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发而亡,的确是毒发而亡。”林从礼没否认,思绪仿佛回到了那一天,语气略带嘲弄: “毒发而亡,总好过受尽折磨,尸首分离。” 林知清却皱起眉头,因为她注意到林从礼嘴角向下撇,眼底并无愧疚的神色,反而是轻松居多。 为何轻松? 林知清隐隐感觉,父亲的死应当没有表面上那么简单。 果不其然,下一刻,林从礼便再次开口了: “知清,我若是说你爹不是我杀的,你信我吗?” 平地一声惊雷起! 林知清紧锁眉头,她确定了林从礼在说什么以后,久久未回过神来。 林从戎不是林从礼杀的? 可无论是木婶还是其他人,他们的说法始终是,事情发生以后,林从礼大义灭亲,杀了林从戎,换取林家其他人的性命。 如今林从礼亲口说,当初不是他动的手。 不是他,那会是谁? 况且,为何林从礼会在江家人逼上门的时候突然说这个? 一个个疑问很快钻进了林知清的脑子里,她只觉得头有些疼。 可打眼一看,林从礼眼角下拉,嘴唇紧抿,一副悲伤的模样,根本没有心虚或者说谎的表现。 他说得极有可能是真的! 意识到这一点,林知清深知这其中还有内情,她深吸一口气: “大伯,我相信你。” 听到林知清的话,林从礼似乎并没有意外:“知清,我知道你不相信我,但……等等!” 脑子转了个弯以后,林从礼一脸惊讶地抬起头,看向林知清的脸。 林知清正用一种坚定并且信任的眼神看着他,又重复了一遍:“大伯,我相信你。” 这让他心中有了一些暖意,但又有些意外: “知清,你,你居然相信我?” “大伯,我看得出来。”林知清回了一句。 林从礼这才笑了两声:“你瞧我这记性,你会鉴心学,当然是看得出来的。” 但很快,他的笑容中又带上了两分苦涩: “你父亲,他实在说不上聪明。” “他幼时调皮,经常被罚,但始终不长记性,长大后依然如此。” “大盛朝堂是滩浑水,尤其是武将之间的争斗,拳拳到肉。” “你祖父年老以后,手上的势力几乎都被瓦解了,也正是因为太过凶险,你祖父他不同意我们几个从武。” 但林从戎是天生的将星。 他心怀黎民百姓,随林青山去过一次边疆以后,便再也放不下那片贫瘠又充满生机的土地。 他悄悄投入军营,从一个小兵做到了人人敬畏的望舒候,遇到了林知清的母亲。 在林从礼的记忆当中,林知清的母亲是一个极其坚韧的女子。 她出身南诏,与哥哥相依为命。 可她哥哥上了战场以后杳无音信,迫于无奈,她踏上了前往边疆寻找哥哥的路。 好不容易到了边疆以后,等待她的却是哥哥已经战死沙场的消息。 她没有被击倒,只等着拿到抚恤金,找回哥哥的骨灰,然后就回南诏,给父母一个交代。 但朝廷的抚恤金迟迟未下,她万般无奈,求到了林从戎那里。 也正是因为这一求,林从戎才发现大盛朝廷始终不能妥善安置伤病残将。 这明显是户部出了问题。 在又一次打了胜仗,班师回朝以后,林从戎带上了林知清的母亲,提出了安置伤病残将的问题。 兵部将此事抛到了户部头上,户部又转头攀咬兵部,此事迟迟断不出个结果来。 林从戎骨子里还是武将的血脉,玩脑子玩不过那些读书人。 在一次次受挫以后,他始终没放弃为那些兵士讨公道,同时,也开始关注到了女子在大盛的困境。 后面的故事,林知清便知道了。 她的父母相爱数十载,一切的幸福停留在了林从戎被指控通敌叛国的那一日。 思绪回笼,林知清只觉得心中闷闷的,那是一种血脉相连,无法割舍的羁绊。 她压下了胸闷的感觉,再次开口:“大伯,然后呢?” 林从礼也有些喘不过气来,他起身推开窗户,深呼吸了好几口,才重新开口: “前御史中丞上奏从戎通敌叛国之后,林家的人跑的跑,散的散,你四叔有公事,身在外地。” “我同你祖父第一时间找到你父亲,向他确认通敌叛国一事的真实性。” “他怎么说?”林知清忍不住开口问。 “他没说话。”林从礼似乎再次回到了那窒息的一天,语气有些急促: “他只是摇头苦笑,说躲不过去的。” “躲不过去,什么躲不过去?”林知清仿佛想象到了那个画面。 林从礼摇头:“我不知道,我们都不知道。” “我同你祖父十分着急,因为我们都不相信他会做出通敌卖国的事情,但不知为何,他三缄其口。” “直到来抓捕他的人到了林家门外,他拿出了一杯提前准备好的毒酒。” “我父亲自己准备的?”林知清根本没有想到事情会是这样子的。 林从礼点头:“没错,他准备的,他只同我和你祖父说,为了林家人,他必须死。” “但,他如果自己喝了毒酒,那便是畏罪自杀,于林家并无好处。” 林知清仿佛知道林从礼接下来要说什么了。 林从戎自己喝了毒酒,畏罪自杀的嫌疑的确很大。 但这并不代表他死在别人手中,便是清白的。 这其中的区别,是用林家上下所有人的命堆起来的。 划清界限! 林知清的脑海里出现了这个词。 没错,的确是划清界限。 死于林从礼之手,尚且可以证明,林家其他人与通敌叛国的林从戎是不一样的。 如果要保全林家其他人,这确实是一个办法。 但……对于林从礼来说,好大一口锅! 他背了一口巨大的黑锅,还要承受着许多明里暗里的讨论,此事对他来说,总归是不公平的。 但没办法,锅总得有人出来背。 按照林家当时的情况,不是林从礼,就得是林从砚。 至于林青山,他到底是威名赫赫的长宁侯,他是林家的根,当然不能背上一个弑子的名声。 林从礼这些年,身上总是围绕着关于弑弟的讨论,他有苦不能言,似乎比林知清想象中的要难过一些。喜欢鉴昭行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鉴昭行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