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臣魏基,请逐国师!(1 / 1)

秦瞻夫妇再次见到了那种让人感到恐怖的眼神。 他们百思不得其解。 纵然张道之是异士,可不过筑基境而已。 天下异士对于普通百姓来说,虽是凤毛麟角。 但对异士自身来讲,也是如过江之鲫,络绎不绝。 区区筑基境的异士,真敢在京城杀人? 而且,听蓁儿说起,他久未下山,如何认识的左都御史魏基? 他的背后,究竟有着怎样错综复杂的人脉背景? 一个筑基异士,是如何有得那种让人感到心悸的眼神? 秦瞻是读书人,但由于太过追求名利,胸中倒是不曾藏有什么浩然气。 不然,他不至于如此惊惧于一名筑基异士。 “蓁儿,为父问你,你当真要跟着你兄长走,不顾我秦家对你的养育之恩?” 秦瞻不敢逼张道之,但不代表,他不敢逼蓁儿。 只要蓁儿敢说走。 那么,养了她十几年的秦家,足可让她身败名裂。 今后,还有谁敢娶一个白眼狼为妻? 这其中关键,聪慧如蓁儿,不可能想不清。 只见她面色淡然,波澜不惊,朝着秦家众人深深作揖之后。 又向张道之轻声开口:“哥哥,走吧。” 话已至此。 蓁儿才不管什么名声。 她毅然决然的选择跟张道之走。 自秦瞻的原配夫人去世之后。 蓁儿在秦家,已经没有什么可留恋的了。 张道之兄妹将婢女阿絮也带走了。 偌大一个秦家,无一人敢出面阻拦。 这时,站在秦瞻夫妇身后的秦婉儿,正目视他们兄妹离去的背影,嘴角微微上扬,喃喃道: “我那好姐姐的兄长,倒是有几分霸气。” 闻言,秦李氏顿时冷哼道:“她不再是你的姐姐了。” 说罢,就坐在椅子上,表现出一副气急败坏的模样。 秦瞻没有理会她们母女,只是暗自呢喃着, “张寅生...究竟有何背景?” “如今闹到这般地步,只怕老夫也不能借他背景来平步青云了。” “曹家,也不会善罢甘休。” “为今之计,只有与曹家站在一道了。” 想到这里,秦瞻连忙吩咐道: “来人,备车,去平阳侯府!” ...... 此时。 宫城,建极殿内。 举手投足间,尽显雍容华贵的皇后曌姬。 正与都察院左都御史魏基,刑部尚书刘靖,中书省左丞相范知行商议给工部侍郎王冶定罪一事。 今,已商量出个名目。 “举家流放到闽南。” “查抄王家。” “所得钱款,一律充公,归户部所有。” “...” 众人基本达成一致。 坐在案前的曌姬点头道: “那便如诸位臣工所言,就那么办吧。” “至于新的工部侍郎人选...待今岁京察结束再议。” 说罢,便就摆了摆手,欲让众大臣退下。 这时,魏基忽而开口道:“娘娘,陛下呢?” 话音刚落,范知行便微微皱起眉头。 曌姬亦有些不满,淡淡回应道: “官家身子偶感不适,正在寿皇殿内休养。” 魏基上前一步,“工部侍郎王冶,正三品大吏,对他的议罪,陛下不亲自敲板,却让娘娘来定夺?” 此话一出。 不止范知行,所有人都皱起眉头。 自新帝登基以来,大周开二圣临朝之先河,已不是秘密。 平日里,朝中诸多事,都是由皇后来定夺啊。 当初百官叩门,尚不能扭转此局面。 如今,魏御史又要拿来说事? 在众人惊讶的目光中,魏基继续开口, “陛下登基至今已有三年,前两年,皆沿用先帝年号。” “那时我大周君位更迭,朝野震荡,陛下是迫于无奈,才让娘娘辅政。” “可如今,已是承平元年了。” “既是元年,就该有个新气象。” 曌姬脸色瞬间变得铁青, “魏卿,你既有话,不妨直说。” 魏基面无惧色,坦然拱手道: “臣,魏基,请娘娘坐镇西六宫。” “前殿之事,理应由陛下来做主。” 话音刚落。 范知行摇头轻叹。 曌姬忽的冷笑一声, “本宫辅政,也是陛下的意思。” “怎么,由本宫辅政的主,你要替陛下做了不成?” 这时,魏基深呼吸一口气,自袖中拿出一张奏折,朗声道: “臣左都御史魏基,稽首顿首,为陈国家大体,直抒肺腑,上呈天听。” “今二圣临朝之议甚嚣,皇后预机务,臣以为大谬。” “乾坤既定,阴阳有分,国政自有常轨。” “皇后母仪天下,主内闱、育德化民可也,岂当干外朝政柄?” “古之吕后、武曌,以妇人越俎,吕后专政致汉室几危,武曌称帝使朝堂大乱。” “此皆前车之鉴,岂容再蹈?若许皇后辅政,权柄易落,奸佞窥伺,政令纷出,国将不国。”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臣恳请陛下,速止二圣临朝,命皇后还居内宫,使政令归一。” “臣忧国心切,冒昧直陈,伏望陛下明察纳谏。” “臣魏基,谨奏。” 很显然,这番话,魏基并不是对曌姬开口。 