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1 / 2)

(' “罪己诏?”

刑部大牢里, 正在誊抄书稿的苏妙漪搁下笔,惊讶地起身走到囚室栅栏边,“圣上下了罪己诏?”

栅栏外, 顾玉映和江淼坐在狱卒搬来的椅子上,神色已经比回京第一日松快了不少。

顾玉映颔首道, “梁王完了,楼家倒了, 朝堂上有人重提当年的矫诏案,怀疑是楼岳自己伪造诏令,陷害容相。可楼岳抵死不认, 口口声声说那诏令为真。为了定罪, 李徵在朝堂上叩问圣上, 那纸罢相诏令究竟是真是假……”

苏妙漪听着都有些心惊。

以楼岳做刀, 刺向天子。

容玠和李徵这是打定主意要逼着皇帝认罪……

“圣上最后当着所有朝臣的面,承认那诏令是自己醉后所写,而容相和容伯父是蒙冤而死。散朝后, 圣上便一病不起, 下了罪己诏, 还令端王殿下监国……”

看出苏妙漪的担忧,顾玉映安抚道,“如今已经风平浪静了。”

“这段日子汴京城里还真是热闹……”

苏妙漪舒了口气。

顾玉映的目光在囚室内扫了一圈,见四处都堆着吃穿用具,忍不住笑道, “你这儿倒是也挺热闹。”

苏妙漪还没说话, 倒是被江淼抢了先。

“每日来看她苏妙漪的人太多了,昨日连她那位在寺庙里吃斋念佛的义母都来了。”

“扶阳县主也回京了?”

“嗯。”

苏妙漪点头,又皱皱眉, “你们回去也说一声,让那些上了年纪的,有了身子的,都别来了。毕竟是刑部大牢,日日像赶集一样跑过来,算怎么回事?也免得李徵为难。”

“你这囚室也住不了几日了吧。”

江淼挑眉,“楼家如今已经垮了,朝堂上是容玠和宋琰说了算,他们很快不就能将你放出去了?”

“……”

“……”

苏妙漪和顾玉映不约而同陷入沉默。

江淼的神色一僵,不安地追问,“不是吗?”

苏妙漪不知该如何回答。

这几日,穆兰他们总同她说,楼家垮了,她没事了。可她自己心里清楚,这次她在小报上撰造诏令,是实实在在地踩到了底线,越过了皇权。就算楼岳死了,楼家垮了,朝廷也未必会放过她……

这不是一件光靠容玠就能化解的生死危局。

***

太极殿上。

端王穿着一袭紫色公服,腰系通犀金玉带,坐在龙椅侧下方摆放的侧座,听着文武百官的奏报,而从前伺候皇帝的刘喜就拱手站在他身侧。

楼岳下狱,容玠成了百官之首。此刻,他就站在大殿最前方,正奏请端王封赏湘阳一役的有功将领。

“此事,孤已请示过父皇。”

端王说道,“湘阳一战,邵轩和凌长风率军潜伏敌营、生擒拔都,是头等功。邵轩晋为踏云军五厢都指挥使,加封怀化将军,凌长风晋为副都指挥使,加封忠武将军。其余援救湘阳城的诸将,亦论功行赏。至于府库司郎中闫如芥……”

顿了顿,端王拿起两封奏章,“凌长风与邵轩已将实情禀明,闫如芥是被小人陷害,蒙受了不白之冤,为褒奖其忠烈,追封为昭烈将军。”

容玠静静地听到最后,唯独没听到对苏妙漪的处置。

端王不发话,似乎是想按下不表,可容玠却已经等不下去了。

“殿下,知微堂的苏妙漪,此刻还被关押在刑部大牢中。”

一提及苏妙漪,就好像投落了一颗石子,打破了江水上薄薄一层冰面,底下的暗流汹涌再也无可遮掩。

当即有谏官站了出来,斩钉截铁道,“殿下!苏妙漪撰造诏令,该当死罪!”

随即,附和的声音便壮大了起来。

“臣附议!区区小报,胆敢撰造诏令,来日还不知招惹出什么祸端!”

“当处死苏妙漪,惩一儆众!”

容玠蓦地看向那些出声之人,眉宇间掠过一丝戾气。

李徵看了他一眼,率先走出来,朝端王拱手道,“殿下,臣以为不妥。其一,苏妙漪在小报上所写的诏令,与真正的诏令相差无几,所以撰造二字,并不妥当。

其二,苏妙漪在小报上传出诏令,归根究底是为了救湘阳城的百姓,是事急从权、不得已而为之。

其三,圣旨被罪臣楼岳耽搁在半途,若无苏妙漪的小报,便会酿成大祸。如今,凌长风、邵轩等人皆有封赏,缺一个苏妙漪,岂不是厚此薄彼?臣以为,苏妙漪足以功过相抵,至多罚些银钱也就罢了……”

最后一句又是引起了一些朝臣的不忿。

可还不等他们言语,一道暗含威势的冷冽嗓音便从前面传来——

“若诸位还是执意要揪出一个罪魁祸首,以儆效尤,那么与其惩治一个苏妙漪,倒不如处置我。”

最新小说: 被迫修仙?她靠挖宝开荒成大佬! 我大概救了个王朝 氪金仙尊:首先6元即赠绝色剑仙 洪荒之大巫师 旧日音乐家 狼王为皇 紫府仙缘 开局仙剑,古人傻眼了 大明:会写出师表?那北伐你上! 抗战:签到军事基地成晋西北霸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