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病性肢端皮炎 [病案]徐某,男,12岁,自1969年起,出现大便日泻2-3次,四肢和口唇周围成批出现大小不一的脓疱。1970年10月起,左右耳轮红肿、脓疱,耳道渗出脓液并伴有瘙痒,眼睑红肿刺痒,常流泪水。1975年,指、趾甲枯厚溃烂流脓,指甲交替溃烂,逐渐脱落。1977年,头顶出现疱疮,秃发稀疏,鼻尖红赤,容易出汗,颜面潮红,不断出现红色疱疮、糜烂、渗出及结痂,痢后外围形成鳞屑,口渴喜饮,腹泻呈泡沫状。 经过诊断,徐某被确诊为肠病性肢端皮炎,但经过治疗后效果不佳。徐某的唇干口渴,尿液呈现黄色且混浊,腹泻呈泡沫状,舌质红裂,苔薄黄,干燥,脉细数。 [治则]清热泄火,凉血解毒,佐以健脾渗湿。 [方药]连翘9克,地肤子9克,白藓皮9克,川连3克,川柏6克,蝉蜕6克,土茯苓15克,丹皮8克,赤芍8克,槐米8克,元参10克,生薏苡仁30克,蚕砂30克,六一散18克。服6剂后脓疱逐渐减退,纳增,上方去黄柏,加天花粉15克。服8剂,肢体脓疱全消,鼻尖及耳轮红肿亦愈,舌红苔花剥,脉细数,宜育阴清热,凉血解毒,生地15克,天花粉15克,元参10克,北沙参10克,鲜石斛10克,麦冬9克,连翘9克,丹皮6克,赤芍6克,青黛3克,黄连3克,生甘草3克。加减服16剂,症状全消,头发相继生长。 [评析]本病属于中医学中热病的范畴,其发病原因与血分热毒有关,当热毒外迫肌肤时,便可能导致疾病的发生。中医认为,脾脏主肌肉,因此当内湿伤及脾脏时,就可能出现泄泻的症状。而当热邪蕴于脾脏时,则可能导致四肢和肌肉出现疮疡,形成连绵不断的病状。 因此,治疗本病时,首先要采取清热泄火、凉血解毒的措施,以消除体内的热毒。在病情得到控制后,再通过甘寒养阴的方法来收功,以达到恢复脾脏功能、消除肌肉疮疡的目的。 具体而言,清热泄火的方法包括使用具有清热解毒、凉血祛瘀功效的中药,如金银花、连翘、黄芩等。而甘寒养阴的方法则可以选用具有滋阴润燥、生津止渴功效的中药,如麦冬、天门冬、石斛等。 在治疗过程中,应注意辨证论治,根据病人的具体症状和体质,选择适宜的治疗方法和中药方剂。同时,保持良好的作息和饮食习惯,增强体质,也是预防和治疗本病的重要措施。 为了达到最佳治疗效果,患者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保持情绪稳定,避免过度紧张、焦虑或抑郁,这些情绪会影响脾胃功能,加重病情。 2. 饮食要清淡易消化,避免辛辣、油腻、生冷食物,以免刺激肠胃,加重泄泻症状。 3. 适当进行运动锻炼,增强体质,促进气血运行,有利于病情康复。 4. 及时就医,根据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遵循医嘱,按时服药。 通过上述综合治疗,患者可以逐渐恢复脾胃功能,消除肌肉疮疡,最终达到痊愈的目的。喜欢每日医案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每日医案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