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323章 为了人类
地火之间的距离决定了神舟星际飞船从登陆到出舱都不可能进行直播。
连后续拍摄的视频都得等待慢慢下传,只是速度看的让人着急。
飞船所传输的数据量太大,留给视频的带宽就非常少。
“据国家载人航天办公室消息,航天员刘昂、高翔、赵平安身着我国新一代火星舱外航天服,先后从神舟星际飞船成功出舱,登陆火星地表。
刘昂成为全球首位登陆火星的地球人,将人类的美好祝福带给火星。
其余三名航天员将在飞船内备份,确保登陆任务圆满完成。”
…………
作为01号指令员,刘昂第一个穿好舱外航天服,火星重力为地球的三分之一,不像月球那样的微重力环境。
因此舱外航天服不能像月球以及空间站舱外航天服那样笨重,要考虑到航天员的负荷以及关节灵活性。
在火星,一开始航天员真的是要靠走的。
“为了人类。”
虽然火星有大气保护,不必担心宇宙射线的辐射,但还是要考虑火星生物存在的可能性的。
等确认飞船四周不存在威胁之后,航天员才会从飞船出舱踏上火星地表。
6名航天员,驾驶舱内要保持2人值班,3人执行出舱任务,另外一人操作设备。
踏上火星表面的不是刘昂,而是一台智能机器人以及无人机。
这个工程量可不小,火星驻留总时长30天,他们得利用好每一秒时间。
接下来刘昂他们需要卸下大量资源以及设备,在火星搭建一个初始模型的实验室以及生活室。
看着赵平安手里捧着平板电脑正准备操作无人机起飞,高翔立马再叮嘱了一遍。
火星重力并不太大,因此机器人的活动不要太灵活,身上携带的无人机也一同飞了起来,从空中视角俯视拍摄神舟星际飞船以及航天员。
“放心,这台无人机电机是特质的,在地球做过实验,同样的大气密度,完全可以飞起来。”
看到这里,赵玄就明白任务进程已经完成了一半。
…………
自然火星存在病毒或者生命的可能性约等于零,可这种可能性还非防备不可。
至于国内,无论在哪个平台,在线人数都超过亿人,足以见得关注度有多高。
“02、03,以及其他队员,我要出舱了,为了人类。”
来火星当然不可能是闹着玩,这片乌托邦平原上已经有了兔子的标识,如果未来有需要的话,那这里就是兔子在火星移民的第一目标点。
如果万一有种来自火星的病毒通过刘昂他们传播至地球的话,危害太大,因此出飞船会经历两道舱门,除了适应压力,还要进行360度的消毒。
帮助刘昂穿戴好航天服以后,高翔再次叮嘱道。
以前能有几万人看就已经很难得了。
登陆火星与登陆月球截然不同。
“队长,这附近地形非常平缓,海拔106米,外部温度19摄氏度,要小心。”
所以,在穿戴舱外航天服以前,需要佩戴保护伞科技公司的机械外骨骼,甚至连航天服的构造上也使用了机械外骨骼,使得航天员可以承担比平时更多的负荷。
机器人在航天领域的好处就是这个,先期可以替代人类执行危险性的任务,确保航天员的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