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乍看起来,由几千尾甚至几万尾鱼组成的鱼群也许十分显眼,但实际上在浩瀚的海洋中,一个鱼群并不比一尾单独的鱼更容易被捕食鱼发现。”“个中原因很大程度上涉及鱼群所处环境的光学特性。”
光学特性?
观众们有些不懂,但总是觉得挺厉害的样子。
“不是苏哥我没太听懂啊,你要不再详细解释一下?”
直播间里只要有吃瓜群众遇见了不懂的问题,苏然基本上都是会耐心的解答的。
所以这一次他同样也是化身为专业的解说人员说道:
“由于海水中悬浮微粒对光线的吸收和散射,物体在水中的可见距离是非常有限的,即使在特别清澈的水中,物体的最大可见距离也只有大约200米。
而且这个距离与物体的大小无关。假如鱼群的个体数为1000尾,对其中的一尾鱼来说,被发现的概率仅为这1000尾鱼分散时的千分之一。
由此可见,鱼群组成的个体越多,个体鱼被发现的概率也就越小。”
听到详细的解释后,观众们也是恍然大悟。
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开阔水域的小鱼为了应付海中缺乏遮蔽物的不利环境,便一尾跟着一尾,相互遮挡,从而形成了群体。
当它们受到攻击时,鱼群会变得更加密集。
此时,捕食鱼也许会把小鱼组成的密集鱼群看成“庞然大物”,这样一来,小鱼遭受攻击的机会就会大大减少。
虽身处险境却安然无恙,对数量众多的小鱼来说,成群结队能够增加安全系数,保证它们在大鱼吃小鱼的环境里生存和发展。
所以说生物所做出的选择,基本上都是为了生存而着想。
就在大家准备好好欣赏一下这里的景色的时候,忽然水里传来了一阵巨大的动静。
接着观众们就看到了让他们无比震撼的一幕。
一群长着翅膀的鱼从海底飞了出来。
直播间后头的观众们瞬间惊呼,那双手噼里啪啦在键盘上打着字。
“真是太奇妙了,头一次见能在天上飞的鱼。”
“我知道它们的名字就叫飞鱼,只是好好的为什么不在水里游呢?”
当苏然潜下水时才发现,原来它们正在被凶猛的箭鱼攻击。
苏然惊叹:“这可是个厉害的家伙啊。”
剑鱼这家伙时速可达每小时100公里就连鲨鱼都要避而远之的它,被称为海洋捕手。
就说在在英国博物馆至今,仍保存着一块被剑鱼上颌刺穿的厚达50厘米的木质船体。
所以当大家看到剑鱼的时候,都感觉心里有些慌。
毕竟这东西那你真不能小看它。
直播间里面一位见识丰富的观众直接发出弹幕说道。
“1967年7月6日,世界上首艘可以载人的深海潜艇曾经探寻过泰坦尼克号,可是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船员突然听到船体刮擦的声音。
原以为噪音是潜水艇与海底河床刮擦引起的,但突然听到右侧驾驶舱内的船员惊呼一声:我们被一条鱼击中了。
看到的正是一条试图摆脱的剑鱼。
其尖锐的利刺深深的插进了整流罩的开口之中。于是船员赶紧将潜艇升到水面。”
观众们只是听说,这条件鱼居然能够用它的锋利的利刺直接把船给刺穿,就觉得非常的厉害。(本章完)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