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成的一套组合拳怼得写玫瑰的岳成化满面通红说不出话来,可是写“桃花”和“栀子花”的另外两位却不认为自己的诗写得不如陈成! 尤其是写栀子花的第三士董新觉,虽然陈成的“雪魄冰花凉气清”、“一钩新月风牵影”格外惊艳。 但自己的“玉瓣琼葩夏月寒”、“分明六出英英雪”又哪里逊色了呢? 实话说,这首诗乃是自己的得意之作,在私底下广受同学好友好评的! 说是数月时间精心打磨、千锤百炼也毫不为过! 自己以此诗放在两首质量平平的“桃花”“玫瑰”之后,实乃秘密武器,真实目的是要用陡然提升的诗歌质量打对方一个措手不及! 一旦对方认为自己这首也是平凡之作,拿出一首和“桃花”“玫瑰”差不多的诗出来,自己便可以找出小伙伴,瞬间掀起舆论风暴,令对方当场认输! 可谁知道,自己这么精彩的一首诗,竟被对方轻飘飘地带过去了,提也不提,反而抓住第二士“风情玫瑰”的软肋一番痛揍! 竟无人注意到,自己这首诗才是“风情三士”的主打作品! 眼看着陈成一副准备迎战下一波敌手的做派,董新觉挥手打断:“等等!我对胜负仍有异议!” 陈成一直和岳成化、周小三打着嘴炮,倒是没有注意到他,看了两眼疑惑道:“你是哪位?” 董新觉狂晕,怒道:“我便是写‘玉瓣琼葩夏月寒’的!” “哦!”陈成恍然大悟:“不好意思啊,我‘记诗’不‘记人’——你有什么问题呢?” “陈郎君以为自己所作,一定高于不才之作——未免有些过于自信了吧?”董新觉挑眉道。 “没啊,你们三个写的三首诗里,你的诗作得最好,我没异议啊!”陈成一脸无辜道:“而且,应对你的那首诗,我也拿出最好的诗来应对了啊!” 能让陈十一郎破例抄袭名作来应对,难道还不够表明我对你小子的诗够重视吗? 传出去已经足够你臭屁一阵子了! 还要怎样? 那可是沈周啊!唐伯虎、祝枝山、文徵明老师的沈周啊! 同样一组诗,面对桃花的时候,我没有抄袭唐伯虎的“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而是自己写了一首,不就是因为没必要么! 而现在,我拿出了后人广受好评的一首名作来应对你的挑战,比你更高明,难道还用得着多费唇舌? 如果你觉得沈周的作品都比不过你,难道还要陈十一郎拿出颍川老乡王建的“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看中庭栀子花”,你才肯甘拜下风吗? 差不多得了!小老弟! 光这首沈周的诗,王维老师、王昌龄大叔在场的话,我都觉得很有信心拿出来给他俩品鉴品鉴了! 你莫要在这里耽误我和大家的时间! 陈成一副懒得搭理他的表情,看得董新觉又惊又怒,对周小三道:“你道此人狂悖无礼,果然不假!” 自己不顾面子,拿出私底下打磨好的作品来挑战,可对方连一句好的评语都没有,全无所谓!这让自尊心极强的董新觉如何接受得了! 他倒宁愿陈成跟对付岳成化那样,两人好好掰扯掰扯每一句每一字的优劣! 小三周宏义重重点头,表达肯定意见:“这人脸皮厚得很,也不管自己的诗到底写成什么样,都强行说自己的更好!” 陈成一时间哭笑不得! 好的诗都是相似的,差劲的诗各有各的奇葩! 有毛病我不去挑,硬让我从你这没啥毛病的句子鸡蛋挑骨头干啥? 你也不要太自以为是,就好比你这“夏月寒”,我知道你是想表达花瓣那种冷寂的意象,可问题是不符合普罗大众对“7月夏夜”的认识啊!(农历六月) 不想与对方在这上面浪费精力,陈成微笑:“那你想怎样呢?” 董新觉指着始安七少以及其他被邀请来激战陈成的众才子:“孰优孰劣应由大家一起来评判!” 陈成放声大笑:“你让他们来评价,怕不是跟我开玩笑吧?” 二三四五六七—— 看他们的样子,个个都想把陈成生吞活剥了! 