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21章 慰问品
江成和周灵莹来到书店,是各自寻找感兴趣的书籍。江成先不管那么多,先找四大名著。
在七十年代,其实还没有四大名著这一说法。最早的时候是冯梦龙把《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称为“四大奇书”。
民国的时候是《水浒》《西游》《儒林外史》《红楼梦》。
到了八十年代才有四大名著一说,现在江成去书店说买四大名著,那图书管理员都不知道是哪几本。
江成是按照书名让这边的图书管理帮忙找出来的,哪怕江成从小就知道四大名字是《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但他真没看过书籍。
甚至作为一个男的,他还觉得《红楼梦》就是女人看的东西,连电视剧都没看过,其他的也只是看过电视剧我。
周灵莹选了两本毛选和两本革命内容的小说,其他的竟然拿了很多本小人书。
不过小人书是小人书,但不是说就是给小孩看的。很多小人书都有故事性,一本小人书就是一个不错的故事,年轻人无聊的时候也会翻看。
挑好书,就是要付钱了。这时代书籍相对于工资来说是真不便宜,一本《水浒》分上下两册,一册就两块多。其他书籍还有更多册的,反正一套名著下来十一册。外加周灵莹选的,一共了三十四块多。
小人书就一毛多一本,买十本也就一块多钱,贵的是其他书籍。
书籍这样贵,其实这年代有一批很有钱的人,那就是文学创作者。
在五六年的时候,也就是大家还在使用大黑拾的时代。作家刘绍棠就出版了四本书,稿费就有一万八千块,稿费收入百分之五交党费,不交税。
不过江成也就想想,他就算没随身空间,也不敢在这年代乱写什么。很可能一个不留神,钱没挣到,人可能过的比周灵莹当知青的日子还要惨。
要写东西也是最少六年后,可六年后除非是兴趣爱好喜欢写点东西。等开放后,江成就要放飞自我了。
别人一个月的工资,就买了十来本书。难怪大家都只租不买,借一本书才二分钱一天,一个星期看完也就一毛多。
但细算一下,排除几天看完的情况,二块钱一本的书,也就是出借一百多天就回本了。租书的利润并不低。
从书店回来的路上,在供销社买了一杆秤。这东西也是很少有个人购买的,因为个人没什么买卖了。
但一些单位,还有医生之类的职业会购买,称药材什么的。
一杆秤并不便宜,哪怕是一杆小的,因为杆秤木材稍微有点要求。另外就是手工要好,要精确。再加上还有秤砣是铁的,所以哪怕是一杆小秤都要好几块钱。
供销社一些能秤上百斤的大秤可能要几十块钱,现在买杆秤是卖邻居藕粉,但以后可能会秤一些重的东西,所以买了一杆十多块钱的秤。
不大不小,能秤三十斤规格的,放家里备用,平时邻居需要也能借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