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恒连忙低头:“回陛下,臣今年虚岁二十一了。” “高明说,你在中书舍人科里,最为用心。” 说到这里,皇帝顿了顿,开口笑道:“闲暇时候,可以给朕写写起居录。” 他现在所在的单位,叫做中书舍人科,其他的四科则是直文华殿中书舍人,或者是直议事堂中书舍人。 但是写起居注的差事,这个时候,一般是翰林院的翰林官兼着,跟中书舍人无关。 皇帝笑眯眯的点头道:“那就这么说。” “以后在宫里,碰到了什么事情,可以寻高明。” 听到皇帝这句话,高太监心里一动,下意识的看了看皇帝的表情。 沈恒毕恭毕敬,应了下来,然后退出了甘露殿。 相比较沈恒那样拘谨,赵尚书就显得随意了很多,他只对着皇帝躬身拱手,沉声道:“臣赵治,拜见陛下。” 等赵昌平落座之后,皇帝才笑呵呵的说道:“赵卿,选拔新宰相的事情,已经弄了一个多月了,你心里可有什么想法?” 皇帝微微摇头,叹息道:“老实说,这个缺位,本来除了赵卿之外,再无人选。” 赵尚书深呼吸了一口气,低声道:“若陛下有此顾虑,臣愿意主动放弃入议事堂,仍替陛下,替朝廷打理户部。” 赵昌平站了起来,躬身道:“陛下,臣才疏学浅,能做到六部尚书,忝列大九卿之位,已经是陛下厚恩,臣不敢再有任何奢望……” “罢了罢了,不与赵卿说笑了。” “再恐怕……” “进议事堂是进议事堂,但是户部尚书的差事,赵相还是要兼着。” 皇帝淡淡的说道:“当然了,这段时间里,赵相也要在户部里,培养出一个能当大任的接班人出来,这个接班人做得越好,赵相就能早一点从户部解脱出去。” 但是意思并不难理解。 说的再直白一些,短时间内,赵昌平恐怕并不是宰相兼户部尚书,而是户部尚书享受宰相的职级待遇。 赵昌平强忍住心中的激动,跪在了地上,叩首道:“臣,多谢陛下信任。” 他行跪拜大礼。 君臣二人说了几句场面话之后,赵尚书……应该说是赵相公,忽然问道:“陛下刚才说话的时候,看了看北边,是不是沈毅他在北边,又有大动作了?” “朕的北伐东路军,已经全部进入到了山东境内,并且在一个月之内,连占了山东十余城。” 说着,他看向赵昌平,微笑道。 “已经基本有了兵围兖州之势。” 藤县东北方向,有一座绵延四十多里的山,名叫莲青山。 沈毅的中军卫营,就在莲青山脚下安营扎寨。 来的最快的,是距离最近的苏定。 三个主将到齐之后,便一并来到沈毅的帅帐之后,见过了沈毅。 沈毅指着地图上的兖州,沉声道:“兖州府,虽然还没有被咱们围住,但是合围之势已成。” 薛威上前一步,抱拳道:“沈公,不太好打。” “末将还尝试着进攻了三四轮。” “就只能强攻硬磨了。” 薛威想了想,然后咬咬牙,开口道:“两个月!” 沈毅没有说话,而是看向另外两个人。 凌肃也抱拳道:“沈公,右路军本来正在谋划夺 沈老爷扭头看了看身后这张邸报司刚刚绘制完成的硕大的山东详图,他的目光放在了兖州东边的沂州,沉思了一会儿之后,开口道:“沂州有一万五的兵力……” “那……” 去岁,徐州附近的齐军,最多的时候差不多是二十万人,而去年下半年卫王赵楷,也就是现在的昭武帝赵楷谋逆,从徐州硬生生抽调走了十万人,而且抽调的都是精锐。 被沈毅吃掉了宿迁的军队,以及一些零零散散的小股军队之后,最终成功北逃的,在六万五千人左右。 沈毅的估算是八万人。 思考了一番之后,沈毅问道:“两个月取下沂州,我方伤亡预估多少?” 这种估算,一方面是出自于双方力量对比,以及具体情况下的考量,同时,也有一些军令状的味道,如果实际线损超出这个估算太多,严重干扰了沈毅对后续战局的估计,那么在沈毅这里,是要吃大罪过的。 战场上计算战损,往往不是说战死的人数,而是失去战斗力的人数。 同样,在计算歼灭的时候,也是一样的道理,敌方如果投降了,投降的人数也会被算进歼灭里。 薛威手底下的先锋军,也就两万五千人左右,如果战损七千,那么就等于是一战,被打到了缺胳膊断腿的地步。 而沈老爷在计算战损的时候,从来都是按照最大伤亡来计算的。 “太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