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月前危机爆发的时候,虽然他提前得到了消息,然后乘飞机去了阿根廷,但是,一些朋友们的经历让他感受到了私人飞机的重要性。
就在那些朋友们不断的打着电话寻求帮助,以离开美国的时候,他就直接向南洋的湾流公司下了订单,购买了一架湾流,而这架湾流之所以能够现在就交付,是因为他了大价钱——直接买来的现货。
不得不说,这个选择还是非常正确的,就像现在他想要去南洋,压根儿就不需要在机场等待,直接乘飞机飞过去就可以了。摩根扭头看着一旁的保罗问道:
“保罗,你认为现在投资湾流公司的话还来得及吗?”
其实他问的并不是湾流公司,而是南洋的其他企业,他这次之所以拉着保罗一起到南洋考察,就是为了寻找合适的投资渠道。
在投资南洋的一些企业的同时,把摩根财团的一部分资本移到南洋,毕竟,上一次危机实在是太吓人了,直到现在每每回想起那些天,摩根仍然有种心有余悸的感觉。
“任何时候都来得及。”
保罗直接了当的说道。
“我们都非常清楚,一旦美国和苏联发生世界大战的话,在核冬天降临时只有赤道一带的人们才有可能安全的度过冰河时代,可是在赤道附近,除了南阳,还有哪一个国家,在核大战的阴影下,还能够维持秩序呢?”
在经历过一次世界末日的边缘之后,哪怕是从来不关心艺术领域之外事情的保罗.梅隆,现在也开始考虑着要为自己找一条后路了。
不过他的后路很容易找——女婿的爸爸是南洋的统治者,狡兔三窟,到南洋简直不要再合适了。
尤其是这个地方是位于赤道附近,在未来的核冬天之中,只有赤道附近的人们才能够真正的幸存下来,至于其他地区……很有可能会在漫长的冰河时代饿死或者冻死。
所以,梅隆也来了南洋,甚至还买了一座属于自己的岛屿。毕竟,在南洋小岛还是非常多的。
“保罗,你当初做了一个非常正确的选择,杰森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孩子。”
说实话,摩根有点嫉妒了,如果他的女儿合适的话,他也希望能找到一个这样的好女婿。
可惜啊!
感慨之余,摩根说道:
“看来,我确实应该考虑在南阳进行一些投资。”
“并不仅仅只有你,我的朋友。”
保罗说道:
“在过去的一个月中,有很多人到了南洋,他们都非常清楚,在美国和苏联的这种对抗之中进行适当的风险转移是符合个人利益的。”
抽了一口烟,保罗说道:
“就像上一次的大战一样,只有及时离开的人,活了下来,而且保存了自己的财产,那些留在欧洲的人获得了什么?”
看了一眼摩根,保罗并没有继续说下去。
那些留在欧洲的人,他们的工厂要么变成了德国人的军工厂,毁于盟军的轰炸之中,在战争之中蒙受了大量的损失。
还有一些更悲催的人直接被关进了集中营,变成了肥皂,变成了肥料。
所以,有了这个前车之鉴,没有任何人愿意在未来可能发生的世界末日之中,和其他普通人一样变成灰烬,或者在核冬天之后的冰河时代中苦苦的挣扎。
所以,为了活下来,为了更好的活下来,他们之中已经有人来到了南洋,而且,把大量的资金带到了这个国家。
毕竟,出于他们这个阶层所考虑的并不仅仅只是在世界末日之中活下来,还需要考虑一个问题——如何更好的在世界末日中生活着。
当然,在表面上,他们并不是出于这个原因才到南洋来投资的,这些富豪们都是基于“商业原因”加大了在海外的投资。
这是“避难”吗?
当然不是!
这只是正常的投资,现在只不过是刚刚开始而已,出于商业利益上的考虑,他们开始把美国以及欧洲的资产向南洋或者其它赤道附近的国家进行转移,而为了管理这些企业,许多大公司发生了转变,从本土企业摇身一变成为跨国公司。
从此之后,欧美国家的飞机上,总会出现商务精英的身影,看似资本在逐利,但实际上,一开始的初衷,只是为了避险而已。
但无论如何,直到“古巴导弹危机”之后,地球才真正进入“跨国公司”的时代,而在此之前,欧洲和美国的企业会进行海外投资,但也就仅仅只是海外投资而已,在一定程度上来说,那些海外公司更多是一个代理机构,或者独立运营的。
直到危机之后,大公司的董事们,才开始认真考虑分散投资的问题,也正是从这个时候起,国际金融资本才真正的流动了起来。
不过,此时,即便是摩根也不知道他开启了什么。点了点头,摩根的口中吐出了一个地名。
“东宁……”
然后他的目光投向窗外,说道:
“那里未来会成为另一个纽约。”
摩根的话让保罗一愣,不解道:
“东宁?为什么是东宁呢?”
面对保罗的问题,摩根默默的抽了一口雪茄烟,然后才用颇为无奈证据说道:
“因为……那里距离美国更近啊!我们的湾流飞机,不可能从纽约一路飞到南洋的,所以,我觉得对于我们来说,东宁就是最好的选择。”
(本章完)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