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八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金钱玩家 > 第165章 小农经济

第165章 小农经济(1 / 2)

(' 第165章 小农经济

小报之所以猖獗,与英国佬的纵容是分不开的,自二战结束以来,马共已经成了英国佬在马来亚地区的心腹大患,严重影响着殖民统治。

由于历史的原因,马共的主要成员都是华人,说它是华人的政治组织也不为过。

由于华人注重传承与教育,仅用了两代就从下南洋的猪仔成为马来亚的精英阶级主要组成,也成了纳税阶级的主要组成。

纵观英国的殖民史,虽然占据了广袤的殖民地,造就了日不落帝国的威名,看着团锦簇,羡煞旁国,但是心里的苦楚只有自己知道,正印证了一句话:宝宝心里苦,但是宝宝不说。

自打本世纪初,扔出去自生自灭的庶出美利坚走了狗屎运摇起来,一直对英格兰嫡出虎视眈眈,真是什么阴招都使,就想夺走帝国主义大家庭的家主之位。

身为嫡出,英格兰自然有自己的骄傲,家主之位可是荣耀的象征,岂能给了别人,更何况是庶出,真到了非给不可的境地,它宁愿给表哥德意志,犹记得当年与表哥一起策马奔腾收拾另一老表沙俄的甜蜜岁月。

唉,只是可惜表哥不争气,被一个落榜美术生偷了水晶塔,又是死鸭子嘴硬,不肯找它这个表弟帮忙,表哥难道不知道自己玩李白贼6吗?

罢了,罢了,往事不堪回首,事到如今,美利坚这个狗娘养的早成英格兰的心腹大患,一直惦记砍掉英格兰的殖民地。

自打一战结束,英国欠了美国老鼻子钱,只有跟美国人做生意才能维持经济运转,美国人借此开大招,从1920年到1926年,在美国的压力下,英国签署法案宣布殖民地人民享有高度自治的权力。

到了1941年第二次世界大战,英国人请求美国出兵怼德国,美国人又有新的条件——1941年8月英国签署《大西洋公约》,宣布所有殖民地的人民有权选择统治他们的政府形式。

这样一来,各个殖民地的人直接有权决定自己要不要被英国人统治,理论上,英国已经丢失所有的殖民地,日不落帝国的光辉不再。

不过呢,殖民地只能算政治账,因为有众多殖民地,英国才是日不落帝国,才有资格坐在世界争霸的牌桌上争夺利益,如果要算经济账,那简直不忍直视。

如果把英国政府当作一个集团公司来看待,那它对殖民地的投资犹如投资某国足球,什么大英x达队、大英恒x队,通过各种冠名想获得面子与无形资产、广告营销渠道。

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修球场、请外援等等,钱如流水一般出去,经过重组的球队也挺争气,在幼儿园赛场所向披靡,踢得奶娃子们哇哇大哭,看似一切都挺美好,可到了年底一盘账,操,了这么多,收益评估呢?

不说其他,就说最成功的案例印度,英国没把印度视为殖民地之前,东印度公司那是见到什么好东西就往本土搬,英国本土从上到下吃得那叫一个满嘴流油。

可等到1857年,开始把印度变为殖民地,印度每年给英国贡献的税银不足100万英镑,相反英国平均每年在印度的开销,如修路、建学校等民生投入却是超过80万英镑,乍一看还有20万英镑的结余,这生意还是有赚头的。

但是别忘了,维护统治可不是那么简单,豢养庞大的军队体系、官员体系、治安队伍那么是必须的,还要在舆论控制和形象塑造上投入不少,20万英镑用来完成这些投入远远不够,每年英国本土都要往印度倒贴。

如果只考虑最直接的盈利“税银”,最好的印度都是如此,其他的殖民地就更不用说,实际上,庞大的殖民地体系差点把英国的家底给掏空,毫无疑问,殖民地是一笔赔本的买卖。

但就是这赔本的买卖,英国却是乐此不疲,皆因殖民地塑造了日不落帝国这块牌子,塑造了大笔的无形资产,本土股民和外地股民都看好大英这支股票,纷纷购买,把股价抬到一个丧失理智的高度。

金融活跃,日不落的牌子够硬,自身资源匮乏的英国从殖民地搞来廉价原材料,经过一番加工,贴上日不落的牌子,卖到殖民地和世界各地。

买卖嘛,想要供不应求、不滞销,牌子必须硬,消费者都要认可纷纷购买,对少数不认可的消费者,也要义正言辞地告诉他们:“我们这是独家买卖,不在我们这买没其他地方买,不想买也不行,我们的牌子比你脖子硬。”

