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岳凌此举非常简单。他不过是效仿范公故事,要抬高城内的粮价来吸引外面的粮商来贩卖,当我们商贾不读书?可岳凌不知,即便是外面也没多少余粮了。如今各地的粮价都不低,在本地就可贩卖一空,何必运来沧州趟这一趟浑水呢?”
“沧州本就没多少市场,早就被我们牢牢把控住了。想要外地粮商来挤兑我们,真是痴人说梦。”黄文华偏头看向一旁清客问道:“近来可有外地粮商来沧州?”
清客摇头回道:“未有听闻。”
黄文华微微颔首,“你们也各自与相熟的外省粮商打声招呼,大家都是要吃饭的,别来搅局。”
众家主连连点头,“好,就听黄家主的安排。我们先回去准备现银,给岳凌交过去。”
“没事,用不了多久,这银子又会回到大家手上。”
黄文华才给众人吃了颗定心丸,便听得有家丁速速登堂来报,“老爷,城外有一伙粮商每斤粮食只卖一百文啊,如今城外正在疯抢呢!”
黄文华面色一惊,拍案而起,问道:“有多少?”
家丁忙道:“有一船,应有五千斤上下。他们本不是来沧州的,似是船坏在半路了,只得将粮食卖在城外了。”
才抬脚要走的各位家主,此刻皆是又站在了堂上,有人出着主意道:“岳凌不是才说了,不许低价卖粮,还不去人与府衙告知一声?”
那家丁简直欲哭无泪,“我们去寻过了,可府衙说,人家在城外卖粮,和他们没关系,他们说只管城内的事。”
“这算什么事?”家主们尽皆着恼起来。
黄文华又安抚着众人道:“这不算什么大事,不过一星半点的散户罢了。五千斤,小数目,我黄家先吃下了。往后有这种零零散散的小户,我们就收购了就好,别扰乱了我们的大局。”
“各位,就先回去吧,若是耽搁了送银,才是给岳凌落了把柄。”
……
扬州府,巡盐御史衙门,
又一次公干归来,林如海未在前堂停留,直入了后宅中。
要说除了公务林如海最忧虑的事,还是当属远在京城的女儿。
可在他此行途中,听闻京城里传来消息,岳凌竟被外放了,外放沧州赈灾,做起了监察御史的差遣来了。
在查缴私盐的时候,林如海也接不到家书,一直担心林黛玉如今的处境。
“岳凌出了京城,按理说应该将玉儿送去了荣国府吧?如今陛下已经登基了,倒是不必再让岳凌照看着了。岳凌应当也到了娶亲的年纪,如今正是他成名之时,耽搁他寻一门好亲事就不好了。”
听闻老爷归来的消息,白姨娘,周姨娘两位林家的姨娘皆是迎了出来,“老爷,您回来了。”
林如海回过神来,点头应道:“嗯,玉儿有没有送信回来?”
周姨娘笑着道:“就知道老爷回来第一件事就要问,已经在书房给老爷放下了。”
林如海也是笑笑道:“好,有心了。”
径直来了书房,林如海迫不及待的拆开家书,想要了解下林黛玉的近况,只见展开信纸,当面两句,“女于五月十日自京城随岳将军赴任沧州,今呈尺牍,以问安康。女儿身子无恙,事事安好,唯愿父亲身体康泰,公事顺遂。”
林如海再往下看着,就是岳凌借林黛玉之口,来传话公事了。
再翻了翻另外三张纸,全是公事,林如海不禁皱起眉来。
“这怎么家书传了两句话,公务写了四张纸?玉儿就这么没有想和爹爹说的话?”
适时两位姨娘又来到书房,奉上了茶水和茶点,见林如海的眉头紧皱,白姨娘不禁关怀问道:“老爷,这是怎得了?难道姑娘那出了什么事不成?”
林如海摇摇头道:“这倒没有,只是玉儿这家书也太敷衍了些。”
白姨娘疑惑,“这不是有四张纸呢,这还敷衍?”
林如海将信纸拍在桌案上,“这些全是岳凌要在沧州发展盐业的计划,让我帮忙查缺补漏,又向我借一些人去用。”
周姨娘,白姨娘相视一眼,都不禁莞尔一笑。
林如海又皱眉自言自语,“这玉儿不在京城里待着,为何跟着岳凌去沧州赴任?”
周姨娘笑答:“看来姑娘身子养得当真不错,都可以随着出远门了。”
(本章完)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