧哗之声。守城的军士在对着城下高喊着: “下面的人听着!九门已经关闭,尔等若是胆敢靠近,我们可就要放箭了!” “楼上的将爷请速速开城,我是从宁远卫来的!有万急军情上报。” 楼上的守军听到这话犯了难,因为崇祯皇帝曾经下过严令。对于辽东来的军情要第一时间送入皇城京城之中,任何人不能托迟延误。但另一方面深夜打开九门这可是掉脑袋的罪过,任谁都不会拿自己的性命开玩笑的。 最终守军的将士想了一个妙招,他们朝城下的宁远士卒喊道: “下面的兄弟,天色已晚九门是开不了。我们放下一个竹篮拉你上来。” 听到这话,下面的宁远士卒真是哭笑不得。但这样好歹是能第一时间送上军情了。 “好!那就有劳各位将爷了!” 经过一番周折,夜色下这名宁远的军卒还是进入到了京城之中。他换了匹马,连口水都来不及喝策马扬鞭的直奔兵部衙门而去。费了半天的劲这名宁远军卒终于敲开了兵部的大门。 “劳烦这位大人!我是从宁远卫来的,有万急军情要奏报尚书大人!” 开门人揉了揉朦胧的睡眼不耐烦的说道: “来兵部的没有不是万急军情的,走走走!明天一早再来!” 说罢在这位千里迢迢冒死赶来的宁远卫军卒面前的兵部大门又重重的被关上了。喜欢明末封疆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明末封疆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