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伯温见杨宪对此人有所了解便急忙向杨宪打听道:
“快给为师细细说来!”
杨宪顿了顿,将自己与朱桐义父的相识经过娓娓道来。
“学生当年在应天府城外暗访民情时,见到一位少年饿晕在城门下,守城官兵为防元兵细作所以没能让他入城。”
“学生见他可怜便要上前救助不料被城西一长者给救了,我见那老丈心善便上前与其言语一段时间,谈得投机我二人便结为莫逆之交。”
“后来那朱桐便被收为义子,听说是从濠州城逃难出来的,与父母失散,今年也有二十六岁了吧?”
“此子倒是十分聪明,思维怪异,与常人不同,更奇怪的是他后脖颈处还有一块和鱼一模一样的胎记,胎记上的鱼鳞很明显。”
杨宪说道此处,刘伯温突然神色变得十分惊诧,他原来就觉得朱桐不一般,现在更是隐隐约约觉得朱桐就是当年陛下失散的长子。
哎呀!老夫怎么没想到呢?陛下那个长子就叫朱桐,当时的名字还是自己取的,还有胎记老夫曾经也听朱元璋对自己说过,没错就是皇长子。
刘伯温一脸的震惊让一旁的杨宪顿时有点不知所措,疑惑的问道。
“老师?”
“怎么了?”
“有什么问题吗?”
刘伯温长舒了一口气,缓和了一下脸上的表情,微言道:
“没想到啊,这朱桐竟然有如此经历!”
刘伯温一边说一边捋着胡子起身准备离开御史台,怪不得皇上对盐场之事放任不管,原来是陛下早已确认朱桐便是当年失散的皇子。
怪不得当初给朱桐的赏赐那么丰厚,但是太子当政朱桐贸然回来必定会掀起一场惊心动魄的夺滴之战,想着想着不觉心中一颤。
变回头对着杨宪说道:
“盐场之事不必再查了,这件事日后不许再提!”
杨宪听着一头雾水,怎么好端端的说不差就不查了,这可是动摇国本的大事,从来不好还要引发动乱,到时候皇上怪罪下来说不定还要杀一批官员呢。
杨宪越想越搞不清楚刘伯温的意思,但他这个人比较激进,虽然聪明但从不知道隐藏,也不懂得韬光养晦,又继续向刘伯温问道:
“老师为什么不查?这可不是您一贯的作风啊!”
刘伯温无奈的摇摇头,说道:
“不要问太多,你只需听为师之言便可,万万不可再查此事。”
......
这时,朱桐已经随着官差来到乾宁宫
这回太子没有来,朱桐瞬间心里放松了许多,穿过庭廊,远远看到朱元璋夫妇二人坐在院子里的石桌旁,闲聊。
他便径直先去煎药,很快浓浓的药香便飘向四处,庭院里的马皇后突然闻到熟悉的药香。
便轻声说道:
“重八,是桐儿来了,可能是不想打扰咱两自己先去煎药。”
“这孩子,倒是很懂事!”
朱元璋捋了捋胡子,笑道,随即起身前去查看自己的儿子。
当朱元璋蹑足走到朱桐身后,却看到朱桐在一旁打瞌睡,轻轻叹口气。
这孩子太像咱年轻时候了,什么事都这么拼,都累成这样了,心中不由地有些心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