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京城,皇宫,养心殿西暖阁。
光绪皇帝满脸焦灼的在御座下来回踱步,蹬蹬蹬的声音凌乱无序,显示他的心情实在糟糕。
大概他的动作实在有点大,坐在下头的李鸿藻忍不住提醒道:“皇上,每逢大事有静气,不过是剿灭区区一贼子而已,您无需如此忧虑。”
光绪帝站住脚,转身逼视他道:“老师说的轻巧哇。可那杨鼎世却非一般的逆贼,他自始至终都摆明旗号,要帮助中国文明兴盛。数月以来种种作为,更是博得天下无数人的赞赏。如今又是为国抗击倭寇的紧要关头,你们这么做,是要陷朕于不义呀!”
李鸿藻和翁同龢的那群清流弟子们,此次行动可谓胆大。一切都策划周详准备妥当了,最后关头才告知光绪,请他下旨出动驻京兵马联手攻打美租界。
光绪本身不想答应,他还等着杨浩战胜归来,再向他屈膝投靠呢。到时候他再大力褒奖,破格提拔,把杨浩树立成新一代帝党的中坚力量,不但会打破以前后党的种种约束掣肘,就连这群食古不化的老夫子,都可以架空替代。
他怎么看杨浩都是在做那种准备的。光绪自己也在等那一天。
可万万没想到,清流们把他那点儿小心思看的一清二楚,当机立断,来了个釜底抽薪!
康有为都启程去烟台了,有李鸿藻、翁同龢和一大帮朝廷重臣的亲笔信,李秉衡合作几乎是肯定的。他那边兵马一动,此事已经无可挽回。皇帝这边再怎么不舍。也只能顺着他们的意思走。先把圣旨给发了。
可光绪心里头。一点底都没有。
杨浩多厉害,看看其出道以来的表现就知道,那是算无遗策,且底蕴深厚。直到今天,没有人能把他的根基挖出来。若非李鸿藻再三保证,英美各国的人都表示支持,他是真的不想下旨。
部队昨天出发,李鸿章意外的没有任何表态。这就让皇帝心里首先不踏实。
今天,等了许久了,还不见有好消息传来,他更是有点不好的预感。
换做旁人,被皇帝扣了那么大帽子,早都诚惶诚恐了。可李鸿藻并不在意,甚至依旧坐的稳稳当当,语重心长的道:“皇上应该觉察到,杨氏归国以来,一切言行文章之间。从无半个效忠大清的字眼。其开口闭口都是中国如何,可他心里的中国到底是不是大清?臣等看来。不是。”
光绪默然。
这话非是诛心,实在杨浩本人反复阐述中国之国家概念,是以秉承中华文化为核心,以认同炎黄文明繁衍而成的各族人民为主要组成,说汉话用汉字的一整个文化人群的共同体。
光从字面上看,似乎满清也包含在其中。但认真分析起来就不太好了,什么是中国文化?满清入关以来,用两百多年删减篡改焚毁封禁,早已把中华经典弄得乱七八糟。你能说是秉承真正的中华正统?显然掀开来就是天大的麻烦。
更进一步的解释中,代表国家的政府概念,更是要命!
在杨浩的表述中,自古只有一个中国,无论夏商周还是秦汉唐,全部都是“朝代”,也即是管理中国的一届政府而已。皇帝怎么变,中国不曾变。
这个也算还能理解,可要作为现代文明国家的话,政府职能就完全不一样了。那必须是保证老有所养、幼有所教、病有所医、亡有所恤。人民享有受教育、受保护、选举和被选举、自由迁徙和发表言论等等权利,也同样担负有各种义务。
这几条可就要了老命了。历朝历代想尽办法,都是要把广大人民限制约束在某个地方不准乱走,更不允许胡乱说话,选举?聚会?那是要造反呐!
更别提要制定宪法,强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你们要平等了,咱满人还上哪儿吃铁杆庄稼去?高高在上的统治地位还要不要保障了?
问题在,杨浩说的这些东西也是西方各国拿出来标榜自己“文明”的主要因素,虽然他们也都没实现,面子上人家却一定支持这样的说法。
如果真的按照杨浩的理念去改造国家,到最后保不齐连他这个皇帝的位置都不一定安稳了?撑死能给他剩下个君主立宪,那时候想要再一言九鼎,就绝不可能。
光绪帝被李鸿藻这么一说,心中也犹豫了。
之前他还存着个念头,以为杨氏是在外国呆的久了,缺乏王化熏陶,一时间转不过弯来。等其看明白大势,在被自己收服了,一定会把那些错误的观念给改掉,成为一名得力的臣子。
现在想来,不过是自己一厢情愿啊!
烦恼的用尾指搔了搔头皮,光绪幽幽叹道:“哎,只希望那杨氏能够幡然醒悟,或许朕还能宽仁一些,给他们悔过的机会。”
李鸿藻老眼之中厉光一闪,心中冷笑:“机会?那是绝对不会有了。这等危险之徒,不动则已,动就要迅如雷霆,斩草除根!”
他心中笃定,有一天时间,凭数千人马,想要剿杀租界内的一干帮凶,易如反掌耳。
只不过,天津租界的情势,却跟李大人想象中的“天兵到处,叛贼望风而逃、一举敉平”的景象完全不同。
被加强版“格林机炮”打懵了的德林和一帮清军,一直跑出二里地外,才惊魂未定的转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