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这么一说,沈毅就无话可说了,只能带着这位浙江的二号人物,去了一趟抗倭军的造船厂。 钱藩台绕着这龙骨转了一圈之后,感叹了一句:“不愧是工部派来的匠人,这船可真不小。” 沈毅站在钱藩台身边,微笑道:“这艘大船,除了抵御倭寇之外,多半还有些别的用处。” “藩台大人久在地方,难怪不知道。” 说到这里,沈老爷低眉道:“如果不是因为这个,陛下又怎么会突然派钦差下来巡海,以畅通海路?” “传出去,有碍陛下声明。” 沈老爷脸色苍白,有些心虚的咽了口口水。 盯仔细点 毕竟他现在有“把柄”,被拿捏在了钱清手里。 沈老爷望着这艘大船,大皱眉头:“几天时间没来,怎么这船进度这么慢?” 沈毅闻言,这才眉头舒展。 虽然第一艘至今同样没有完工,但是已经在铺设甲板的阶段,距离下水也就是时间问题了。 沈老爷默默的看了一眼身边这个中年匠师。 如今抗倭军船厂的负责人。 沈老爷缓缓说道:“造三艘船之后,便不要造第四艘了。” 这个时代造船,根本不可能像另一个时代那样飞速迭代,因为基础科学缺失,自然也就谈不上应用。 在船坞里停留了小半个时辰,确认这里没有什么需要他解决的问题之后,沈毅才离开了船坞,赶回了乐清。 沈毅不太好拂蒋知府以及藩台大人的面子,只能陪着这些浙江官员们一起吃了顿饭,因为是陪大领导吃饭,饭桌上不可避免的喝了点酒,等沈毅回到自己住处的时候,已经有了四五分醉意。 现在,他还不清楚这位浙江布政使突然到乐清来,到底是为了什么。 因为他怀疑,这位钱藩台,是替朝廷里某些人,来查探抗倭军虚实的。 比如说赵阀。 也就是说,朝廷给的编制,已经满编了。 而这种军队的出现,对朝廷里某些人,无疑是构成极大威胁的。 在书桌后面枯坐了一会儿之后,沈毅突然敲了敲桌子,开口道:“蒋胜,蒋胜。” “你现在立刻去一趟抗倭军大营,去找薛威。” 蒋胜丝毫没有犹豫,立刻低头道:“小的这就去。” 这个时候,书房门口打开,已经披上了一身厚重外衣的沈毅,迈步走了出来,沈老爷沉默了一会儿,然后缓缓摇头:“罢了,你是我的身边人,这会儿便不要去了。” 沈毅拍了拍他的肩膀,轻声道:“你去休息吧。” …… 这些书信,有的送到了杨相府上,有的送到了安平侯府,而更多的书信,则是被送进了皇城,递到了内侍省高公公的桌案上。 蓝衣太监神态恭谨,低头道:“回祖宗,陛下刚从皇后娘娘那里出来,现下应该快回甘露殿了。” 甚至为了这个,皇帝陛下最近一个多月出宫的次数都少了一些。 皇帝陛下见高明走了进来,抬头瞥了他一眼。又出什么事了?” 高太监脸上挤出了一个谄媚的,职业化的笑容,站在了皇帝身侧,开口道:“温州府那边送来的消息,前几天浙江布政使钱清,去了一趟温州府乐清,并且让沈主事带着他,去看了抗倭军大营和抗倭军造战船的船坞。” 高明从袖子里掏出几封文书,低头道:“不止是沈毅,温州府的内卫以及邸报司,都有消息送上来。” 高明陪着个笑脸,开口道:“沈主事的奏书,奴婢看了,他的意思是,浙江布政使是文官,原本不应该他来过问抗倭军事宜的,而且抗倭军是钦差主事,兵部督办,与地方衙门也没有太大关系。” “朕也觉得有些奇怪。” 高明立刻低头道:“奴婢遵命。” “看来沈七的差事办的很小心啊,做什么事情都小心翼翼的。” “嗯。” 高明连忙低头。 安平侯爷 因为安平侯府的老太君六十寿辰将近,因此安平侯赵大将军,也提前从淮河水师赶了回来,给老母亲准备寿辰。 赵涿微微弯着腰,低头道:“爹,浙江的钱清,前几日去了一趟那个抗倭军的大营,已经写信回来了。” 赵涿这个人,虽然在建康城里飞扬跋扈,但是对老爹却非常畏惧,被赵禄这么一瞪,他心里打了个哆嗦,连忙低头道:“爹您放心,孩儿没有跟这个钱清打交道,只是一个建康的朋友,跟钱清的儿子交好,于是孩儿给了他们一些暗示,钱清就替咱们去了一趟乐清。” 赵涿低头道:“您不是说过,让我们注意一些晋世子南下搞起来的这支抗倭军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