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天后。 冀州,邺城。 州牧府。 书房内,袁绍看完手中一封刚刚收到的书信,不禁哈哈大笑,顺手将书信递向侧席的逢纪,喜道: “果然不出所料,赵云小儿北上太行道,欲从并州回代郡!” 这是河内野王李氏家主李邵,派人给袁绍送来的急信。 赵云不走袁绍治下冀州,而走太行以西的并州,袁绍为何还这么高兴? 难道他怕赵云假道伐虢,图谋他的冀州吗? 显然是不可能的! 联盟瓦解,袁绍急匆匆赶回冀州,是因为他早就在谋划一件事情,或者说一个人! 这个人就是赵云! 短短六年时间,赵云从一介庶族鄙民成为一州之牧,在这个成就全看出身的时代,绝对是令人难以置信的,然而赵云就是这么成长起来了! 这样的人,你可以看不起他低微的出身,但绝对不敢小看他的能力。 袁绍同样鄙视赵云的出身,但从来没有小看赵云,反而是令袁绍感到威胁的存在。 既然是一大威胁,那么就要提前将之扼杀,免得后患无穷。 赵云的属地在幽州,幽州在冀州以北,并州北部以东。 那么,不管伐董结果如何,赵云终究要回幽州,而这就是袁绍扼杀后患的机会。 后人都以袁绍是失败者的身份,说袁绍:色厉胆薄,好断无谋! 其实这是片面的,十常侍之乱,其实可以说是袁绍之乱,若不是袁绍不断唆使何进召外军入京,董卓就进不了京,大汉就不会走到今天这个地步。 而袁绍为什么要这么做? 他难道不知道召外军入京是取乱之道吗? 不! 袁绍不仅知道,而且还预料到了结果。 袁绍就是要让董卓那个西凉匹夫,狠狠践踏大汉最后的尊严。 因为,这样才是袁氏的机会! 所以说,袁绍才是真正将大汉推入万丈深渊的始作俑者。 一个能把何进、董卓当马前卒的人,若你再以袁绍是失败者的眼光去看待,那你就错了! 在历史上,袁绍成功利用董卓践踏大汉尊严,然后又以伐董盟主的身份,赚尽了风头,使得天下附者景从。 比如,有鬼才之称的郭嘉,王佐之才的荀彧,第一时间想到的投效之人,都是袁绍。 历史上说,郭嘉因发现袁绍难以成大事,才离开了袁绍,其实又何常不是郭嘉发现,袁绍麾下聚集了太多人才,难以发挥自己才能的原因。 至于荀彧离开袁绍投曹操,也许是荀彧发现袁绍才是乱汉之人,回头辅助扶汉的曹操。 当然,历史到底如何,我们不得而知。 言归正传。 袁绍参与会盟,未能如愿坐上盟主之位,使袁绍失去了伐董的动力,他在思考,为什么会这样? 经过细细地思量,袁绍发现一个不在他计划之内的变数。 那就是赵云! 召外军入京的计划中,他没想过远在幽州的赵云,但是赵云莫名其妙的杀来了雒阳。 这虽然对他多年的谋划,没有太大改变,董卓还是顺利进京了。 可后来慢慢就出现了偏差,本该在京中的蔡邕,因为赵云密谋救少帝和蔡邕等人搅和在一起,又因赵云的出现,王匡跟着瞎闹,河内太守一职被董卓换成了蔡邕。 本来袁绍没有太在意,可当蔡邕当选盟主,他就陡然惊醒了过来。 赵云! 这个不在他计划中的人,却破坏了他的计划。 从那天起,袁绍就在大量收集所有关于赵云的信息,最后他得出一个结论,这是一头狼,凶恶狡猾的头狼。 袁绍深恨赵云破坏了他计划的同时,也感到了危机。 因为这头狼,就悬在冀州北部;他不能再任由这头恶狼成长下去,这实在是太危险了。 袁绍开始着手谋划赵云,他要让这头恶狼回不了幽州。 因为恶狼出来觅食,早晚会回巢穴,而他就要在恶狼回巢的路上,灭了这恶狼。 赵云回幽州,无非两条路,一条路走冀州,另外一条走并州,除了这两条路,没有第三条路。 如今,冀州已经在他手中,以赵云娶甄氏姐妹与中山甄氏的关系,只要他在冀州暗中调动兵马,那么甄氏必然会传递消息给赵云。 那么,这头恶狼察觉到危险,必定不敢走冀州。 袁绍心中冷笑,不走冀州,你就安全了吗? 被董卓改任并州西河太守的王匡,正是袁氏门生,是他的人。 