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赶鸭子上架,他毫不露怯,想了想,道:“现在我们在仪器上,其实突破的空间已经很小了。”
这话一出,不少人顿时露出失望之色,很多人更是摇头叹气。
精度达不到,就不可能实现大规模集成,更别提实用型芯片的制作。但李暮又紧接着道:“但也不是没有办法,通过增强分辨率,也能提高光刻机的精度。”
“哦,怎么个提高法?”王绶觉迫不及待地道。
李暮笑道:“很简单,通过相关照明的简化近似和数值孔径的调整,再去确定可分辨的最小光栅半宽。”
听完,会议室内的众人顿时恍然大悟:
“哈,我真实头猪,钻死胡同了,竟然没想到这茬,光刻机的分辨率越高,就能实现更小的线宽要求,从而提高器件精度。”
“就是减少光的衍射,我怎么没想到呢。”
“李暮同学这思维方式,非常厉害啊,这叫一语点醒梦中人!”
在场的众人都是站在领域前端的人物,一点就透,看向李暮的眼中满是赞赏。
紧接着,没有任何废话,他们立刻又按照这个思路,投入到实验当中。
……
时间就这么慢慢过去半个月。
光刻机的问题被解决后,李暮要做的事情就轻松起来。
除了遇到很大的难题,王绶觉才会叫他去讨论。
但这种情况几乎没有,在大方向不出错的情况下,一群国家顶尖人才,几乎遇不到什么阻碍。
如果有,那就找李暮。
……
半个月后的一天下午。
李暮踏着“叮铃铃~”的铃声,走出教室。
来到教学楼下,这段时间每天都要去半导体研究所,为了节省时间,他就把车放在了这里。
不过今天他不打算直接去半导体研究所,而是准备回家一趟。
这么多天不回去,即便捎了口信,李奶奶估计也要担心了。
但就在他推着自行车往外走的时候,忽然,远处匆匆走来一个熟悉的身影。
……
李暮回家的打算随着王绶觉的到来而中止。
熬得两眼发红的王绶觉第一句话便道:“实验进入最后阶段了!”
听到这个消息,他二话没说,便跟着王绶觉前往半导体研究所。
进入实验楼中。
走廊里站满了一个又一个的研究人员,伸长着脖子望向里面的实验室。
察觉到两人的到来,他们目光灼灼的回过头,看向王绶觉身旁的李暮。
面对着这些目光,李暮的脊背都不自觉挺直些许。
“进去吧,实验马上开始了!”王绶觉说完,便带着他穿过人群,走进实验室。
……
实验室内,吴有望、黄新华、陆骞等一众教授齐聚,沉默地观看这正在进行的实验。
看到这副场景,李暮瞬间反应过来,问道:“王所长,掩膜版和光刻机的问题都解决了吗?”
“对,现在是第一次实验,目标是实现1001晶体管的大规模集成!”王绶觉脸色紧绷,哪怕极力掩饰,还是能看得出他内心之中的紧张。
如果说300晶体管集成,是实现了从无到有、领先世界的突破。
那么1001晶体管的集成,就是把全球半导体行业远远甩在身后,让那些国家只能看到他们的背影!
“能成功吗?”李暮听完,将目光看向实验人员,亦是紧张不已。
这次的大规模集成,他虽然提供了不少帮助,但后面的实验,他都没有参与,年免有所担心。
而此时所有人参与大规模集成的研究人员,心绪如李暮一般,都紧紧地系在正在进行的实验上。
……
晶圆制备、晶圆清洗、沉积、光刻、再次清洗……下面实验人员们,一丝不苟地执行着计划的流程。
虽然实验材料条件有限,但他们在心底演练过千百遍。
整个前期工艺流程,没有出现半点失误。
最后——进入封装测试!
封装是指将芯片封装在塑料、陶瓷或金属材料中,以保护芯片和实现引脚的外接。
而测试,就是验证芯片功能和可靠性的最后步骤。
当看到研究人员的手势示意后,王绶觉轻轻吐出一口浊气,沉稳有力的声音在实验室里响起:“封装完成,进行最后测试!”
随着他的声音落下,实验人员迅速展开测试实验。
……
“器件电学特性测试,成功。”
……
“热循环测试,成功。”
……
“温度冲击测试,成功。”
……
“高温高湿测试,成功。”
……
一个个测试不断完成,实验室内外安静得落针可闻,只听得见汇报结果的声音。
知道最后一个“成功!”的报告响起,所有实验人员全部站立在原地,望向所长吴有望。
后者激动地拿着话筒,用颤抖的语气宣布:
“所有测试全部完成,集成度达到1086,功能表现各项数据均遥遥领先m帝!”
“夏国第一块实用型芯片,成功了!”
随着他的声音落下,李暮的耳边爆发出山呼海啸一般的欢呼声:
“成功了!”
“我们是世界第一!”
“m帝佬,也不过如此,哈哈哈哈!”
……
短短三年时间,从落后,到追赶,再到超越。
无人知道他们付出了多少艰辛。
他们终于等到了这一刻。
听着这些欢呼声,李暮亦被情绪感染,不禁红了眼眶。
那种在心底升起的自豪感和荣誉感,远比以前玩乐取得的任何成就要来得强烈。
……
欢呼持续了很久很久。
但为这足以载入史册的成就,所准备的庆典才刚刚开始。
(本章完)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