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廷烨道:“前不久,肃亲王的庶子回京述职,我见他办事得力,就将他留在了工部。” 肃亲王妃前脚招惹了姜苗,后脚就有人送了这么一份折子上来。 姜苗见他在笑,忍不住道:“他这不是利用你吗?” 洛廷烨并不在意被人利用,他在的是天下和姜苗。 “朕也是这么想的,调令都写好了,你说我们算不算得上是心有灵犀?” 洛廷烨一愣,良久后将人拉入了怀中,“阿苗,我答应你,我永远不怀疑你。” 一转眼,刑部和洛廷烨约定的一个月的时间到了,可是刑部依旧没有查到害死洛璟策的凶手。 宋尚书不信邪,他相信此人一定在军中,几乎将兵部的名单差了一个遍,差一点和张尚书打了起来。 为了维护刑部的颜面,宋尚书甚至动用了自己的某些关系,可依旧没有找到关于凶手的半点线索。 洛廷烨很给宋尚书面子,“刑部调查了一个多月,虽然没有查到凶手的线索,但是也尽力了,朕都看在眼里。” 这时,有人提起了工部的案子。 涉事的人员也都抓起来了,已经在走程序了。 然后,意外就出现了,洛廷烨说完了刑部的汇报,雪花一样的折子朝着霍尚书飞了过去。 霍尚书就一直站着和人分辨,基本没有机会坐在自己的位置上。 风纪中目瞪口呆,犹豫着要不要阻止,扭头却见陛下正在喝茶,十分惬意。 胡祭酒忍不住轻咳了一声。 洛廷烨当着百官的面,罚了霍尚书一个月的俸禄,又罚了带头闹事的几个官员,事情也算是过去了。 吏部言尚书为了自己不落得和霍尚书一样的下场,忙出来请罪。 洛廷烨无疑是向众人传递了一个消息。 对于寒门出门的官员来说自然是翻身的好机会,可是对于世家出身或者勋贵出身的人来说却不是什么好是。 洛廷烨列举了几个因为贪污腐败而引起民变的按例,其中就有不少是因为朝廷监管不力引起的。 “朕打算成立巡查组,人员由御史台和六部的人组成,主要的任务是对各地方的官员政绩进行抽查,一旦发现有人贪污腐败,结党营私,绝不轻饶。” 像是一颗炸弹,在朝堂上炸响了。 “朕要的就是这样的效果,他们心中有了忌惮,自然就不会太过分欺压百姓,百姓安,则朕安。” 倘若巡查组的人是由监察部的人出任,他一定反对,可如果是由御史台和六部的人兼任,就好商量了。 没有一个人站出来。 官员的考核一直以来都是由上官对下官进行的,也有朝廷官员听到风声进行考核的。 言尚书却认为陛下有心排挤吏部,这不是明摆着不信任吗? 他有从龙之功,可陛下却要整改吏部? “陛下,巡查组和吏部的职责有所冲突,陛下莫不是不信任下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