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太太还好,尊贵归尊贵,却不会刻意的讲究什么规矩。 来到知县家里也是来教养女孩子的。 赵元仪每次看到陈嬷嬷,本能的害怕,却又想接近。 知县家的小姐们都要跟着陈嬷嬷学,她若是能得到一星半点儿的指点,对于她来说只有好处! 赵元仪认真的说着。 这么有气势? 还是那种伺候过贵人的有身份、有品级的真女官? 顾倾城禁不住有些好奇了。 “倒是个讲礼数的,听说主母还是节妇!” 不过,提到“节妇”两个字的时候,她并没有像万氏那般推崇。 男人死了老婆可以再娶,甚至连三年都不用等,女人为何要守一辈子的寡? 想到这些,嬷嬷眼底闪过一抹冷意。 最可恨的,还是这人连亲生骨肉都不在意。 畏手畏脚,瑟瑟缩缩,一身的小家子气,哪里有半点自家小姐的明媚张扬? 小姑娘低着头,面容消瘦,神情瑟缩。 嬷嬷见了,又是一阵气恼。 “小小姐,尝尝这蒸糕吧,虽然粗糙了些,却胜在干净!” 她心里则在想,听那个叫元仪的小姑娘说,隔壁顾氏是个病弱的。 若是可以的话,可以让自家小小姐跟顾氏接触一下。 不过,嬷嬷心疼她,不想直接就上规矩,想着慢慢来。 …… 赵青云安顿完家里,便去书院报道。 赵青松则在家里弄了个小校场,扎马步、打木桩,每天都认真的练习。 赵元仪忙前忙后,还会走出家门,跟东西两侧的邻居来往。 东侧郑先生家,郑先生病弱,不能太过操劳,家里家外都是贤惠能干的万氏在料理。 次子次女是龙凤胎,今年都七岁。 不过,隔着一道墙,顾倾城总能听到女童的笑声、背书声,便知道隔壁的小姑娘是个活泼、聪明的孩子。 祖母梁氏,年轻时是个绣娘。 只是在路过县城的时候,小孙女病了,情况还不太好。 没了盘缠,梁氏只得重操旧业,靠着刺绣赚钱。 咳咳,她可不是想培养便宜侄女儿。 顾倾城讲究惯了,没有条件都想创造条件。 “想!” 在赵青云并不知道的情况下,自家亲娘已经跟西侧的邻居有了更深一步的接触。 “哦?你也住在书院后街?咱们竟还是邻居啊。” 坐在廊庑下,双手托着小脸,想着如何用自己的所学给家里开辟财源的郑晚君,抬眼就看到了一个白皙、精致的小小美少年! 一袭素衣,身姿笔挺;唇红齿白,五官精致。 郑晚君从不来都不知道,一个不到十岁的孩子,居然也能这么好看。 “君儿,这是隔壁赵家的大郎,比你年长两岁,你可以唤他一声赵哥哥。” 郑先生提到自家女儿,像极了一个女儿奴。 姗姗来迟的宝贝女儿? “见过郑妹妹!” “青云哥哥好!” 赵青云有些许怔愣。 活泼,热情,还有从骨子里透出来的自信。 她有着孩童该有的天真,却有着父母精心教养而生出来的懂事。 赵青云习惯了自家亲娘的柔弱、耳根子软,忽然看到这么一对能干、坚强的母女,竟有种莫名的新鲜感。 原剧情中的赵青云,总是被亲娘坑。 他打从心底里觉得疲累,看到贤惠能干、宜家宜室的万娘子,就会忍不住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