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什么时候起她不再闹了呢?家里没有人在意,只有她自己记得。那年她十三岁,闹闹已经在家里待了好多年,是一位老人家了,吃了睡睡了吃,唯一的运动就是躺在院门口晒太阳,不再闹了,懒洋洋地谁都不理,只有她回家给他带一坨中午省下的馒头或者一小截火腿肠时,他才会抬头跟她打个招呼,吃上一口。她搬个小板凳坐在他旁边写作业写到天色渐暗,一边写一边跟他有一句没一句地说点学校里的事情。那是她一天中最快乐最无忧无虑的时光。她知道闹闹老了,她跟他说过会好好陪他,他活着一天,她就陪他一天。 她屋前屋后地找了好久,哪儿都没有他的影子,她去问爸妈,爸妈说不知道,谁知道呢,可能跑丢了吧,可能明天就回来了。但闹闹已经老了,从来不会远走,她也不相信他会不跟她打招呼就跑了。从天亮找到天黑,她不愿意回家吃饭,也没心思写作业,挨家挨户去打听有没有人见到他,直到邻居看不过去,告诉她下午的时候有狗贩子开着卡车把闹闹拉走了,多半是回不来了。 “可惜便宜了,”她爸见她问了,倒也没瞒她,说,“还不如卖给村东头老陈他家饭店。”他拿筷子点了点齐盼,“还吃不吃饭了?别嚎了,赶紧来吃饭,你爹妈死都不一定嚎成这样。” 后来所有的家人和亲戚都记得,她变成了家里最冷血的那一个。不管是考学,工作,出国,还是偷户口本去买房,她都是一个人沉默地决定,沉默地行动,在朋友同事和学生面前她是开朗活泼能量爆棚的小齐老师,在家人印象里她是一个阴翳冷漠行事怪异的煞星,只要她露面,保准没什么好事。 齐盼耸耸肩,没说话。 “不。”齐盼说,“想到我家里除了我还有一个喘气的,我只会觉得更焦虑。在我这里,我没办法对除我以外的任何一个生命体负责。” 听着屋里的吵闹声持续了好久,还是局外人蒋赛注意到门铃可视屏幕,过来鼓捣了几下,开了门。齐盼踏进院子,透过一楼的窗,看到了闹哄哄的一家人,漂亮的落地窗就像情景喜剧的取景框子,他们被套在里面,各司其职,饰演着恰如其分的每一个角色,而自己就是那个误入现场却无法调动任何一个细胞来欣赏表演的不合格观众。 向亦文看到齐盼,也是很惊喜,“我就知道你会来!”她把孩子给爸爸抱,忙不迭过来拉齐盼,给她爸妈介绍。齐全倒是大大咧咧不介意,抱着儿子来让他认姑姑,齐爸齐妈脸色阴一会晴一会,但看在亲家一家人都在的份上,也就没说什么。 今天家里闹,向亦文怕吵到奶奶,说等合影和抓周的时候再叫奶奶,老人家一直在自己的房间里小憩。齐盼敲门进来,奶奶眯起眼认了一下,这才喜笑颜开,一边伸手在旁边摸索老花镜,一边说,“……是不是闹闹?你看,这家里现在人多啦,我老眼昏花的,认个人都费劲……” 齐盼鼻子一酸,眼睛发热,想到这是在齐全家,又生生忍住了。 她不回家已经好多年,唯一愧疚的就是不能常见奶奶。还好奶奶脑筋清楚,身子也无大碍,这几年还学会了用手机,她每年转一个大红包给奶奶,也不知道奶奶弄不弄得明白怎么收怎么花,但好像转了红包心里就踏实了似的。小时候每年除夕压岁钱,小孩枕头下都会有个红包,打开一看,只有一张一角钱做做样子,还会被齐全抢走,接下来就是两姐弟的例行对打时间。每次来调停的都是奶奶,会偷偷给她塞一张大票在枕头套里,让她不要告诉任何人。后来她赚了钱,每年都想着给奶奶包红包,虽然很久以后她才知道齐全小时候的枕头套里有好多张大票,但她也已经不在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