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亲王打得好算盘,却没有想到被一碗姜汤给破解了。 礼亲王带着宗族的人跪在宫门前为同族的人求情,表面上看一是荣俱荣一损俱损,但是私底下大部分的官员还是不希望陛下对破坏法纪的人高抬贵手的。 虽然大臣们心里还是希望陛下仁慈一些,可是那是对待他们,对待百姓,对待宗亲该出手就出手,最好不要留情。 “你猜陛下会不会心软?”黄书礼忍不住拉着胡祭酒聊天。 胡祭酒捏住鼻梁按了按,看了眼天色都已经黑了,今天怕是又不能出宫了。 黄书礼怀疑的看了眼胡祭酒的耳朵,严重怀疑他是年纪大了听不清了。 “不会。”胡祭酒几乎想也不想就说了。 胡祭酒却瞥了他一眼,“你自己也是陛下的老师,你难道不知道陛下的脾气吗?” 胡祭酒轻哼一声,以为他就了解吗? 但是他始终如一的相信陛下。 胡祭酒道:“即便陛下不喜欢皇族的人,可毕竟都是姓洛的,陛下自然希望他们能好。” 黄书礼若有所思,“那倒是,可看他们的样子,分明是没有明白陛下的苦心,陛下这么做是为了谁,还不是为了他们。” 胡祭酒顺着他的视线看了过去,却摇头,“这只怕不是陛下的手笔。” 胡祭酒捋着胡子笑的见牙不见眼。 黄书礼对姜苗的感官也颇佳,礼部多是和宫廷和外交打交道,皇后娘娘好相处,在某些方面他们的麻烦也会相应的少一些。 确实如此啊! 黄书礼又问:“对了,听说皇后娘娘打算在育儿堂开设学堂,就连夫子都是从国子学借调过去的?” 黄书礼摇头,喝多容易去茅房,他不太想动了。 胡祭酒轻咳一声,视线闪躲了几分,“皇后娘娘说了,按照课时算钱。” 他就知道,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不少言官御史也不走了,留在宫里等待后续的发展,倘若陛下行为不端还可以及时劝阻。 这样的热闹可不是一直都有的。 活该! 难道是陛下回心转意了? “……” “……” 大家一头雾水,不应该啊,怎么和他们想的不太一样,是不是哪里出错了? 肃亲王感受着姜汤的阵阵暖意,心里却有些发寒,他越过礼亲王,问风纪中,“陛下可还说什么了?” “……”肃亲王愣了一下,尴尬的不知道说什么。 “礼亲王,如今您已经不是宗令了,明日会有人去府上拆除一些建设,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您是最讲道理的,可千万别让礼部的人为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