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此刻。 五具黑衣人的尸体整齐地排列在草席上,火把的光映在他们青白色的脸上。 仵作蹲在尸体旁,翻检着每一具尸体。 姜淮站在一旁,看着仵作的动作。 他们在寻找线索,寻找每一个可能昭示幕后之人的证据, “大人……”仵作终于直起身,摇了摇头,“这些人,没有刺青,没有胎记,牙齿里的毒囊是最常见的砒霜,衣服是寻常粗布,连针脚都看不出是哪家裁缝的手艺。” “是说?找不到任何证据吗?”姜淮问。 姜淮记得之前在地窖里,从一位黑衣首领内襟扯出一块布条。 上面绣着半枚暗红色的印章。 那印章上的字他见过,一个“王”字。 王?最普通的印章。 “王”字指代的也很宽泛。 就大黔,藩王就有十几个,还有异姓王,很难指向具体谁。 就算猜到具体是谁,也没有足够的证据。 一旁闻影见状,皱眉,用刀尖挑起其中一人的衣领:“那他们的腰带、靴子、发髻,有没有其他特殊标记?” 他问向一旁的仵作。 “没有。”仵作叹了口气,“这些人像是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连指甲缝都干干净净。 姜淮沉默了一瞬,走到一具尸体旁。 他伸手按了按死者的腹部,肌肉僵硬,触感貌似有异样。 他猛地拔出匕首,划开尸体的胃部。 “大人!”闻影一惊,连忙要上前制止。 但姜淮已经划开。 姜淮是听说,有的死者胃部会有残留的东西,可能查到某些线索。 等姜淮划开一看,都屏住呼吸。 只见那胃里空空如也,只有少量未消化的黑褐色糊状物。 “他们死前进食过。”姜淮低声道,“不是什么精细食物,像是掺了药的粗粮糊。” 仵作凑近闻了闻,眉头紧锁:“是毒囊的味道,他们撑到被发现才死。” 姜淮点点头,站起身,这他已经知道了。 五具尸体,五张陌生的脸,断掉的线索。 “烧粮,灭口,不留痕。” 姜淮冷冷道,“那背后之人做事倒是干净。” 一旁闻影见状,不甘心地踢了一脚尸体:“难道就这么断了?” 姜淮没回答,目光落在地窖角落。 “先回去吧!之后再慢慢调查。” “好。” …… 几日后,深夜。 姜淮伏在案头,查看这段时间灾民的死伤救治情况。 突然,案头的烛火摇曳。 一个人影儿快速走了进来。 是闻影,只见他未及通传便推门进来了。 “大人,京城里的胡公公亲自来了。” “胡公公?” 姜淮指尖的朱笔一顿。 这位胡康禄太监是隆庆帝的贴身太监,是整个大黔太监总管。 什么事能轮到他亲自前来。 而且这么晚了,一定有要事相告,可能是御前密旨。 姜淮来不及披衣,当即迎上前,之后就见一个须发皆白的老太监挥舞着拂尘走了进来。 姜淮当即要拜,“见过胡总管。” 胡康禄看见姜淮,当即上前笑道,“姜大人不必多礼,此次你奉皇命调查洪州赈灾贪污一案,可大大被陛下当朝夸奖,不愧是我朝六元及第状元郎,知行合一,?笃行致远啊!” 姜淮也笑道,“胡总管过誉了,也是感念当今陛下皇恩浩荡,下官碰巧才有此所成。” 之后胡总管从从怀中取出一个黄绫圣旨。 这黄绫圣旨还裹着一层素白鲛绡,这是天子私谕的形制。 只见胡总管展开绢帛,尖细的嗓音道:“姜卿,见字如面。洪州事毕,着即返京。关于幕后之人朕自有裁处,非其时也。 朕已派洪州知府赵良接任洪州新任知府,姜卿等雪灾妥善善后,返京复命,钦此!” 返京复命?姜淮接过圣旨看了看,内容确实如此。 “胡总管,陛下的意思是?” “陛下说,赵大人下个月后到任,陛下请姜大人无需继续盘查背后之人,只需做好雪灾善后工作即可。” “不继续查了?” “是!” 姜淮又看了看奏折,这奏折里说,关于幕后之人朕自有裁处,非其时也。 应该是说关于这幕后之人,皇上有自己的打算,现在不是合适调查的时机。 也是,如果真的确定是汝南王,得寻到更多的证据。 要不就是皇上想放长线,钓大鱼,有另外的打算。 姜淮点了点头,“请胡总管转告陛下,微臣已经知晓,微臣必定谨遵皇命。” “好,那咱家就放心了!” 之后姜淮给了胡公公一些银子,作为辛苦费,又亲自送别了胡公公。 ...... 之后,姜淮就收集好所有幕后之人的关键信息,随后等着新任知府赵良到来。 如今的粮食至少还能吃二个多月,加上衙门粮仓有的,还能撑一阵子。 ........... 这日,姜淮站在城外的官道上,望着眼前一字排开的尸体,目前还不时有灾民因为各种原因没熬住死掉。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远处的乱葬岗上,衙役们已经在准备燃烧新的一轮的尸体。 那些被草席简单遮盖的躯体。 有母亲紧搂着孩子的冻尸,还有许多老人,成年人,个个枯瘦干瘪。 一个衙役正要将这些尸体烧掉。 “且慢!”一个苍老的喝止从道路不远处传来。 姜淮看过去,就看到有几个村民和老人走向乱葬岗。 还有几个满脸悲愤的汉子。 “你们这是要做什么?”一个老人声音洪亮的对一旁即将焚烧尸体的衙役道,“我孙氏一族在此定居百年,从未有过焚尸这等大逆不道之事!” “什么大逆不道?所有雪灾冻死的尸体都要在此处焚烧,这是钦差大人早先下的命令。之前的许多尸体都是这样烧了,你们现在来反对什么?”其中一个衙役举着火把大声嚷道。 衙役说完,人群立刻骚动起来。 “发生什么事?”姜淮在不远处喊。 “钦差大人,有百姓阻止我们烧尸体。”两个衙役提着火油走过来。 姜淮只好快步走上前,”这位老人家,非常之时当行非常之事。尸体堆积,恐生瘟疫!所以如此。” “荒谬!”那老者的拐杖重重砸在冻土上,“《周礼》有云:“众生必死,死必归土。入土为安,这是祖宗定下的规矩!虽说是你是钦差,但你一个读书人,难道连这都不懂?”喜欢假少爷回村后,成京城第一状元郎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假少爷回村后,成京城第一状元郎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