牌子硬,就有股民认可的无形资产,牌子硬,就有消费者认可的畅销商品。只要保证牌子一直处于越来越硬的状态,日不落帝国就会处于良性循环状态,反之,硬的基础一旦失去,立刻会坠入越转越快的恶性循环。

阿富汗丢了,伊拉克丢了,埃及、尼泊尔、加拿大、澳大利亚、约旦、新西兰、巴基斯坦、孟加拉、印度,接着是缅甸、阿勒斯坦,拦不住人家闹独立,干脆从反对变成鼓励,明明是老美和老苏为了捅自己后腰整出来的以色列,英国到最后还不是硬着头皮宣扬英格兰人和犹太人一家亲。

没辙啊,日不落的牌子摇摇欲坠,无形资产在快速流失,形势比人强,该服软的时候不得不服软,但是,五星雪茄品鉴师温斯顿·丘吉尔说:“我不是马丁·尼莫拉,他可以写《我没有说话》,我不能说‘我没有看见’,我看见英格兰皇冠上的宝石一颗接一颗被偷走,我不能容忍这种事情继续发生。”

1950年的当下,英国的殖民地还有不少,但宝石级别的不多,主要还是以碎钻为主,马来亚可以说是硕果仅存的一颗明珠,这里有丰富的矿产和橡胶,这里有安分守己又脑子活络的华人,国家和个人都可以获得不菲的好处,英国不能再轻易失去马来亚。

恰好,马来亚的反殖民势力是华人为主要组成的马共,这个组织在汲取国际先进经验的时候,大概没怎么用心,精华没汲取到,倒是糟粕一点没嫌弃,全部吸收了过来,过于极端的革命方式、较差的纪律,很难建立广袤的群众基础。

即使没有明确的记忆,就目前的情况进行分析,冼耀文也不会把筹码下在马共身上,用比较严谨的数学方式来表达,马共夺取政权的概率不足彩票开出顺子号的千亿分之一,即使有把枪杵着他脑门,非得让他投资,他最多投一分钱,还得是马路上捡到没交给警察叔叔的。

马共不咋地,却是社会主义阵营的天然盟友,老美能和老苏形成默契搞自己一把,自然也能联合自己搞一下老苏,无论是从地形上还是从周边政治格局上,美国想要遏制苏联,想让亚洲战略很好地执行下去,绝不能坐视马来亚赤化。

短时期来说,马来亚维持英国殖民地的现状符合美国的利益,美国不会在马来亚问题上给英国下绊子,甚至还会提供一点不用付出太大代价的帮助,比如水兵在新加坡度假,帮忙搞活一下经济。

整个马来亚华人人口的占比是40%左右,而新加坡的华人占比是70%往上,其中绝大部分是纳税阶级的精英,新加坡区区一个小镇,以不到整个马来亚六分之一的人口,却创造了32.4%的生产总值,每年贡献一千多万英镑的税银。

新加坡是马来亚最重要的税银来源地,英国非常重视,对纳税大户的华人一直都有给予特权,但这种特权随着马共的崛起一点点消失。

之前,马来亚当局对华人不融入英语教育体系采取漠视的态度,坐看华语教育发展,你们自己解决经费就由着你们搞,就是国民政府在战后几年向新加坡投入大笔津贴重振战争期间被严重破坏的华语学校,当局也未发表意见。

但当马共向华语学校、工会渗透,学生和劳工被发动组织起来搞游行、罢工,当局就开始警惕,对华语学校的态度大变,不再漠视,而是下各种绊子,华语中学的毕业生没有资格进入以英语为媒介的马来亚大学,也去不了海外讲英语的大学,新加坡的政府部门和一些准公共部门也不再招收华语中学的毕业生。

不仅如此,一些华文刊物只要不发表反殖民、反英的文章言论,其他都是放任的态度,淫秽内容亦是如此,大概在英国佬眼里,华人上班赚钱交税,下班跳舞泡妞,不参加一些乱七八糟的活动,安生点挺好。

最新小说: 我的能力太常见啦 异之理 女总裁的上门女婿 乌鸦给了我一双眼 恋爱攻略小竹马自我攻略 母子 重生只为傲娇青梅,谁管你系不系统的? 外科教父 够野 more,more,ne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