太原太守委进,也是袁氏门人,还有那个恨得赵云牙痒痒的雁门太守王方,还是袁氏门生。 这就是四世三公之家,汝南袁氏的力量。 逢纪双手接过书信,快速阅览,信中不仅有赵云走太行道的消息,还有蔡邕让河内于张扬的消息,这是他们没有料到的! 逢纪疑虑道:“蔡邕将河内拱手让给张扬,会不会是赵云发现了什么?” “应该没有!” 袁绍摇了摇头,冷笑道:“这应该是女婿的孝心!”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野王李氏家主李邵是袁绍的人,蔡琰和赵云在一起,自然瞒不过李氏这地头蛇。 所以,袁绍知道赵云与蔡邕之间有翁婿关系。 逢纪点了点头;河内与河南董卓仅一河之隔,赵云担心蔡邕守不住河内,索性放弃河内,这也在情理之中,至少这样蔡邕是安全的。 而且蔡邕名气很大,赵云将之带去幽州,定能吸引一批士子前往幽州,此乃一举两得。 不过,逢纪想起他们的布置,迟疑道:“张扬得了天大的好处,会不会影响主公的事?” “呵呵!” 袁绍冷冷一笑:“河内南有董贼虎视眈眈,东临魏郡,张稚叔不是蠢人,知道该怎么做!” ……………… 又过了一天。 上党,天井关。 经过三天的时间,一万四千余白袍军,终于抵达太行陉北端雄关,天井关。 四十余里的路程,走了整整三天时间,让所有人切切实实感受到,什么叫做:山路盘绕似羊肠,关隘林立若星辰。 赵云与贾诩登上天井关关城,贾诩面南而望,不禁感叹道:“遥想当年,秦将白起截断此道,方有长平之胜!” “历史摒弃了赵,才有秦扫六合,一统天下!” 赵云极目远眺群山,亦不禁感叹;长平之战的胜利,是战国历史的最后转折,它奠定了秦扫六合的根基! 在赵云看来,是历史摒弃了赵国,也是时代进步的必然性,因为一统天下才是大势所趋。 贾诩微微颔首,很认同赵云的观点,因为只有一统,才是华夏民族生生不息的信念! 想到当下分崩离析的大汉,贾诩淡淡道:“大厦倾覆,裂地而王者,不知凡几!” 贾诩这句话,确实是当下的现状,天下间有地盘、有势力的封疆大吏,哪一个不想裂土而王? 比如身为汉氏宗亲的刘焉,提出恢复州牧制那天,他已经是裂土的无冕之王。 而今,参与伐董的大部分诸侯,不都在为裂土而王作铺垫吗? 最让赵云气愤的是,那个提着草鞋的大耳朵,也想分一杯羹。 再想到历史上,大耳朵还真就成功了,一股怒火冲上心头,什么狗屁三分天下,赵云切齿道: “分则弱,合则众,欲分天下者,必为万世唾!” 贾诩躬身一拜,赵云已言明此生之志!赵云的理想不是裂土封王,而是始皇之志,横扫天下! 这时,一阵山风吹来,驱散了许些燥热,赵云眸光幽深,好似想起了什么事,凛然道:“太行道之艰,似北归之路!” 贾诩微惊,赵云将北归之路比作艰险重重的太行道,那么一定是出了什么事,马上想起一人,问道:“那人还不死心?” “呵呵~,张扬说要谢我,可一点诚意都没有!” 赵云冷然一笑,目光如刀道:“盛之传来消息,已有一支上党军秘密从孟门关北上!” 孟门关,又称紫霞关,位于河内共县境内,是太行八陉第三陉白陉之南的一道雄关,据说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是前人穿越太行山的要隘,在《左传》中有记载:“齐侯伐晋,入孟门,登太行!” 这个孟门,就是张扬派兵北上的孟门关,从孟门关沿着白陉古道一路北走,便可以登上太行山,进入上党。 当得到张扬派兵从孟门关北上这个消息后,赵云更笃定了心中的猜想。 因为送河内给张扬,张扬不忙着稳定河内,反而急忙派兵北上,这就太没有诚意了!喜欢汉末之常山赵子龙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汉末之常山赵子龙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