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朝廷的说法,就是“问政于天下”。 边患,是大陈王朝经久不衰的话题,六十年来一共二十三次科考,二十次正科,三次制科,其中以直接以边患为题的策论,就多达三次,与边患有关的题目,更有五次之多。 沈毅这些年读书,这方面的策论集也不知道看了多少,这篇文章他只花了一晚上时间,便写了出来,简单修改之后,就要拿去给陆夫子斧正。 沈毅乖巧点头,老老实实的坐了下来。 “爹。” 陆安世停下毛笔,看向沈毅,开口道:“老夫在写一篇很重要的文章,不能分心,你出去与她说,让她晚一些再来。” 他已经做好了抱大腿的习惯,既然决心要抱大腿,就要听话懂事一些。 这姑娘皮肤白皙,柳叶眉,大眼睛,唇红齿白,正是陆夫子的独女陆小姐。 沈毅看着陆小姐的面容,愣神了一个呼吸,然后微微欠身,行礼道:“见过陆小姐。” 不过现在的沈毅与原先那个沈毅已经不能说是一个人了,因此只是失神了一瞬间,就回过神来。 陆姑娘看了看沈毅身后的书房,轻声道:“我爹呢?” 陆小姐“噢”了一声,把手里的食盒递在了沈毅手上,然后开口道:“这是我给爹做的点心,你一会儿转交给他。” 先前沈毅就一直想跟这位陆小姐当面道谢,只是这几天都没有碰到,如今终于碰到了,自然要好好谢谢她。 陆姑娘睁着大眼睛,上下打量了一遍沈毅,然后轻声道:“沈公子太客气了。” “书院里的人都在议论你呢。” “这样,下次范东成他们再作恶,便追不上我了。” 提起范东成,陆小姐先是一怔,然后叹了口气,开口道:“陈清陈公子,是个很有才华的人,可惜了……” 陆小姐对于他的信都没有回复,但是陈清颇有诗才,对于他写的诗陆姑娘还是十分欣赏的。 对于陈清,陆姑娘并没有什么儿女之情,只是单纯觉得有些惋惜。 这样一个人,完全可以称得上是少年才俊。 沈毅也点头,跟着叹了口气。 陆姑娘显然并不知道陈清之所以会招上范东成等人,根本原因是因为她,因此对于陈清之死,她目前也只是觉得有些可惜而已。 沈毅接过食盒,微微点头道:“小姐放心,我一定转告先生。” 陆小姐看向沈毅,问道:“我爹收你做学生啦?” 沈七也不尴尬,微笑道:“山长是书院所有学生的先生。” 轻声说完这句话之后,陆姑娘这才转身离开。 “真是个怪人……” 她之所以说沈毅是怪人,因为沈毅对她的称呼变了。 原先的沈毅也是如此。 但是现在的沈毅,却没有称呼她为“师妹”,而是称呼她为“小姐”,隐约变得生分了一些。 不过她并没有纠结太久,只是微微皱眉之后,就迈着步子回自己房间里去了。 陆安世的书房里,苦等了大半个时辰的沈毅,终于等到了陆安世把手中的文章写完,这位陆夫子写完文章之后,将这几张纸都吹干墨迹,小心翼翼的收进了信封里,然后拿起毛笔,在信封上写下了这么一行字。 站在旁边持弟子礼的沈毅,一不小心瞥到了这一行字,心里难免有了一些小心思。 这位陆院长并不是完全不问世事,专心学问,即便这篇文章是与京城的这位户部官员“探讨学问”,那也说明最起码他们之间是有联系的。 沈毅这才从怀里取出自己已经写好的作业,两只手递在陆安世面前,微微低头道:“先生,学生写好了。”什么,他从沈毅手里接过这篇策论,先是简单看了一遍,然后便提起桌子上的朱笔,在沈毅的文章上写写划划,指出文章中的错漏之处。 沈七老老实实的开口道:“夫战者,不能久攻,亦不能久守,久攻不下则自尽其力,乃至民生凋敝,国力倾颓。” 这段话,是沈毅本人对于战争的一些基础理解,虽然粗浅,但是多少有些道理,因此沈毅写策论的时候,就把这句写了进去。 陆夫子看了一眼沈毅,然后有些无奈的摇了摇头,叹息道:“这些话,你自己心中想一想,念一念也就罢了,但是千万不要到处说,更不要写在策论上,不然你就算能中秀才,也绝对不可能中举人,更不可能中进士!” 到今年的洪德五年,大陈王朝丢失北疆,已经过去了整整六十年。 如今六十年过去,至少两代人故去,朝廷的皇帝都换了四个,大陈彻底熄灭了归还故土的念头,变成了得过且过的偏安王朝。 陆夫子闷哼了一声,冷笑道:“朝廷现在都想要把建康正式定为国都了,哪里还有半点北伐的念头?” 即便是元熙南渡之后,朝廷也依旧把燕都定为国都,把建康定为陪都,就这样,建康当了整整六十年的陪都。 比如说陆安世。 沈毅站在陆安世身侧,若有所思。 确切来说,是个老愤青。 陆安世深呼吸了一口气,闷哼道:“建康有那位一心享乐的杨相爷在,哪一个敢说与北蛮开战?” “也不要把这些给忘了。” “大陈的将来,还要落在你们这些年轻人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