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2 / 2)

而且一斤豆子发八斤豆芽儿,除掉成本,无论如何也能剩下一半利润。

可以说,粮满仓,肉满囤,金银满库,真是指日可待!

一晃儿又是四五日,唐川喝完了这一次的汤药,真是感觉更好了。他除了晚上还咳嗽几声,白日里几乎听不见了。

他不顾娘亲的反对,每日进进出出厢房,帮忙给豆芽浇水,每次看见白胖的豆芽在疯长,就笑得眉眼更明亮几分,一扫之前的沉郁。

至于唐海,饭桌上陆续添上来的馒头饼子,还有肉丝炒豆芽,甚至晚上借着油灯光偷偷吃的豆芽木耳韭菜鸡蛋素包子,都让他满意的整日咧着嘴,帮忙提井水也是干劲十足。

李秋霜更是风风火火,恨不得把豆芽儿筐子们当眼珠子一样。

倒是唐甜,除了每日调配浇豆芽的生长水,就是悄摸摸的从给空间偷渡不起眼的吃食,掺和到家里的三餐中,争取早点儿喂出四个胖子,抵抗越来越寒冷的天气。

这日一早起来,全家人要进城,却发现夜里下了一场中雪。

路上的积雪已经没过小腿肚子了,只是新雪轻飘飘,车轮压上去倒也不算难行。

县城的酒馆食铺,经过美味居的爆火,已经知道豆芽儿的好处。

特别是当初随手丢掉的那一家,真是恨不得拍大腿。

曾经有一个发财的机会就在眼前,他没有珍惜啊!

幸好,这错误也不是不能弥补。

李家兄弟已经好几次被人堵在城门口,追加了每日的送货数量。

从最初美味居的一百斤,到今日拖车上的三百斤,真是让人欢喜的进步!

再加上卫所那边的采买,唐家一日差不多就要出货七百斤以上。

所以,李秋霜的主要任务,就是继续采买工具。

唐甜琢磨着试试其余替代品,筛子不够,可以用细孔草编席子,遮光陶盆可以改用木箱子。而这些东西,据说李二爷爷家的二儿子李银叔叔就可以做。

总之,一切都以方便实用,能发出更多豆芽为准则。

李二爷今日闲着无事,又惦记看看豆芽儿在城里如何火爆,于是穿了半新的羊皮袄,同众人一起护着板车进城,遇到雪坑还能帮忙推一把。

李金和李铁如今一日都要走两趟县城,把豆芽分开运送,减轻板车的负担,但即便如此,他们还是每次都累的满头汗珠子。

冷风一吹,兄弟俩的脑袋冒着热气,好似新出锅儿的馒头……

唐甜突然想到卫所那边不知道有没有淘汰的老马,等以后手里银钱积攒多了,买两匹回来,送货或者家里人进城就方便了。

这么一路胡乱琢磨,很快就进了城。

送货自然有李金和李铁兄弟,李秋霜带着几个孩子直奔医馆。

唐川走路不喘了,晚上也很少咳嗽了,瞧着同普通小子没太大区别。所以,崔先生给他开了药就不管了,只留了崔海继续扎刺猬。

李秋霜要去杂货铺采买,因为上次的流言,就开口请李二爷爷同行压阵。

李二爷爷自然不会拒绝,于是被唐甜和唐川扯着手进了杂货铺。

廖掌柜又得了几斤豆芽,哄的他眉开眼笑,几乎是李秋霜买什么都给了最低价格。

当然,李秋爽也搬空了他收集的黄豆和绿豆。

李二爷爷许是路上灌了冷风,肚子有些不舒坦,闲坐了一会儿,就借了廖掌柜后院的茅房用用。

第26章 欺软怕硬

唐川在铺子里转来转去,看中了一个旧木匣子。

这些时日,他负责帮家里记录进出账目,自然也得了一套简陋的文房四宝,被他看的像心肝宝贝一般,可惜唐海总觉得墨块是好吃的,随时惦记咬一口,害的他每天都要防“贼”。

这个匣子大小合适,做工雕花都精致,最主要带了一把黄铜小锁,太适合放置他的宝贝了!

唐甜跟在大哥旁边叽叽喳喳,劝他果断拿下这匣子。

唐川因为病弱吃药,自觉拖累家里,一直很自责。如今他能帮家里干活儿了,也难得挺起腰板,打算问母亲要点儿铜钱。

最新小说: 四合院:傻柱重生,娶妻陈雪茹 猫痕伤 异瞳狂妃:邪帝,太凶猛! 出猎 迢迢明月 她的琴师[女尊] 听到乖巧妻子心声后 戏缠郎 你为什么知道剧情 绿皮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