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大刀会民间团体并非合法武装,但是我们应当清楚的看到,他们的斗争对象,是横行乡里烧杀掠夺的悍匪,却并无丝毫惊扰四邻,危害民众的举动。相反,正是由于他们的积极作用,才让诺大州府之间平安稳定,秩序井然。那么问题来了,在盗匪横行的漫长时间里,官府在做什么?”
“我不得不怀疑,正是由于官府的不作为,才导致了民间混乱势力的产生。而当民众自发维护其生命与财产安全时。却要招致如此灾祸。我不禁要问。这个国家到底是怎么了?为什么吃亏的总是平民?作为统治力量的政府无力保证国民最基本的权益。却要以更加严厉的手段来打击他们自卫的行动。为什么要这样做?”
“联想起数月以来,全国都在鼓噪动员的变法革新,似乎令人不得不思考,这究竟是不是一个体制问题呢?到底要以怎样的政治变革,才能彻底的杜绝这种人间悲剧?究竟怎样才能让人民摆脱这种无奈的困境呢?我不禁陷入深深的思索。”
从头到尾,文章就没有提出一个解决问题的办法。这在杨浩出道以来发表的文章里,极其罕见。
以前他的文章问的问题也很多,但更多是开出药方。供大家参考思索的。今天却以一篇如此古怪的文章刊登出来,却不知是什么用意。
不过不管他怎么打算的,这样的文章原本就是如此,总是在鸡蛋里挑骨头的挑拨问题,却从来不给一个解决方案。放在后世,那是公知精英们最习惯的做法。放到大清国,那就是清流书生们最喜欢的行文方式了。
因此,虽然这篇文章从里到外少有的一点干货都没有,却依然得到无数人的追捧。文学修养比杨浩高出百倍的书生大才们,通读一遍就能熟练地掌握其中精髓。总结出来那十二个真言。
装病在家的李鸿章一直都在关注事态进展,一看杨浩这片文章登时笑喷了。对伺候在旁边的罗丰禄道:“这小混蛋太坏了!不知道有多少人得给他绕进去。哎,看来皇帝又要头疼了!”
罗丰禄开始还没咂摸出什么味道,他原本觉得杨浩这文章大失水准,甚至有点狗屁不通。听了李鸿章的话之后心中一惊,急忙反复通读几次,猛地回过味来,气愤的拍案大骂:“杨鼎世用心不良,卑鄙无耻!”
他虽然不是张佩纶那样的清流骨干,好歹也是个心怀大清的读书人呐。琢磨出来杨浩这种行文体的坏处,顿时怒不可遏。
要知道,如今的杨浩名声在外,堪称白话文宗师,不知道有多少人将其视为偶像。
他如今以这样的方式来鼓噪,等于是给了众人一个向朝廷问责的突破口,一个两个或许不敢乱说话。可别忘了,历朝历代都不缺愣头青啊!眼下又再难兴起文字狱了,你也挡不住满大街都是的非法刊物,甚至《国闻报》和洋人的报纸都可以刊登,总会有人最终问出要命的问题来!
体制问题!
说到底,满清是蛮夷胡人当权,自古说他们“无百年之运”,弄得他们一直对其他汉人为主的正统力量严防死守。
之前杨浩用一年时间潜移默化的影响,已经让不少人意识到其政权的落后腐朽,但今天一篇破文章,却一定会被人引申到满清统治的合法性上!
一旦全国上下都在质疑,导致如今一系列悲剧的根由,就是满清统治。那么所谓的变法不但要出漏子,各种反对力量也必然蜂拥而起。堂堂中华上国给一个小日本欺负的那个德行,更给打进家门来,都憋着一肚子气呢!
这才是坏朝廷根基的要命手段啊!
罗丰禄随后诧异的问李鸿章:“傅相竟然不生气?您毕生辛苦都是为了维持国家体面,那杨浩如此做法……。”
李鸿章摆摆手:“事到如今,气不气的都无关紧要了。我们就等着看朝廷怎么反应。这世道,不由人喽!”
罗丰禄默默思忖,渐渐的回过味来。无论如何,杨浩现在已经把合肥李家捆在其战车上了。李鸿章根本就下不来,他也不肯认输。朝廷启用背弃主子的袁世凯去领导定武军,摆明了是要跟李经方为首的新军打擂台。哪头亲近,还用说么?
李鸿章不说话,他这一派的人马也都闷声不吭。
但其他人的嘴巴可就管不住了。已经跑到夏威夷去的孙大炮,很快得到辗转到美国报纸上的文章,登时喜不自胜,奋笔疾书一篇文章,直接质疑满清统治的合法,并肯定正是由于他们的倒行逆施,才导致如今中国的一系列屈辱。推翻满清,才能让中国强大兴盛!
聚集在京城春闱的书生们可有了效仿的榜样,他们不敢直接那么说,不过顺着往下捋,在体制问题上大做文章。
可想而知,胆大包天的人很快就蹦出来,提出搞君主立宪制的一大堆;刀锋直指西太后的更是不在少数!七扭八拐的种种理由,都朝着满清固有的族群架构在开火。
满清统治,明面上看是皇权高度集中在一人之手,但其根基却是八旗议政的底子。无论谁来当皇帝,必须保证整个族群的利益不受损害,这是绝对不可动摇的大前提。
骨子里来说,他们还是一群部落联盟的架子。
如果照一帮书生的说法,只要把光绪皇帝一人高高捧起来就好了,那么朝廷的统治权力就将落到汉官的手上。这特么谁能允许?
这下子,可是捅了马蜂窝!(未完待续。。)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