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哈哈哈!!这玩意可比弓箭好玩多了!!再来一盒子弹!!” 已经彻底变成土木学长的宋应星摇了摇头:“没有。” “这个可以有!” “王爷,这个真没有!这玩意本来就是试验品,第一批造的就不多。所以相应的子弹配的也不多。 剩下的子弹我们要留着测试数据,自己改良用的。 就这一盒子弹了,还是一会儿留给景瑜用的,呐,说曹操曹操就到。” 二人正说话间,薛虹、高拱、徐光启三人也来到了靶场。 朱煇将枪口对准天上,将手里的步枪举了起来:“景瑜!!这玩意可比神机营里的火器射速快多了。 这就是之前你说的给我大哥登基准备的礼物??” 薛虹从朱煇手里接过枪后,打量了一番后,将枪栓拽开,先是确认了里面没有子弹,然后这才放心的将枪放下,回答道:“并不是,现在这把枪一些细节上和我当初设计的时候还是有些差距,有些缺陷还需要完善才行。” “这还叫有缺陷??长庚告诉我这枪可以在雨天发射,射速还这么快,打的还远,在你这居然还有不少的缺陷??” 薛虹没有回答,而是直接从旁边的盒子里抓了一把子弹塞进枪里开始实射。 砰砰的枪响声不绝于耳,不一会儿的功夫,三十发子弹都打光了,可两百步开外的靶子上就只有一发子弹的痕迹。 “景瑜,我们测试过了。如果不枪管内刻画膛线,基本上精准度只能保证在五十步以内。五十步开外就全靠运气了。 如果进行人工刻画膛线,精准距离可以推到一百步左右。 若是几位老师傅亲自刻画,甚至可以将精准度推到两百五十步! 可是如果想要按照你要求的,进行量产,装配给军队,就只能装配没有膛线的。” 薛虹将枪清空子弹清空后,叹息一声,心中暗道:“果然还是得赶紧补足底层的科学。” 如果不补足底层科学,那无论大明现在赶超西方多少,都可能被对方在最短的时间追赶甚至反超的。 毕竟,没有地基,就算盖房子也盖不了多高,而且随时有塌陷的风险。 大明现在的情况就是这样,有技术,但都不成体系。 不成体系的东西想要传承,就只能靠个人的天赋和经验。传着传着就有失传的可能。 就好比工部这几个老师傅,能手搓膛线,而且精度还很高。 厉害不厉害?当然厉害!! 可这技术说白了全靠天赋和感觉,不能传承啊!! 大明几乎所有的技术,除了数学和天文星象、地理外,其他的科目都是不成体系的。(1600年前,华夏数学、天文学、地理这三门依旧对西方是碾压局。等到后面西方文艺复兴末期,加上华夏清朝封建制度达到最顶峰。此消彼长才彻底落后的。) 当然,这会儿西方和大明差不多,半斤八两,甚至还要更惨点。 薛虹揉了揉眉心,深吸一口气,总感觉自己肩膀上的任务又重了。 其实华夏这片土地一直不缺天才,刘徽:有记载有证据的,最早的割圆术创造者。 祖冲之耳熟能详,古代圆周率第一人。 墨子,大哲学家大思想家,还是大科学家,最早研究光学,并总结出小孔成像的人。 类似这样的存在太多太多了。 但很遗憾,都没有成体系并传承下来。 为什么??因为华夏重视的是应用科技,而不是理论科技。 这也不能怪华夏人功利心重,主要还是生存环境的问题。 上古时期,华夏儿女生存的依靠就是母亲河,可这个母亲还是tm后妈,动不动就发脾气。 为了在天灾的力量下苟活下来,哪还有时间研究理论科技。 好不容易奴隶制社会结束,到了封建社会时期。华夏大地这片土地又内卷严重,为了生存彼此打的头破血流。 再加上后续儒家独大,数学等理学被视为杂学,种种因素导致了华夏的基础科学,从宋以后,基本上就陷入了停滞阶段。 现在薛虹已经和太子商量着重现百家争鸣的局面。 薛虹接过手帕,擦了擦手继续道:“没关系,哪怕是没有膛线的火枪也足够了。 对了,长庚,你统计一下工部中有数术天赋的人……不,把范围扩大到整个六部。 只要是六品以下的官员,你把名字记录下来,要人的问题我自会解决。” 薛虹打算先培养一批理学素养还说得过去的,先用着。 虽然数学天赋好的,其他理科不一定行。但其他理科天赋好的,数学天赋绝对差不了! 至于孕育基础科学,不急于一时。薛虹咬咬牙,怎么也能补上一部分,先将就用着。 其实这些年薛虹已经补了一部分,比如水利方面、还有脑子里大部分的基础物理,薛虹早就整理后写成书了。 只不过一直没找到合适的机会放出来罢了。 至于生物学和化学,这两样东西现在就算薛虹写出来,也意义不大。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薛虹已经写信请自己大师伯公羊派大儒摇人了,保不齐摇出来点什么惊喜。 “对了,肃卿,我让户部下令,命琼崖、两广地方,以及吕宋、还有暹罗等地大规模种植的橡胶树都种上了吗?” “景瑜放心,自去年你将命令下达后,底下便动了起来,想必很快便会有成果了。” 说起来也是幸运,薛虹明明记得这会儿亚洲这边还没有橡胶树来着。 结果之前打吕宋的时候居然还真就看到了不少!! 根据弗朗基的俘虏所说,是他们总督当做观赏性植物从小弗朗基商人手里买来的种子。 在吕宋种了一大片呢,只不过种出来后观赏性一般,所以对方后来也就没有去管那片橡胶树林。 因此被薛虹捡了一个大漏!工部造蒸汽机,还有研究车床用的就是这片橡胶树林产的橡胶。 其实工部也试过其他的东西替代,但效果一般,而且都用不长久,非常容易漏气。 …… 从工部回家后,薛虹就一直在思考,该怎么让朝廷重视起基础科学和理论科学的重要性。答案很简单,那就是要让朝廷看到这东西的价值。 只要朝廷开始推崇,民间以及文人自然而然就会开始学习并研究。 正常来说,理论科学刚刚诞生,就如同一个婴儿,很难派上用处,更别说让朝廷引起重视。 所以薛虹只能再苦一苦自己,给大明开开挂了。 “唉!!绕来绕去,最后这苦差事还是落到自己头上了。罢了! 话说……自己这么搞应该不会被蓝星封号吧??算了,反正都是科技革命,谁革不是革啊!”喜欢红楼:风华首辅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红楼:风华首辅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