江兴发几个,还都欠着自己三千九百六十八丈呢! 让他们评价,你说结果是什么? “参比的不算,就让街坊乡亲来评!”董新觉又道。 陈成心想:你们都是一个地方的,就我是外地人,还立了“打遍桂州”的flag,他们能支持我么? 可如果不让任何的听众观众发表意见,对方肯定也会说自己跋扈专断,评就评好了! 如果在他们看来,画家沈周先生难得有一首代表诗作,却不如大唐偏远地区某位“诗之力五段”还是“六段”少年的作品,那丢面子的可不是输了评比的陈成我我啊! “各位师长、街坊、乡亲,你们看来,我们二人的诗,谁的更佳啊?”董新觉也把自己的诗端端正正地写了出来,和陈成的诗一起供众人比较。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我觉得,他的好!” “我也觉得,他的好!” “这个问题呢,值得好好思量思量。”渔民大叔托着下巴左看看右看看,搞得好像他能认得字似的,最后往陈成身上一指:“还是他的比较好!” 董新觉大怒! 结果出人意料! 或者说,只是出乎了他自己的预料! 观众们大多数认为陈成的诗更佳! 尤其是那些看起来压根大字不识的“土老帽”“大老粗”们,更是一边倒地支持陈成! 差点没把董新觉气得吐血! 这小子怕不是贿赂你们每个人十文钱了吧? 竟然帮出言不逊的外地人? 陈成也没想到自己竟然获得始安县父老乡亲的如此青睐,受宠若惊,向众乡亲连连拱手说“承蒙厚爱”。 看着陈成和他们“宾主融洽”的样子,董新觉满满不是滋味,想不通自己为何如此惨败! 事实上,真正有眼界的,都知道陈成的诗品格更佳,无法昧着良心说话; 实力一般,只是粗通识文断句的,也知道陈成一个人能抵挡这么多人,他的诗力理应在众人之上,选择站在事实这边还是老乡那边——五五开; 看热闹、不识字也不懂诗的,其实是大多数,可他们都选择站陈成—— 为什么? 无论是“风流三士”还是前面那什么“东学西读”,他们口中讲的那些东西,什么“风情”,什么“格调”,什么“境界”,大家伙儿完全听不懂哇! 而且平日里,底层民众就觉得这些读书人成天“掉书袋”,“拽文”,“之乎者也”,自视清高,实则是脱离于这些做体力活的。 这种隔阂,可不是现在说一句“始安人就要帮始安人”,“攘外必先安内”能解决的。 反观陈成,虽然是个外地人,在始安读书人、诗人的口中,是个飞扬跋扈的可恶之人,但事实上大家都看到,这个娃儿面对庄稼人、渔人、小商小贩,没有一个不是客客气气,笑脸相迎的! 最关键的,他说的是人话! 而不是始安这帮眼高于顶的小年轻满口的“子曰”“诗云”啊! 说实话,到现在,姓董的这小子“栀子花诗”里这句“六出英英雪”到底啥意思,我们都闹不清呢! “雪”倒还马马虎虎知道是什么,在始安,十年都下不了一次雪,没见过下雪的人还真挺多…… “看不懂?看不懂就别来评价我的诗啊!你们看不懂那是因为无知!”面对颠倒黑白、是非不分、不懂装懂的乡民,董新觉简直要被气死了!早知道就不该让这些乡巴佬来评诗!这不是搞笑么! 这一下又犯了众怒了,董新觉自觉失言,只好气呼呼地退到一边,闭嘴了。 董新觉哪里知道,在陈成讲扯淡的“栀子花仙女”的烂故事时,他就已经赢了! 因为他抓住了大众的喜好,借此拉近了和他们的距离啊! 陈成自己的诗到现在仍然算不得太好,可和老乡们套近乎那是一等一的高手! 就好像那个故事,无论在七少、三士等人眼中,抑或是后世人看来,都是无聊透顶的胡编乱造玩意。 可乡亲们偏偏听得津津有味! 穷小伙娶仙女家庭美满; **人偷汉子怀了野种; 最后还带一点神秘色彩—— 无论是正能量,还是大众犹爱的“偷情”,应有尽有,真以为是陈某人随口胡说的吗?完全是为了冒烈日来看热闹的老乡们解闷而量身定制的段子啊! 