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位历史人物的大脑里,顿时一片空白,天音之中的“两年十三收”盘桓在他们的内心, 真的假的?这是真实存在的吗? 秦王政:间作套种,快。 【轮作倒茬、间作套种、多熟种植。我国传统的耕作制度,便是以这三种耕作的方式相结合,尽可能地实现种无闲地、种无虚日。】 秦始皇这才想起,这段视频的标题—— 立体农业,才是这次历史直播的重点! 轮作倒茬、间作套种、多熟种植。 那“立体农业”—— 【其实,这样充分地“尽地力”的方法,还可以从田地扩展到水体。我们可以从原本单一的种植业,扩展至农业的多种经营。】 他听着那一句“从田地扩展到水体”,又看见碧空的画面上出现一幕水面的粼粼波纹。 孙叔敖于楚国之境内,下膏泽、兴水利。 也提高了粮食的产量。 但他建设芍陂。 在芍陂建成之后,安丰一带确实也成为了他们楚国的经济要地,每年产出许多粮食。 但是天幕说的从单一的种植业、扩展到农业的多种经营? 孙叔敖大胆想象,莫非是可以利用水体养鱼? 天幕所说的多物种、多层次,超出于种植业的多种农业经营,是这样吗? 除了渔业,还有什么与水体有关?总不能再加入什么畜牧业、林业吧! 秦国,秦王政时期。 在这一时期,秦王政亦是好奇地看着天幕。 在他的时代,可谓大兴农田水利建设。 如果要说,农田与水体相关的地方。 至于更多的关联,暂时还想不到。 陂塘的旁边是稻田,应该是用来灌溉、种稻的。 【汉代,已经出现一种利用“陂塘”来灌溉种稻的方式,这种“陂塘”里还会养鱼种莲,在“陂塘”的堤上还可以种树。】 【《水经注》记载,东汉时期,习郁按照范蠡养鱼法,从大陂引水,形成一个小鱼池,“楸竹夹道,菱芡覆水”,也是同样的方式。】 在田地旁边建陂塘,在种植业里加入渔业,充分利用了水体,确实不失为一个好的办法。 思及此,孙叔敖的头顶,缓缓飘过六个句点。风中凌乱,好像没有想象里的神奇! 春秋末期,正在从事各种经商、顺带发展造纸术与印刷术的范蠡,则是缓缓打了一个问号。 范蠡的视线一瞥,看见迢遥天际、巨大的光幕之上,缓缓有白色的半透明弹幕飘过。 范蠡:“……”扶额。 【直到明清时期,这些经验至于低洼地区,就形成了一种特色的堤塘生产方式。】 【人们将这些低洼地,深挖成塘,以土覆盖塘的四周,称之为“基”。这样一来,基与塘,就可以分别发展种植业、养鱼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