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513章 知交
“咱这侄儿可真是一表人才,说句不中听的,来瞻,将来他前途或在你之上啊。”李孜省看着张延龄背影,笑着说道。
张峦道:“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换旧人。将来这孩子要真有个好前途,那我就算是死了,也足以瞑目。”
李孜省不满道:“好端端的,怎说这种话?”
张峦望过去,目光显得很热切:“李尚书,你有话也可以直言不讳。在我这儿,没什么需要藏掖的。有需要我帮忙的地方,你尽管开口。”
“呃……”
李孜省本来已想好用各种说辞来跟张峦搭上话,慢慢引入核心话题,但未曾想张峦上来就说要帮他的忙,这下可把他给整不会了。
就算我真的是上门来求你,你也不能把话说得这么直接吧……
我还有点儿下不来台呢!
张峦道:“你看,情况是这样的,最近几天,陛下让我督办梁芳和彭华等人的案子,这案子其实已经走了刑部和大理寺的程序,法司定下的乃死罪。”
“嗯。”
李孜省虽然没听太明白,但还是点头,“最近我跟来瞻你一样,身体也不太好,多数时候都在家中养病。即便足不出户,但我对朝中事务还是有所了解的。”
张峦好奇问道:“你了解什么?可以跟在下说说吗?”
李孜省笑道:“你这是在考校我吗?那我就直说了!以我得知,乃陛下到贵府探望过你的伤情后,回去就在内廷召见朝中重臣,商议了有关梁芳等人的处置事宜,后来陛下就把案子打回刑部和大理寺重审,又在朝会上公开讨论,最后得来的结果却是维持原判,仍旧定了梁芳等人死罪。”
张峦道:“没错,是我提议陛下,让陛下这么做的。”
“如此说来,那我便能理解背后的缘由了……”
李孜省目光热切地看着张峦,“你看是否是这样,你想把事情闹大,让朝中人人都关心此案,这样陛下就有理由重审案情?”
张峦微微点头道:“是有这层意思在内。”
李孜省问道:“这也是陛下的意思吧?”
“是。”
张峦颔首,“陛下宅心仁厚,认为不该擅杀先皇器重的大臣,否则有违孝道。我也对陛下引经据典,告知他应该宽仁治国的道理,无论谁做了错事,或都并非出自于本心,乃奉命而为,应该……宽以待人。”
李孜省闻言非常感动,说道:“来瞻,我知道你帮梁芳和彭华他们开脱,甚至跟陛下提及宽以待人,都是为了我,为日后保住我的性命做铺垫。”
张峦道:“你可别这么说,我只是顺着陛下的意思说话而已,哪里是在帮你?李尚书,你切不可如此!”
“唉!”
李孜省重重地叹了口气,又摆手道,“来瞻,你说你是顺着陛下的意思,那我且问你,你为何单单要替梁芳和彭华开脱,而不为邓常恩和赵玉芝他们着想呢?他们曾经也是先皇跟前的宠臣啊!”
“这个……”
张峦一时无言以对。
李孜省继续道:“只因为邓常恩和赵玉芝之流,就算官至正三品,也不过是朝中的末流罢了,远没有梁芳和彭华权势之盛,对朝堂影响之大。
“而你替他二人说话,更多是在为我发声……因为连梁芳和彭华都可以赦免,为什么单单要杀我呢?”
张峦道:“李尚书,我当时没想那么多,其实陛下自己也没有要宽赦邓常恩和赵玉芝他们的意思。不过我特地跟陛下提到你,尤其是你在宁夏、泰山地动等事上,一心站在护储立场上的表现。”
李孜省闻言起身,恭敬行礼:“我本以为要跟来瞻你说很多好话,需要绕好多个圈子才能求你,还以为会让你很为难,却未曾想,来瞻你早就为我把路给铺好了。
“我李某人能认识你,真乃三生有幸,不知该如何报答。”
张峦赶紧起身,想上前相扶,却只能单腿着地,没法挪动一步,不由尴尬以对,只得口头劝阻:“李尚书,你千万别这样,我只是尽一点本分罢了……其实我并没有单独为你说话,我说的这些都是实情。”
张峦见李孜省不为所动,不由抱怨道,“哎呀,你别再这样了……莫非想让我伤上加伤不成?”
李孜省闻言变色,赶紧直起腰身,过去殷勤地扶着张峦重新坐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