又礼貌,又英俊,还会讲段子逗人开心,乡人听不懂的地方也立马给解释—— 如此,“脱离群众”的三士们,怎么可能是“和老乡打成一片”的陈成的对手呢? “每个人三千六百九十六丈哈!”陈成指点着“风流三士”道,真可惜“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这边刚战完,那边小七也带来一帮不知是他哥哥还是叔叔的猛男到来,陈成让他们一律别废话,一起上吧! “嗯?轮到我了?我该几月了?七月?七月有什么花?好,我就写荷花,正所谓: 菡萏凌波十里香,田田碧叶映天光。 如何折得一枝去——” 这才子刚念没多久,就被陈成打断:“得得得!荷花已经写过了!我看你这写得还不如王小五的‘满池绿叶染荷香’呢!如果你们没有人超过陈某写的‘半曲采莲歌,临风散清响’,那就不要再来自取其辱了,浪费自己的时间,也浪费大家的时间!” “……” 一番挤兑让对方下不来台,只能灰溜溜退下。 “那我来八月!我写茉莉——哎,这个你们没写过了吧?有道是: 雪缀琼枝发素凉,佳人自折挂闺房。 可怜同样冰肌骨,未列人间第一香!” 陈成道:“我来对: 小花倾雪瓣,细蕊满从芳。 淡洗余春色,香凝静女妆!——别‘人间第一香’啦,真成了天下第一,只能进贡到宫闱里去了,哪轮得到‘佳人’把花挂到闺房里!下一个!”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对方:“……” 对阵的人如走马观花般换个不停:“好小子!轮到老哥我会一会你!我作的是:九月菊花!有道是: 秋情唯有菊花知,寒蕊盛开风雨时。 此日樽中看紫艳,倍思陶令立东篱!” 陈成放声大笑:“一看菊花就想到陶渊明,喝酒也是为了敬陶渊明——我看你不是想陶渊明,而是就是想喝酒吧!正所谓: 傍篱对饮小诗敲,醉色盈盈上眼梢。 我笑俗人多泛酒,借来陶令订知交! ” 讽刺古往今来多少人喝酒就喝酒,却借着“赏菊花”“纪念陶渊明”来附庸风雅,实则仍然是酗酒——陶渊明愿意你们这些朋友么?未免太扯淡了吧! 下一个! “我作的是,桂花! 千树婆娑玉露凉,田头种得月宫香。 娇容老在团圆夜,更有何人不怅望!” 陈成打响指:“我回你的是: 天上嫦娥不我遐,广寒老树正槎枒。 月半空自歌招隐,夜静人闲落桂花! 人家嫦娥在广寒宫蹦迪呢,你有啥惆怅不惆怅的,矫情!——咦,老子是不是已经写过桂花了?算了,这首算是送你的,好歹你这还算写出了些许新意……下一个!” 对方:“……” “我写的是十一月石斛! 晨白暮红开一城,拒霜含露为谁生。 怜花更叹人间事,独对石斛坐到明!” “我给你对: 杂植明石斛,婆娑西域产。 花树临青葱,桥亭虹影断。 别熬夜,熬夜伤身体哟!” 对方:“……” …… 不知不觉,陈成按照月份、鲜花的顺序,击退了一个又一个对手,这些人在自叹不如的同时,又在惊叹此人的诗歌源源不断,到嘴边就能吟咏而出,同时还能讥诮众人,真是无法不令人叹服! 就在这个时候,李鸿儒终于找到了自己那位号称“一定能战胜此人”的堂哥李宏阔,两个人紧赶慢赶,就听陈成在那里念: 海内号酒狂,尤以诗文显。嵚奇磊落气,一一在篇卷。 心中奇怪:不是比的“花诗”么,念的这个是什么? 问了人才知道,原来“花”啊,“果”啊,都比完了,现在在比“书”呢! 见他俩来,周小三和江兴发表兄弟俩都连忙迎上去,招呼表哥的表哥的堂哥,询问为何姗姗来迟。 “不打紧!阔哥一来,此间的事便了了!”李鸿儒自信满满道。 小六看了看陈成那边,呵呵干笑了一声:“似乎……现在排不上队……” 众人:“……” 这小子这么受欢迎么……喜欢开元情诗与剑榜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开元情诗与剑榜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