而是对曌姬身后之人所言。 魏基清楚,皇帝,就在此殿内。 皇后曌姬清晰地将他所言落入耳中。 此刻,已是被气到身子发颤的地步。 但即使到了这种程度,藏在一扇屏风后的皇帝赵长青,仍是没有要出面的意思。 整座大殿内,顿时寂静无声。 片刻后。 范知行突然咳嗽两声,故作怒声道: “魏基,你大胆!” “自皇后娘娘辅政以来,海晏河清,何来奸佞窥伺一说?” “再则,吕后为族计而险致汉室崩坏,武曌因恋权而篡位,致使朝野震荡。” “但皇后娘娘,几无私心,何来重蹈覆辙一说?你实为大谬!” 魏基与之当面对峙, “谁说朝无奸佞?” 言罢,他又自袖中拿出另外一份奏折,再次朗声道: “臣,左都御史魏基,冒死弹劾斩妖司都指挥使,国师申九千,以正朝纲、安社稷。” “今国师权倾朝野,专擅威福,朝堂诸事独断,以致陛下、皇后诏令受阻,此为政令纷出之原由。” “其以权谋私,擅自决政,众臣敢怒不敢言,实乃乱政之徒,执斩妖司,滥杀无辜,人神共愤!” 说到此处。 这位御史大人似乎说嗨了。 竟是用足了气力,震耳欲聋道: “臣,魏基。” “请逐国师申九千!” “令其一生,不得踏入我大周疆域!” 说着说着,竟是下跪, “臣,冒死进谏!” 什么叫冒死进谏? 意思是,不是他死,就是我死。 一旁,范知行故作震惊道: “啊这...” “这国师,当真已这般罄竹难书了吗?” “怪不得魏御史会让娘娘莫要再问前殿之事。” “实在是...让人痛心疾首啊!” 说至此处,范知行向皇后拱手道: “娘娘,臣悟了!” “魏御史并不是真的反对您辅政。” “也不是怕您有朝一日会变成像武曌、吕后那般妖后。” “您在臣等心目中,一直是光明正大的。” “只是,魏御史若不那般去说,不足以揭露国师恶行啊!” “还望严查申九千!” 这话的意思是说。 申九千不倒,今后,还会有如雪花般的劄子来到这座大殿内。 说您是武曌、吕后。 遗臭万年与扳倒申九千,这个选择,您来定。 皇后一时哑然。 对于大周来说,申九千不仅是国师这般简单。 自太祖皇帝横扫八荒六合的时候,申九千就在了。 正因此,他与大周国运息息相关。 而且,申九千这个名字,还是太祖皇帝改的。 当初太祖皇帝建立大周后,向满朝文武说, “朕为万岁,他当为九千岁。” “自今日起,执斩妖司,护我大周国运。” 这可是太祖皇帝亲封的。 谁敢将他赶出大周? 这魏基,是疯了吗? 申九千招他惹他了? “范相公。” “还有魏...魏御史...” “此事,仍需慎重...” “本宫要与陛下商议之后,再做决断。” 皇后憋了半天,也只能说出那么一句话来。 但魏基摆明了是想要个结果, “娘娘,慎重不得!” “近些年来,我大周国运衰微,各地舆图至宝纷纷失窃,山野神只消弭不见。” “申九千,当为罪首!” “不可不查!不可不查!” 皇后有些懵。 平日里,看这些大臣们互相撕逼,也没觉着有多厉害啊。 如今怎么让自己感觉到那么大的压力? 皇后抿了抿嘴,当真不知该说什么是好了。 就在这时,一直藏身幕后的皇帝终于出面了。 只见他缓缓出现在众人身前, “魏卿所言,朕当思虑。” “给朕一些时日吧,再说,按照规矩,也该让申九千上个辩罪的劄子。” 魏基叩首道: “陛下!” “臣身为儒士,蕴养浩然气多年,此气与一国运脉息息相关,国运有失,臣岂能不察?” “臣,蒙受国朝养士之恩,不能视而不见。” “臣,请逐申九千!” 赵长青面色逐渐变得阴沉。 这时,范知行给刑部尚书使了个眼色。 刘靖当即做出一副‘我懂’的模样,朗声道: “臣有不同意见。” “臣,请斩申九千!” 话音刚落。 范知行心里一咯噔,不知为何,竟是跌倒在地。 见状,赵长青松了口气, “范相公可是身体不好?” “来人,快请御医!”喜欢明明是天师,却总以为自己很弱!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明明是天师,却总以为自己很弱!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最新小说: 权倾天下,从被流放开始 练就邪门功法,闯荡疯癫江湖 我功德无量,娘子是妖又何妨 轩辕神弓之射破苍穹 恶雌肥又丑?众兽夫都争着洗兽裙 我在外星球成为国王 我,大玄逍遥侯,剑道魁首! 晚年觉醒系统,仙子助我修行 别人修炼我发癫,垃圾宗门滚一边! 老公被魔王抓走后[西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