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治元年五月,烈日炙烤着金陵城外的土地。 曾国荃站在雨花台的高处,额头的汗珠顺着脸颊滚落,浸湿了官服的领口。 他举起单筒望远镜,镜片后的双眼微微眯起,凝视着远处那座号称"铁瓮城"的南京城墙。 "九帅,各营已按计划驻扎完毕。"副将萧孚泗快步走来,抱拳禀报。他的甲胄上沾满尘土,显然刚从巡视前线回来。 曾国荃点点头,没有放下望远镜:"城墙上的旗帜可看清了?" "回九帅,东门是黄旗,西门红旗,南门蓝旗,北门白旗。每旗约五百人轮值,每隔两个时辰换防一次。" "哼,洪秀全倒是讲究。"曾国荃终于放下望远镜,嘴角扯出一丝冷笑,"传令下去,明日寅时埋锅造饭,辰时开始修筑围城工事。" 萧孚泗犹豫了一下:"九帅,我军长途跋涉,是否让将士们休整一日?" "休整?"曾国荃猛地转身,眼中寒光一闪,"李秀成的援军随时可能从苏州杀回,我们必须在他们赶到前切断天京所有粮道!传令兵——" 三名传令兵立刻跑步上前。 "告诉朱洪章,他的先锋营今晚就开始挖掘第一道壕沟,务必在天亮前完成三百丈!" "命令彭毓橘的水师封锁秦淮河口,片板不得入城!" "让刘连捷准备三千斤火药,三日后我要看到第一批地雷埋到城墙脚下!" 传令兵领命飞奔而去。曾国荃这才转向萧孚泗:"萧将军,你知道我为何选择雨花台为大营?" 萧孚泗望着不远处的小山岗:"此地居高临下,可俯瞰全城..." "不仅如此。"曾国荃指向城墙方向,"你看那聚宝门,城墙外突,形成犄角。我军若从正面强攻,必遭三面夹击。而雨花台正好卡在其火力死角,又能监视太平门、通济门动向。" 萧孚泗恍然大悟:"九帅深谋远虑!" 曾国荃却没有丝毫喜色,反而眉头紧锁:"但这城墙..."他再次举起望远镜,"你看那墙砖之间的灰浆,用的是糯米汁混合石灰,坚硬如铁。当年朱元璋建此城时,可是下了血本。" 城墙确实令人望而生畏。高达六丈的墙体上,每隔五十步就有一座突出墙外的马面,守军可以交叉射击攻城的敌人。 宽阔的护城河在阳光下泛着粼粼波光,河面宽度足够三辆马车并行。 "报——"一名探马疾驰而来,翻身下马时差点摔倒,"九帅,城南三十里发现太平军运粮队!" 曾国荃眼中精光一闪:"多少人马?" "约两千人,押运百余车粮草,正从秣陵关方向来!" "好!"曾国荃猛地一拍大腿,"萧将军,点两千精骑,随我截粮!记住,要活的,那些粮食正好充我军饷!" 太阳西斜时,湘军骑兵如狂风般席卷了毫无防备的太平军运粮队。 曾国荃一马当先,长刀所向,太平军纷纷溃逃。不到半个时辰,百余车粮食尽数落入湘军之手。 回营路上,萧孚泗兴奋地说:"九帅,这下城内守军该着急了!" 曾国荃却面色凝重:"这只是开始。天京城内至少囤积了两年粮草,洪秀全不会轻易认输。" 果然,当晚城墙上火把通明,太平军连夜加固防御。 次日清晨,当湘军开始挖掘第一道围城壕沟时,城墙上突然炮声大作。 "隐蔽!"曾国荃大喝一声,扑倒在地。一发炮弹呼啸着掠过他的头顶,在后方二十丈处爆炸,三名正在挖土的士兵顿时血肉横飞。 "是西洋大炮!"萧孚泗灰头土脸地爬过来,"洪秀全居然还有这种利器!" 曾国荃吐掉嘴里的泥土:"传令,暂停挖掘,调我们的劈山炮上来!" 接下来的三天,双方展开了激烈的炮战。湘军的劈山炮虽然数量占优,但准头欠佳,大多炮弹只砸在城墙上留下浅浅的白痕。 而太平军的几门西洋大炮却屡屡命中湘军阵地,造成不小伤亡。 第四天夜里,曾国荃召集众将议事。大帐内烛光摇曳,映照着一张张疲惫的脸。 "强攻不行。"曾国荃直截了当,"城墙太厚,我们的炮打不穿。" 朱洪章愤然道:"那就用人堆!我愿率敢死队先登!" "糊涂!"曾国荃厉声呵斥,"你想让兄弟们白白送死吗?" 帐内一片沉默。良久,水师统领彭毓橘轻声道:"九帅,不如改用穴攻?" 曾国荃眼睛一亮:"说下去。" "当年我随家父在广西剿匪时,曾见矿工用火药炸开山石。若能挖地道至城墙下,埋设足够火药..." "好!"曾国荃猛地站起,"就这么办!刘连捷,你负责招募矿工;萧孚泗,选三百精壮,明日开始挖掘地道!" 就在湘军调整战术的同时,南京城内也暗流涌动。天王洪秀全深居天王府,整日沉迷宗教幻想,军政大权实际掌握在忠王李秀成手中。 而此时李秀成正率主力在苏州与淮军周旋,城内守军由慕王谭绍光统领。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六月来临,梅雨季节开始。