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146章 逆风而行
“幼稚。简单。愚蠢。自恋。敷衍。男人又一次试图扮演上帝。
吧啦吧啦。糟糕透顶。”
开屏暴击!
等等,这不应该是好评吗?为什么内容好像有一些不对劲?
来自“好莱坞报道者”的影评,八十五分,这是“蝴蝶效应”第一批媒体综评里的最高分。
尽管稍稍有些意外,居然来自“好莱坞报道者”;但一个好评,价值千金,来自最权威最专业的媒体。
只是,这开篇……正常吗?难道是评分出错了,漏了一个小数点,不是“85”,而是“8.5”?
显然,不正常。
但“好莱坞报道者”知道他们在做什么。
“的确,这是事实;但为什么表现得如此惊讶,难道好莱坞不是每年流水线批量生产三百部这样的电影吗?
至少,‘蝴蝶效应’有勇气有魄力选择这样一个结局,拒绝妥协、拒绝完美、拒绝顺应主流,某种程度上的悲剧色彩,不得不面对自己每个愚蠢的自大的傲慢的选择带来的后果,哪怕摆在眼前的是一场灾难。
如果更换一个结局,我会憎恨这部电影,因为它会成为兄弟会成员们自我想象自我感动的一种白日梦,一切缺点放大十倍,演变为一种自圆其说的虚伪;事实上,我相信,这就是两位导演/编剧的最初灵感——
因为剧组表示,电影将拥有五个不同版本的结局。
上帝,我已经能够预料到至少三个结局的模样了。
并且,我相信是安森-伍德在这辆失控马车坠入悬崖之前勒住了缰绳,以一种玉石俱焚的姿态在首映式播放了这个版本的结局。
仅仅这一点,就已经将‘蝴蝶效应’和其他两百九十九部电影区分开来了。
然而,‘蝴蝶效应’居然还有勇气把其他四个版本的结局投入电影院,他们正在尝试一次全新的挑战。
同时,在电影里,安森赋予这个角色难以置信的——我不敢相信我准备这样说——层次感。
如同打开一个潘多拉魔盒,一步步从一个愚昧无知的兄弟会男孩成长为一个敢于承担责任的男人,他的痛苦、他的挣扎、他的绝望,在戏剧张力如此强劲的漩涡里,拉拽着观众进入这个混沌的故事里。
毫无疑问,安森的表演让故事具备说服力,瑞秋-麦克亚当斯、希斯-莱杰也在对手戏里展现令人信服的表演,最后呈现这样一个带有悲剧色彩的故事——
不要忘记了,电影主角只有二十岁,他理所当然就应该幼稚。”
八十五分!
强硬,坚定,立场明确。
“好莱坞报道者”逆风而行,在熙熙攘攘一片批评声之中,旗帜鲜明地送上赞誉,而且还是八十五分。
最低分,十分,“华尔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