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津梅治郎放下了手中的电报,起身迈步走了过去:“川泽参谋,近期可有晋绥军358旅、以及中央军十四集团军七十二师的情报?”
“非常抱歉,将军,根据我们收到的消息,支那第二战区长官司令部进行了一次史无前例的肃清行动,我们的潜伏人员受到了波及,损失不小仅剩的两名暗子已经许久未传递出情报了。”
美津梅治郎颇为理解的点了点头,接着问道:“是否有截获到相关的电报呢?”
“近日武汉方面与二战区长官司令部电报往来密切,似乎是因为前不久在武昌召开的那一场作战会议,和支那战区的重新划分有一定的关系。”
川泽参谋没有迟疑,他迎着美津梅治郎疑惑的目光缓缓说道:“支那部队有在山西地区谋划反攻战斗,乃至策应支那第五战区作战的计划。”
“他们拟以晋绥军各部主力,反击夺回太原,以达到牵制我军之作战目的。”
美津梅治郎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我明白了,川泽参谋。”
“那职下告退。”
美津梅治郎点了点头。
对于晋绥军阎老西麾下各部,还是非常忌惮的。
其兵力在极短的时间内得到了补充。
更何况,此时的晋绥军,究竟还有多少的军械装备。
即便是潜伏在二战区长官司令部的情报人员。
他们也搞不清楚。
何况,二战区长官司令部,此时真的再拟定反攻太原的作战计划。
而且反攻太原的主力,正是傅作义麾下的三十五军。
按照战史上面的描述。
这场在一月份(武昌会议之后)开始谋划。
二月份命令下达。
称得上是一招妙棋,也是一招险棋。
中间发生了许多扑朔迷离的事情。
临汾沦陷二战区长官司令部的后撤发生在二月末尾,另一重镇运城的沦陷在三月初。
根据2月17日下达的反攻命令,傅作义作为左翼军总司令,率领第35军、第71师、新编第6旅和骑兵第1军(欠骑兵第1师)进攻汾河西岸太原至汾阳公路上的文水、交城,策应汾河东岸沿同蒲铁路北上的卫立煌所部中央军。
乘势再攻击榆次、太原,另以一部向太原以南进出,以“破坏交通,扫荡残敌,并阻绝敌之增援”。
然而,随着吕梁山区晋绥军迭遭打击,十四集团军在韩候岭的作战失利(在此之前,卫立煌要求他执行预定计划,攻击文水、交城,扰乱日军后方交通线。
但傅作义始终置若罔闻,直到2月20日才以一部接近交城、文水地区,但此时第19军已经败退至交口县以南的石口镇一线、日军业已追击南下。)
日军在后续的十天作战内,打通了汾阳-离石公路,切断吕梁山区南北交通的计划,一部甚至渡过黄河占领了陕西的吴堡。
傅作义所部不仅没有继续执行反攻任务。
反而继续向北撤退距离绥远越来越近。
这其中有多少的弯弯绕,已经说不清楚了。
即便如此,傅作义所部及八路军所部在晋北的活跃,给日寇造成了极大的麻烦。
为此日军方面也不得不调整相关的部署,在维持同蒲铁路线交通通畅的情况下。
派兵向北扫荡八路军部队、以及晋西北地区的傅作义所部。
此战,在战史上也被称之为晋西北军民首次反围攻作战。
傅作义所部除三十五军稍作抵抗之外,其余晋绥军各部都退到了黄河边上。
可以说,这次的晋西北军民首次反围攻作战的仗,基本上都让八路军打了。
在前线竭力保持独立性的同时。
傅作义也派出人员在武汉活动,说服军事委员会做出由他率部收复绥远的决定。
3月2日。
军事委员会曾向第2战区下达了派遣第7集团军总司令傅作义收复绥远的命令。
傅作义也召集全军干部贯彻这一命令。
派出侦察人员了解情况,并与活动于绥西、绥南的各路部队进行联络,做好了前期准备工作。
只是,那时临汾新败。
阎锡山正焦头烂额,傅作义收复绥远的计划自然不可能得到阎老西的认可。
这场由卫立煌、阎老西谋划的反攻太原战斗,就这样以失败而告终。
只是对于傅作义将军而言。
反攻绥远的行动。
在反攻太原的障眼法下开始实施。
傅作义认为,既然要调动日军、策应徐州战场。
不如直接反攻绥远,这里“西通包头,东至天津”。
“西可犯甘新,隔断中苏国际交通线。
南可沿同蒲线到达黄河岸边,进窥中原,威胁西安,策应徐海”。
打下这里,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打蛇之七寸”。
理由十分充分。
毕竟这个时间点的太原“深沟高垒,工事坚固,防守严密,且交通方便,援军瞬息可达,敌人有恃无恐”
只不过。
如果真的按照卫立煌将军拟定的作战计划,在二月二十五日左右进攻太原城的话。
太原城内可只有警备区驻扎了部分日军。
战局该如何进一步的发展,就不可预测了..