湘军的地道挖掘进展缓慢——地下水位上升,地道屡屡坍塌。 更可怕的是,潮湿的环境引发了霍乱疫情。 "九帅,今日又死了八十七人。"军医颤抖着报告,"尸体必须立即焚烧,否则..." 曾国荃沉默地走向病营。帐篷内,数百名士兵面色灰白,有的蜷缩着呻吟,有的已经气绝多时。 恶臭扑面而来,萧孚泗忍不住干呕起来。 "拿酒来。"曾国荃突然说。亲兵递上酒囊,他猛灌一口,然后递给军医:"给每个还能喝的弟兄都喝一口。" 他走到一个正在抽搐的年轻士兵身边蹲下,握住对方的手:"兄弟,你是哪里人?" "湖...湖南...湘潭..."士兵气若游丝。 "好汉子。"曾国荃轻声说,"我曾国荃对天发誓,必带你回家。" 当夜,曾国荃独自站在雨花台上,望着城内隐约的灯火。身后传来脚步声,是萧孚泗。 "九帅,刚收到大帅(曾国藩)来信,询问战况..." "如实禀报。"曾国荃头也不回,"就说我军伤亡已逾两千,但围城之势已成。 请大哥再调两万援军,三个月内,必破此城!" 萧孚泗犹豫道:"可疫情如此严重..." "萧将军。"曾国荃突然转身,月光下他的眼神锐利如刀,"你知道为何洪杨之乱能肆虐十余年吗? 就是因为朝廷官兵遇难则退!今日我若退一步,明日太平军就会卷土重来!" 七月初,就在湘军疫情稍缓之际,探马带来了噩耗——李秀成亲率二十万大军从苏州回援,前锋已至淳化镇! "来得正好!"曾国荃拍案而起,"传令全军备战!朱洪章率五千人继续围城;彭毓橘水师封锁江面;其余各营随我迎击李秀成!" 萧孚泗大惊:"九帅,我军不足五万,如何抵挡二十万..." "二十万?"曾国荃冷笑,"李秀成号称二十万,实际能战者不过五六万。况且长途奔袭,已成疲兵!" 七月初十,两军在方山一带展开激战。李秀成果然兵多将广,分三路包抄湘军。曾国荃临危不乱,命令各部结成圆阵,以劈山炮轰击太平军密集处。 战斗最激烈时,一支太平军骑兵突破了湘军左翼,直扑中军大旗。曾国荃见状,亲自率领亲兵队迎击。 "杀!"他挥刀砍翻一名敌将,鲜血溅在脸上也浑然不觉。 亲兵们见主帅如此勇猛,士气大振,竟将数倍于己的敌军击退。 黄昏时分,太平军终于退去。湘军虽然获胜,但也付出了三千余人伤亡的代价。更糟的是,探马报告南京守军趁势出城袭击了围城部队,朱洪章重伤。 深夜,浑身是血的曾国荃召集紧急军议。众将沉默不语,帐内气氛凝重。 "九帅,不如暂退至镇江..."一名参将小声建议。 "放屁!"曾国荃怒吼,"今日一退,前功尽弃!"他环视众将。 "我意已决:萧孚泗接替朱洪章继续围城;刘连捷加紧地道挖掘;其余各营随我明日再战李秀成!" 众将面面相觑,最终还是萧孚泗带头抱拳:"谨遵将令!" 曾国荃点点头,突然从怀中掏出一封信:"这是昨夜收到的,大哥手书。他说朝廷已命左宗棠攻杭州,李鸿章攻苏州。只要我们钉在这里,太平天国必亡!" 他将信放在烛火上,看着它渐渐化为灰烬:"诸位,成王败寇,在此一举!" 八月,酷暑难当。湘军与李秀成援军反复拉锯,双方都伤亡惨重。 而南京城下的地道终于挖到了城墙根下。 "九帅,三千斤火药已安置妥当。"刘连捷满脸煤灰,眼中却闪着兴奋的光,"随时可以引爆!" 曾国荃亲自下到地道检查。狭窄的地道内空气浑浊,他不得不弯着腰前进。 最后一段,他几乎是爬着过去的。 "好!"他摸着城墙基部的青砖,"明日寅时引爆!" 回到地面,曾国荃立即部署进攻计划:"爆破成功后,萧孚泗率先锋抢占缺口;彭毓橘水师炮击两侧城墙,阻止敌军增援;我亲率中军随后跟进..." 八月十五日凌晨,月明星稀。湘军各部悄然进入攻击位置。曾国荃站在离城墙不到一里的观察点上,手中握着引爆索。 "九帅,时辰到了。"萧孚泗低声提醒。 曾国荃深吸一口气,猛地拉下引爆索。 刹那间,地动山摇!一道火龙从地下窜出,伴随着震耳欲聋的巨响,坚固的南京城墙被撕开了一个二十余丈的缺口! "杀啊!"湘军喊声震天,如潮水般涌向缺口。 然而,烟尘散去后,所有人都惊呆了——缺口后面,太平军早已修筑了一道内墙!慕王谭绍光站在墙头,冷笑着一挥手:"放箭!" 箭如雨下,冲在最前面的湘军纷纷倒地。曾国荃眼睁睁看着萧孚泗身中数箭,踉跄着倒下... "撤!快撤!"他声嘶力竭地喊道。 第一次爆破攻城,以湘军惨败告终……。喜欢花屋湘军传奇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花屋湘军传奇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