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甚至还没有开拍,只是一个新闻,舆论已经全部毫不犹豫地站到了对立面,事实就是如此残酷。
甚至还有影评人嘲笑,“无谓的挣扎”。他们倒不认为一部传记电影可能影响安森和瑞茜的职业生涯,反正这样冲击颁奖季失败的烂片每年都批量生产一堆,多他们一部不多、少他们一部不少,没有必要大惊小怪。
他们纯粹认为安森和瑞茜的行为……可笑可悲罢了。
然而,更悲伤的是,就连这些负面反馈也寥寥无几,没有在空气里持续太久,很快就稀稀落落地安静下来。
转眼,恢复平静。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就连tmz的新闻点击率也表现平平。
说来略显荒唐,“蜘蛛侠2”开机的新闻图都能够浩浩荡荡引爆流量,而安森和瑞茜的强强联合却无人问津。
观众们要看爆点要看噱头要看热闹,却对颁奖季艺术电影没有任何兴趣,除非电影真的在颁奖季冒头了。
但是,谈何容易?
短短喧嚣片刻,“与歌同行”剧组就彻底恢复了平静。
不止媒体、影评人、观众,好莱坞业内也是一样。
安森和瑞茜的算盘,他们都懂;但在他们看来,两个人都不够理智也不够清醒,撇开瓶合作人物传记的荒谬不说,“与歌同行”这个项目在好莱坞兜兜转转十年遭遇三十多家制作公司拒绝就是一个重要信号了,现在两个人的合作更是雪上加霜。
“有一点点小聪明,但还是不够聪明。”
索尼哥伦比亚更是轻描淡写地说了一句,“不值得。”
这一举动,落在好莱坞眼睛里,毫无疑问是具有深意的——
就连索尼哥伦比亚,正在和安森合作“蜘蛛侠2”并且接下来可能还需要继续合作“蜘蛛侠3”的重要合作伙伴,居然也拒绝了这个项目。
最后,项目走投无路,由名不见经传甚至没有任何投资经验的森林影业接手,事情还能够更加糟糕吗?
正是因为如此,在好莱坞内部也没有引起太多水,外行看热闹……内行也看热闹,嘻嘻哈哈笑一笑也就过去了。
真正在乎的,还是好莱坞工作人员,他们不在乎电影成败,唯一在乎的就是“一份工作”,尤其是“与歌同行”试图从服装、设备、环境等等细节入手真实还原五十年代六十年代的氛围,这需要专业也需要经历——
这些领域的专家们纷纷找到发挥自己能力的舞台,所以他们才是少数愿意为“与歌同行”鼓掌的业内人士。
如此场景,令人哭笑不得。
此时再回头看看今年年初,安森接拍“暖暖内含光”前前后后引发的关注和话题,再看看眼前的冷清,不得不说此一时彼一时,事情的转变着实太快。
相似的情况,截然不同的局面。
但是,安森在乎吗?
答案是否定的。
——人红是非多。
一旦站在高峰,不管发生什么,总是有种种风言风语,积极的赞誉没有必要太开心,消极的批评也没有必要伤心。
因为这些流言都是无根浮萍,微风一吹也就消散得无影无踪,那些人从来不曾也不会在乎事情的真正状态,只是匆匆而过的路人而已,那些张嘴就来的评论没有真心自然也就没有份量,甚至那样意义。
对于经历网络流量时代的安森来说,他再明白不过了,眼前的沸沸扬扬只是网络时代的小小预演而已。
所以,与其费时间在那些无关紧要的阿猫阿狗身上,不如专注在自己眼前的工作上,沉浸进入角色。
(本章完)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