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23章 分工与基础
相比于简单场景,那些大项目在拆解剧本时,需要考虑的东西就更多了。
时间、地点、人物、特技、特效、道具、车辆、动物、音效、服装,乃至是天气。
这些信息,都要记录在一张张场景卡片上,分门别类标上数字。
也只有分解出所有的场景后,制片组才能把各种变量都整合到一起,制定出一张合适的总制片表,把拍摄计划安排好。
否则的话,没有总制片表,没有详细的计划,制片人又如何才能制作出详细的预算方案呢?
道具要采购哪一些?采购多少?
外景场地有哪些?需要租多少天?
群演需要多少人?主要演员有几个?要满足什么要求?
拍摄的设备需要借几台?用多久?
如此林林总总的问题,都能在总制片表和制片计划中找到答案。
了解清楚了这些,做好了项目预算,王皓和张扬他们才好分头行动,做道具的做道具,弄置景的弄置景,该去借机器的借机器。
至于画分镜头脚本这件事情,那还得等到勘景之后才能进行。
老实来说,如果是依照正常的制片流程来推进项目,王皓他们之前先画出分镜头脚本的行为,其实是错误且不专业的。
因为在画分镜头脚本之前,除了需要拆解剧本以外,还有一个极为重要的工作,那就是堪景。
王皓他们之所以错了,就是因为如果这一步没做就先写分镜头脚本,那么当导演到达现场后,就会发现。
那些分镜头脚本上所给出的机位,有些根本就取不到,因为是在悬崖之外。
那些想象得很完美的场景,实际上却是却并没有那么惊艳,因为季节没到。
那些你设计的角度,演员站在那里,结果却没有光亮……
最终,画得再好的分镜头脚本也都有可能成为一堆垃圾,所有的工作又得从头再来。
由此可见,勘景这一道工序是多么的重要,只有勘景完成了以后,导演才能开始写分镜头脚本,画故事板。
当然,王皓他们的这部《活埋》属于特事特办。
一方面是因为他们的电影场景十分简单,简单到了极致,就只有一口棺材,属于室内造景,机位角度任意可选,不会受到任何影响,堪景的重要性可以说是大大降低。
另一方面,则是因为王皓那堪称变态的记忆回溯能力。
正是因为拥有了这个金手指,他才能在脑海里将《活埋》原片一帧一帧的反复播放,参考着做出自己的分镜头脚本。
光是这一点,就为他们节省了不少的时间。
如今他们的分镜头脚本基本已经制作完毕,王皓在检查过一遍,发现没什么大的问题后,立刻就借此开始反推着制作总制片表和制片计划,顺带着也把项目预算给做出来。
本来这个工作应该是由掌管钱袋子的制片人负责的,然而《活埋》的制片人正是陆国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