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蘅这次进宫,不只给秋美人带来了变化,还轰动了整个伯府。 第一个迫不及待询问秋蘅的就是永清伯。 “贵妃娘娘对你态度如何?圣上听闻你擅制香什么反应……” 一串问题问下来,没提起秋美人半个字。 秋蘅一句话就堵住了永清伯的兴奋:“圣上知道我是状告韩悟之子的秋六,就让我走了。” 永清伯恨铁不成钢:“你强调这个干什么!” “本就是事实,不是听祖父的嘛。” 永清伯被噎住。 还真是他逼着六丫头状告韩子恒的,当初哪想到六丫头有面圣的机会。 薛寒小儿害他! 但不得不说,这么多孙女中这丫头是最出人意料的,成了康郡王妃的义女不说,居然混到圣上面前去了,说不得伯府的前程要落到这丫头身上。 这么一想,永清伯露出慈爱的笑容:“无论如何,得见天颜是天大的幸事,以后你可要好好把握。” “孙女知道,祖父放心吧。” 永清伯满意点点头。 就喜欢这丫头不假清高。 由此想到在深宫坐了多年冷板凳的大孙女,永清伯就气不打一处来。 蠢货枉费他一片苦心! 秋蘅回到冷香居,秋萱几人携手而至。 姐妹几个不关心什么圣上,一来便问起秋美人情况。 “大姐怎么样?是胖是瘦?” “听说大姐住在淑妃娘娘的芙蓉宫,六妹见到淑妃娘娘了吗?看起来好不好相处?” “大姐有没有问起我们?大姐进宫早,那时我们还小……” 秋蘅听完,直言:“大姐很清瘦,气色也一般,看起来过得不怎样。淑妃娘娘见到了,挺温和,究竟如何就不知道了。大姐和我没说几句,也没问起家里人……” 角落里鱼嬷嬷猛抽嘴角。 六姑娘哎,谁教你这么说话的! 或许她真的不该占着教养嬷嬷的坑,应该换朱嬷嬷来——鱼嬷嬷第一次因良心不安产生了动摇。 秋蘅一番话,把姐妹几人弄沉默了。 长姐进宫前的反抗,她们还有印象。可人总是忍不住往好处想,想着这么多年过去,长姐或许放下了执念,有了好生活。 而秋蘅无情撕碎了她们的期待。 好一会儿,秋莹才小声问:“那贵妃娘娘是什么样的?真如传闻那般绝色倾城吗?” 在她记忆里,长姐就是顶出色的美人了,这样都没得到帝宠,那宠冠六宫的虞贵妃该是什么样的? 秋蘅想了想,实事求是:“贵妃娘娘是很美,但比起美貌,气质更特别。” 虞贵妃能独得帝宠,显然不是只靠容貌。 姐妹几人又沉默了。 果然,美貌并不能让人无所不能。 秋芙起身:“有些头疼,走了。” 讨人厌的丫头,什么话难听说什么,再也不来这破地方了。 秋萱三人亦起身:“我们也回了,六妹歇着吧。” “要不要带些桂花糕?芳洲新做的。”秋蘅笑吟吟问。 秋天了,正是吃桂花糕的时候。 秋莹大喜:“多谢六妹妹,我爱吃桂花糕!” 秋芙冷哼:“你什么不爱吃?” “那是芳洲做的太好吃嘛。”秋莹小声反驳一句。 秋芙白她一眼,心中愤愤:秋蘅就仗着有个会做点心的丫头,笼络人心! 提着打包好的桂花糕出了冷香居,见秋芙板着脸,秋莹试探道:“四姐,你要是不喜欢吃,要不给我吧。” 她可以吃双份! “吃吃吃,你不怕吃成猪崽啊。”秋芙气得翻了个白眼。 她是不喜欢吃桂花糕吗?她是听了大姐过得不好心堵。 与姐妹分开后,秋芙去了大太太赵氏那里。 “芙儿怎么过来了?” 秋芙把桂花糕递过去:“母亲尝尝。” 赵氏打开油纸包,拿起一块桂花糕吃下,不由点头:“味道很好,哪家点心铺买的?” 管着家的赵氏自然清楚,府上厨房做不出这样的点心。 “芳洲做的。” 赵氏笑意微敛。 对那位六姑娘,她与老夫人一样觉得邪性,直觉不愿女儿与之多打交道。 “母亲,听六妹说大姐在宫里过得不是很好。”秋芙拿起一块桂花糕,咬了一口。 点心甜软,可她心里却沉甸甸的,想要和人说些什么。而这府上谈起大姐,她想到的自然是母亲。 “宫中不比宫外,讲究喜怒不形于色,你六妹看到的不一定为真。” “母亲——” 赵氏沉着脸:“芙儿,你也不小了,遇事多想想。你六妹说这不好那不好,可无论是去康郡王府还是宫中,不是挺乐意的么。” 秋芙失望看着母亲:“母亲听说大姐过得不好,为何不多问一问大姐的情况,却先质疑六妹的话?” “芙儿,你这是怪母亲不关心你大姐?” “就像母亲说的,我不小了,遇事会自己想!”