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儿萍儿,我回来了,来开个门!” 放榜之后的两天,沈毅和家里人都在庆祝当中渡过,不过四月十九就要开始复试以及殿试,之后的两天时间里,沈毅还是让自己平静了下来,踏踏实实翻了两天书的。 四月十九转眼来到,沈毅按照规矩,天还没亮就在皇城门口候着,由礼部的官员领着他们进太和殿复试。 这一科贡士的质量还是很不错的,复试进行的很是顺利。 这一场复试,与其说是考试,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更像是殿试的“彩排”。 一众贡士被送到了宫门口的时候,太阳还没有完全落山,这会儿这些人里有些能说会道的,已经开始与身边的人交际,或者大家离得近的,便开始自报家门,不一会儿一些同乡,或者是离得近的,便三三两两的聚在了一起,准备一起吃饭去了。 毕竟这里的二百号人,在不远的将来便会进入朝堂,成为官老爷预备役,大家都是没有什么根基的萌新,想要在朝廷里混下去,自然要互帮互助了。 他在人群里四下看了看,并没有见到什么熟人,正当他准备随便找个小团体混进去的时候,突然瞥到了一个眼熟的中年人。 沈毅迈步走了上去,对着中年人拱手行礼,然后问道:“是应先生么?” 应先生,原先也是甘泉书院的学生,中了举人之后数科不第,便干脆留在书院教书了,值得一提的是,沈毅那一期的府试案首陈长明,便是这位应先生的学生。 应先生这个人,性格有些内向,去年年初就到了建康,而且在书院里也没有怎么见过沈毅,自然是不认识的。 应先生闻言,满脸惊讶。 他拉着沈毅的衣袖,惊喜道:“你会试中了?” 应先生欢喜不已,拉着沈毅问道:“你会试多少名?” “那很好了。” 听到这里,沈毅心里就不觉得奇怪了。 沈毅安慰了应先生两句,又问道:“今科咱们书院还有中试的么?今天正好,一起吃个饭。” 两个人在人群里找了会,找到了个二十四五岁的年轻人,名叫孙鲤,也是甘泉书院出身,而且三个人都是江都本地人,于是便结伴找了一处江都菜馆吃饭去了。 值得一提的是,三个人里,沈毅的会试排名最高,另外两个人都在一百五十名开外。 也就是正式殿试的时候了。 清晨第一束阳光照进太和殿的时候,沈毅等一众贡士,已经在太和殿落座。 太和殿上首,已经摆了两排矮桌,一群小老头坐在桌子后面,神色轻松,不时对沈毅等人指指点点。 因为是他们心里都明白殿试的流程,上面的这几个老头,大概率是中书省的几位宰相,以及…… 除了这些大佬之外,还有殿试的受卷官,掌卷官,弥封官以及最为重要的八位读卷官! 有几个贡士,多半是第一次见到这种阵仗,紧张的小腿肚子抽筋,坐在自己的位置上,面孔痛苦到了扭曲的地步。 这几个小老头,大概率就是中书省的几个宰相了,这会儿认认脸,将来要是哪天在城里碰到了,也不至于认不出来。 这位大太监走进太和殿之后,先是扫视了一眼一众贡士,然后目光在沈毅身上停留了一会儿,高声道:“陛下驾到——” 此时此刻,众生平等。 “臣等……” 小皇帝在位七年,这已经是他经历的第三次殿试了,虽然前两次他只是走个过场,但也算是轻车熟路了。 “诸卿起身罢。” 皇帝的妥协 仰面视君,是大不敬之一。 皇帝陛下看了一眼这些即将成为天子门生的贡士,心里有些高兴,但是没高兴多久,他便想到了前线的战事,心情有有些不太好了。 太和殿里寂静无声,都在等待着他这个大老板发言。 “诸卿今日尽抒己才,来日朕依旧在这太和殿里,为诸卿传胪。” 第一个意思是名次,二甲第一名被称为传胪。 一众贡士闻言,纷纷再一次下拜,叩谢皇恩。 大太监高明立刻上前,宣布散卷,礼部的官员立刻开始,依次分发试卷。 会试是三场,前后九天时间,而殿试就只有一天。 一整天时间,皇帝跟宰相不可能都在这里“监考”,事实上殿试有专门负责的官员,皇帝与宰相都只是来走个过场,在开始和结束的时候露个面也就差不多行了。 小皇帝今日穿的是天子的礼服,而不是常服,略微有些繁琐,他坐在主位上,看了看现在在中书掌总的宰相王儋,低眉道:“前线的消息,诸位相公应该已经知道了。” 而齐人的伤亡,应该也在一百多人。 本来,这么大点事情,是不至于被皇帝和几位宰相拿在桌案上讨论的。 这还只是战争初期。 而事实上,从十几年前大陈军队在两淮大败之后,两国之间就没有再大规模战争过了,即便有,也只是小规模冲突。 宰相王儋叹了口气,开口道:“陛下,臣等昨天议了,这一次淮河水师与北齐初战,北齐的伤亡未知,咱们未必就是败了,不过齐人这一次动作不小,不可小觑,臣等的意思是,派遣使臣到燕都去,当面面见齐帝,与齐人分说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