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浙富庶,占大昌上下赋税近半数,又以苏杭为其中之最。
杭州改稻为桑之后,如今在苏州又出现了这种事,这问题有多严重,就十分明显了。重了,则是动摇国本的事情。
也难怪夏守忠能急成这个模样。
“侯爷对此怎么看?”
夏守忠望向岳凌,一脸希冀的期待着他能说出些什么话来。
岳凌沉吟良久,又问道:“我对江浙之地不甚熟悉,最南也就是到扬州府传讯。倒不知这苏州知府朱怀凛,为官如何?”
夏守忠答道:“已任了五年知府,在当地稍有名望,或许身家并没那么清正吧,但是据我们的了解,也未曾出什么大的差错。”
在江浙之地能连任知府的人,想必也是和光同尘的,身家不算清正也实属正常。
“那往京城献图的人,死于什么伤势?追杀者是否找到了?”
“死于身上多处背疮,气绝而死,忠顺亲王当时是在捕猎,身边也没太多侍卫,便也没第一时间追击,并没寻到刺杀的人。”
“也就是说,献图人得知了忠顺亲王的身份,便将图给了王爷。然后忠顺亲王又冒着陛下震怒的风险,献了上去。”
夏守忠颔首。
岳凌沉默片刻,“事情多有蹊跷,若不实地去看,怕是难查到什么线索。江浙行省的外任丞相是?”
“赵德庸,与户部尚书赵公瑾是同乡。因为改稻为桑办得不错,陛下还曾下旨意,奖赏过两人。”夏守忠又补充说明着。
岳凌略微颔首,“不得不查。”
夏守忠松了口气,“既然侯爷也是这么想,我便奉陛下之命,将这封亲笔信交由侯爷。若是侯爷还有需,可一并与我告知,我定一字不差的转告给陛下。”
……
外面聊得热火朝天,房里的气氛亦不遑多让。
林如海几次写信,都被林黛玉视若罔闻,其中还有和岳凌商量的信,也被林黛玉自作主张拦了下来。
可事情拦是拦不住的,林如海不知何意,便只能派人去将林黛玉带回来。
林黛玉心情自是不喜,见了昔日养护自己的奶娘,更是提不起几分旧情来。
“王妈妈,为何没见有姨娘来,独独是你来了?”
林黛玉望着旁边下座的王嬷嬷,忍不住开口问着。
王嬷嬷讪讪笑着,“倒不是老婆子我抢着做事,实在是两个姨太太一个病了,一个陪着,房里也没别的人供使唤了。老爷知我与大姑娘亲近,便只得遣我来了。”
“说来,姑娘离家已有六载了。走时还是个小丫头,如今长成了大姑娘,出落得亭亭玉立,仙女一般的人物,老爷见了定然心喜。”
可林黛玉不心喜,“我不想回去。”
林黛玉也不加遮掩,直接告知王嬷嬷自己的意愿。
王嬷嬷愕然当场。
本以为来到沧州,最难过的是侯爷这一关,可没想到是自家姑娘不想回去,也难怪老爷说,没收到侯爷的回信。
这事情就都说得通了。
但王嬷嬷可就难做了。
“姑娘,你离家都六年了,难道不想家吗?老爷时不时就叨念着你的,惦记得厉害,你也不想回去看看?”
林黛玉摇头,“王妈妈,你莫要说了,我不能回去。”
“爹爹他身子康健就好,公务缠身的,哪能时刻都惦念着我呢。”
“再说,爹爹送我走的时候,就怕对我教养不及。如今爹爹还在尤为重要的位子上,就能教养得了了,难道是爹爹要续弦了?”
自家姑娘有多伶牙俐齿,王嬷嬷自然知道,但好似随着年岁增长,愈发厉害了,将她弄得一时语塞,都不知说什么好了。
“有姑娘在,老爷自不会续弦的。再说老爷对夫人情谊深厚,哪有那种心思。”
林黛玉撇撇嘴,嚅嗫道:“那不还是有两个姨娘呢。”
王嬷嬷上了年岁,并没听清林黛玉的话,又重复问了遍,“姑娘,你说什么?”
林黛玉摇摇头,“总之,我不回去,劳烦嬷嬷走一遭了,哪里来就哪里回吧。”
(本章完)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