话说回来。
此时的美津梅治郎刚刚上任,对于麾下各部队的了解还不算透彻。
山西地区的小鬼子因为楚云飞所部的原因。
承担了许多本不应该承担的损失。
美津梅治郎手中能够调动的部队数量,实际上非常有限。
除去驻扎在同蒲、正太铁路沿线确保补给畅通的各主力部队之外。
能够调动进攻临汾地区的,只有108师团的两个步兵联队。
总计兵力不到八千人,如果南下进攻临汾地区的话。
还有可能遭到太岳山区的十四集团军侧击。
越是思索,越是觉得棘手。
美津梅治郎坚定的认为,山西地区的糜烂局势,需要在津蒲路之战后尽快解决。
在此之前,如何稳住山西地区现如今的局势,亦是重中之重。
思虑再三,他当即迈步前往机要室,拟定了一封电报,发往了华北派遣军司令部。
电报的核心观点是需要从关东军,乃至国内抽调部分后背兵员,新组建一支独立混成旅团,用于支持他在山西地区的作战.
两封电报几乎同一时间放在了楚云飞的办公桌上。
只是此时的楚云飞还没有心情去看。
现在的他再度面临了新的问题。
征兵宣传口号效果太好了!
这个在43年颁发的政令以及政治口号。
在这个时期,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可能是因为那时候的时局艰难,也可能是因为楚云飞携大胜余威。
晋东南地区的民众热情远超楚云飞的预估。
甚至不得不出动新编步兵团前往各处维持秩序。
仅仅是接受过中等教育的青年人报名人数就突破了千人。
这才过去短短的五天!
这其中还有大量的民众尚未来得及登记。
没有登记的原因,是因为.纸张用完了!
对,没错,用完了!
纸张、乃至钢笔墨水在民国时期,也是颇为珍贵的资源。
热情远超此前预估,就连八路军的部队此时也被楚云飞借来维持秩序。
新一团的团长李云龙此时就坐在了楚云飞的办公室。
嘴角咧的大开,仿佛讨了个老婆一般高兴和开心。
“云龙兄,此次要对亏你们帮忙维持秩序了。”
李云龙哈哈一笑:“楚长官客气了,咱们都是国军,一家人不说两家话,您看,这么多人报名参军,是不是也帮咱们新一团把兵也征募了。”
楚云飞轻笑了一声。
李云龙还是那个李云龙,厚脸皮。
“云龙兄想要募兵,我楚云飞绝不拦着,趁着民众应征入伍的热情如此高昂,我建议云龙兄可以在我军征募处不远摆设贵军的征募处。”
李云龙闻言瞬间起身:“楚长官,您可是大官,一口唾沫那是一个钉,您可不能反悔啊!”
“君子一言,驷马难追,但我丑话说在前头,云龙兄的主要工作还是要维持征募处的秩序,征兵只是顺带。”
楚云飞抬头看向了一脸兴奋的李云龙,接着泼下了一盆冷水。
“请楚长官放心..我们肯定晓得!”
李云龙屁颠屁颠的走了。
一旁的孙铭笑出了声:“这个李团长,还真有意思啊,这么大个人了,没皮没脸的。”
“一门心思的捞好处,又从我这要走了一百套新军装,这个李云龙,走哪里都不知道吃亏啊。”
楚云飞拿起了手上的电报感慨了一句。
他们需要以最快的速度恢复战斗力,以应对接下来的大战。
至于补充团,现阶段的任务就是训练,让他们出来维持秩序就是浪费时间。
新编步兵团的兵力大多数分散在了下面的各个乡镇、用于支持双拥驻地的建设。
驻扎在长治地区的两个步兵营,不过八百来号人,面对乡亲们的热情,着实有些招架不住。
楚云飞这才想到了李云龙,让他带人过来帮帮忙。
电话里面说的好好的。
到了之后也认真办事。
然后,今天李云龙就跑过来要工钱。
大有一副不给点东西就不走,还要管他饭的无赖模样。
楚云飞是有身份的人。
自然不可能跟老李一般见识,索性一百件服打发了事。
“战俘营那边的战斗结束了,全歼了日军守备队,大约干掉了小两百头小鬼子。”
“这群畜生,竟然拿咱们的战士给新兵练刺杀。”
“听这些战士们报告说,他们都是一批一批送进来的,之前的人应该全死在了小鬼子的手上。”
楚云飞冷哼了一声,当即将电报拍在了桌上:“给各部队,乃至各民兵队下发一条通知,以后对日作战,绝不允许抓俘虏,谁不服从命令,到时候我就法办了他!”
孙铭挠了挠头,小声问道:“长官,战俘营内的弟兄们咋样了。”
“差不多救出来了一百多号人,这件事交给你去办,一方面确保他们的身体健康,恢复过来之后仔细甄别,是否有杂鱼混在里面,如果愿意留在我们这的,降职半级任命进各部队之中。”
“如果有身手不错,或者具备一定指挥能力的军官,上报到我这里来,我会重点观察。”
“是”
楚云飞沉默了片刻,接着说道:“这件事处理完之后,你还要带人替我跑一趟野战医院,去探望一下伤兵,带点礼物过去事情太多,我实在脱不开身,替我向兄弟们问好。”
有读者似乎没看懂,解释一下,这个战俘营类似训练基地,相当于拿活人练刺杀,一批一批的
不好写的太露骨
(本章完)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