秋芙霍然起身,转身走了两步又返回,拿起剩下的桂花糕扭身跑了。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赵氏气得一拍桌子:“这丫头,真是被纵得无法无天!” 旁边丫鬟眼观鼻鼻观心,把自己当透明人。 秋芙往闺房去的路上,眼泪盈眶。 她不是委屈,而是惶恐。 父母没有她以为的那般疼爱大姐,她显然也不会是例外。 “四妹怎么了?”正去二太太那里的秋萱半路遇上秋芙,关心问。 “没事,吃桂花糕吃得急,噎住了。”秋芙不愿意在姐妹面前流露软弱,硬把眼泪逼回去。 “那四妹快回去喝几口水,缓一缓。” “嗯。”秋芙点点头,匆匆从秋萱身边走过。 秋萱来到兰氏房中,同样带了桂花糕。 “娘,这是六妹送的桂花糕,您尝尝。” 兰氏当即吃了一口,赞不绝口:“六姑娘身边的芳洲,真是个人才。” 六姑娘就连身边的丫鬟都不简单,难怪她的到来给伯府带来诸多变化。 “娘叫我来有什么事?” 兰氏拿帕子擦擦嘴角,拉住秋萱的手:“娘想说说你的亲事。” 秋萱神色一僵,紧张起来。 “还记得你二姨母的婆家侄儿宋睿么?” 秋萱点点头,脑海中浮现一位俊俏少年的模样。 他们从小认识的,只是后来长大了,有两三年没见了。 没再见过的原因,秋萱隐隐知道,姨母曾替宋睿向她提亲,最终没过祖父那一关。 她心里其实是有些遗憾的,只是与宋睿相处时向来守礼,二人间没表露过什么,便没形成执念。 难道说——想到某种可能,秋萱心跳漏了一拍,双颊飞上红霞。 看着女儿反应,兰氏嘴角翘起。 看样子萱儿对这门亲事是期待的,不枉她盘算一场。 “以前娘没细说,怕你知道了不好受。宋睿与你自幼相识,算得上青梅竹马。那孩子性情稳重,心里中意你却怕唐突了,私下请求你姨母来说亲……” 秋萱怔怔听着,面色更红。 宋睿……中意她? “只是——”兰氏顿了顿,唇边嘲弄一闪而逝,“只是你祖父嫌弃宋家门第低,便给拒了。” 秋萱低着头没说话。 “娘当时想着你还小,慢慢物色更好的也可以,万万没想到差点进了西平侯府那个虎狼窝。如今想来,知根知底最重要,宋家虽然门第不高,但也是有家底的耕读之家,家族出过不少人才。宋睿如今还在读书,将来未必没有前程。纵是没有,他人品相貌都是好的,又心中有你,再有你姨母关照着,你在婆家的日子不会差。” 秋萱越听脸越红,垂着眼轻揉手帕。 “萱儿,你怎么想的?” “女儿都由娘做主。”秋萱心中欢喜,难免生出患得患失之感,“女儿和西平侯府闹了一场,宋家还愿意吗?祖父那边会不会同意——” 兰氏笑了:“娘早就让你姨母去试探过了。这两年宋睿一直以读书为由不愿说亲,其实就是见你未嫁,心里放不下。” 秋萱听着,不由红了眼眶。 如果没有经历西平侯府这一劫,她不会这么不矜持,可现在她真的怕了。 谁知道那些看似温润如玉的郎君实际是怎么样的,可能是真君子,也可能是魔鬼。 而她赌不起。 “那……祖父呢?”秋萱紧张捏紧帕子。 “此一时彼一时。萱儿你站出来指出西平侯府四公子的恶行,确实招来不少非议,而这非议让你在你祖父心中评价大大降低——” “娘的意思是?” 兰氏露出了畅快的笑意:“你祖父啊,觉得你名声有瑕,能赶紧嫁出去就不错了。” 秋萱掩口,声音颤抖:“祖父答应了?” “是。”兰氏抬手,怜爱摸摸女儿的秀发,“古话说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我的萱儿也算因祸得福了。” 秋萱再忍不住,眼泪簌簌而落。 她不只是哭有了满意的亲事,更是哭在甘泉寺竹林中那个孤注一掷的自己。 好庆幸,她没有被所谓的名声裹挟着退缩。 离开兰氏这里,秋萱直奔冷香居。 “二姐是落了东西么?”见秋萱去而复返,秋蘅问。 秋萱一把抱住了秋蘅。 秋蘅愣住:“二姐?” “六妹,你能回来,是我最大的幸运!”秋萱哽咽着说出最诚心的感激。喜欢惊山月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惊山月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