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蘅看着薛寒对那为首的巡检说了什么,然后就由皇城司接手了巡检司抓捕的人。 老夫人也看到了这一切,微微摇头:“这皇城司,真是——” 真是什么,老夫人没说出口,但街头百姓看向薛寒敢怒不敢言的眼神,足以说明了世人对抓捕贴麻纸义士的不满。 若有义士能把祸害百姓的袁贼除了,就大快人心了。 不错,如今京中百姓私下里都把贴麻纸的人称为义士,而袁成海则是狗贼。 还有奸相,明明将士们打了胜仗,结果却是大夏给了北齐大笔钱财,这全是奸相干的! “把帘子放下,就你爱看热闹。”老夫人才数落秋蘅一句,就见薛寒往这个方向走来。 老夫人心一咯噔。 不会是冲着她们来的吧? 本来永清伯府与皇城司不搭边,正常来说不会产生这种念头,可谁让六丫头才被寻回来,这位皇城使就亲自登门了。 看一眼一脸淡定的秋蘅,老夫人嘴角一抖。 这丫头倒沉得住气。 马车停下来了,少年的声音传进来:“请问是永清伯府老夫人吗?” 端坐其中的老夫人不得不掀起车窗帘,客气道:“是老身。” “秋六姑娘与您一起吗?” 老夫人表情微僵。 死丫头又惹什么事了? “我在。”老夫人旁边,秋蘅探出头。 老夫人手在背后扯了秋蘅一下,对薛寒艰难一笑:“不知薛大人找舍孙女何事?” “和您说也一样。”挺拔如松的少年微微俯身,声音放低,“外面关于秋六姑娘的传闻,是袁成海放出去的。” 他说着这话,看的是只露出半边脸的少女。 她看起来似乎不惊讶,冲他扬起唇角:“多谢薛大人告知。” 薛寒直起身,微微点头后转身离去。 老夫人猛放下帘子,看着秋蘅。 秋蘅忙安慰:“祖母别担心,康郡王妃认我为义女,袁成海的打算就落空了。” 认亲宴就定在五日后,到时自会在圈子中传开。 “我不是说这个。”老夫人目光灼灼,“皇城司薛大人为何会调查这个,还特意来告知?” 你们到底什么关系? 老夫人想抓狂,但忍住了。 秋蘅被问得蹙眉,迟疑着道:“大概是薛大人怜贫惜弱,路见不平——” 老夫人一拍车板:“说人话!” 掌管皇城司的人怜贫惜弱,路见不平? 秋蘅心道这确实是薛寒说过的话,果然是个人就不会信。 “那次孙女去城外大福寺上香,回来进城赶上盘查严格,城门吏有意为难,是薛大人替我解了围……可能是薛大人来咱们家见过我,照顾熟人吧。” 老夫人:“……” 狗屁照顾熟人,定是那小子对六丫头心怀不轨! 看一眼鲜花般的孙女,老夫人一阵糟心。 长得好,懂得少,专来克她的。 那个鱼嬷嬷到底教了些什么,莫非天天摸鱼? 薛寒那里,胡四追在旁边:“大人,您就当着永清伯老夫人的面把话说了?” “有何不可?” “那怎么行呢,不是让人误会了!” “误会什么?”薛寒问。 “误会——”胡四眨眨眼。 咦,不是误会,他们大人就是惦记秋六姑娘啊。 可您是不是太直接了些? “不要想些有的没的。”薛寒睨了一眼手下,大步向前走。 误会他对秋六姑娘有意吗? 真要如此,对有那样一位祖父的秋六姑娘来说不是坏事,至少以后永清伯生出卖孙女的心思会多些顾忌。 少年想着这些,脑海中不觉浮现少女淡然的眉眼。 她看起来如秋潭,明媚沉静,丝毫不受恶言所扰。 不在意坏名声,行事随心所欲,洒脱得与这世道格格不入。 这样的人,特别是女子,不是无知无畏,就是有底气。 多次接触,她给他的感觉绝不是前者。 那她的底气是什么? 他原以为她是错失了十年贵女教养而心存畏怯的小姑娘,需要他多做些什么,让她一开始的日子没那么难。 而现在,他发现完全看不透她。 她像是一个谜,引起了他的好奇心,想解出答案。 但少年直觉这很危险,于是走得越发快了,想离乘载着那个少女的马车远一些。 回到伯府,老夫人立刻喊来永清伯,说了康郡王妃要认秋蘅为义女的事。 永清伯惊掉了下巴:“康郡王府是有什么把柄在六丫头手上吗?” 那丫头好邪门! 永清伯突然认同老夫人原先说秋蘅的话了。 老夫人见永清伯这般反应,莫名觉得得意:“要说把柄,还真有。” 永清伯:? “我看那康郡王妃,特别担心六丫头与康郡王世子有个什么,收六丫头为义女算是解了这个隐患吧。” 永清伯听得目瞪口呆,并突发奇想:“要是六丫头认识了太子——” 老夫人翻了个白眼:“皇后不在了。”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永清伯叹气:“也是。” 老夫人:“……” 她为什么陪老东西聊这么离谱的话题? “总之姓袁的如意算盘打空了,伯爷也别寻思这事了。” 永清伯大怒:“说了多少次了,我本来就没这种打算!” 到底为什么认定他有这个心思啊?真要舍了老脸让孙女去当妾,他也不会选袁成海啊。 屋外侍立的婢女听到老伯爷、老夫人的吵架声,已是心如止水。 五日后,永清伯府众人前往康郡王府赴宴,双方见证下完成了这场认亲。 消息传入袁成海耳中,袁成海当即黑了脸。 他暗暗把秋六姑娘登他家门的消息散布出去,就是为了令其没了退路,最后说不定不用他向永清伯暗示,那老家伙就主动把孙女送上门了。 没想到被康郡王府横插一杠,坏了事。 这康郡王府有毛病吗,认义女一点不挑的? 袁成海心中不痛快,抬脚去了聂四娘那里。 聂四娘的住处要比丽娘与慧娘的院子更深一些,一踏进门就有芳香袭来。 袁成海深嗅一口,心中的烦闷稍缓。 这也是近日他常常早回家的原因。 京中无论是酒肆茶楼,勾栏瓦舍,还是民居,熏香是少不了的,可都不如家中的香好闻。 丽娘屋中的香令人醒脑,慧娘屋中的香令人轻松,四娘屋中的香令人静心。 不得不说,那小丫头有些本事。喜欢惊山月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惊山月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