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345章 沆瀣一气
李孜省去了张峦府上一趟,晚上回来得有些晚,不过身上一点酒气都没有。
庞顷正在中院客厅等着他,还给他递上一页写满人名的纸张,乃当天给李孜省送礼之人的名单,都是想见李孜省而不得,把银子送来让李孜省知道有这么个人,日后提拔或者是选官时有个倾向。
“暂时放一边儿去,眼下不搞这些。”
李孜省好似要干大事一般,把袖子一撸,大马金刀跨步上前,一屁股坐到了居中的太师椅上。
庞顷好奇地问道:“道爷,您这是……?”
李孜省道:“我去跟来瞻商议过了,来瞻认为,眼下要帮太子,最重要是扼制那些想动易储心思之人。”
“这……”
庞顷摇头苦笑道,“他这是又有新目标了?”
“怎么可能会没目标?人家来瞻又不是傻子,难道他看不出来,邓常恩蓄意与太子为敌?先前邓常恩跑去见宸妃,虽然我不知道他们密会时说了些什么,但我知道,邓常恩这善于攀附的小人,一定会跟邵妃表忠心,甚至可能提出要帮邵妃的儿子入主东宫。”
李孜省气呼呼地道。
庞顷道:“道爷,说句不好听的,您可一定不要为一时意气而改了初衷啊!”
“啥意思?”
李孜省皱眉不已,问道,“按你的意思,我就应该支持邵妃母子,然后因为邓常恩跳到邵妃那头,我因为生气才改而支持太子?
“不是吧,炳坤,你觉得我是那种两面三刀的小人吗?我从一开始,不就一直坚定地站在太子这边吗?”
庞顷问道:“所以您想开了,将来打算把手头的权力让渡出去吗?”
李孜省听到后,突然好似泄气皮球一般,骂骂咧咧道:“所以说你这人没个眼力劲儿……我跟伱说什么,你非要唱反调,说点儿不一样的……你这不是专门破坏我的好心情吗?”
“呵呵。”
庞顷摇头苦笑道,“我这是给你当幕宾,为你的将来思量罢了……不过以敝人所见,无论将来谁继承大宝,都不会再跟当今陛下一样,对你如此信任……其实太子或是四皇子,并无本质区别。”
“那不就是了?我是靠陛下的信任起家,就算离开陛下,我这些年也攒够了银子,一朝天子一朝臣,这点心理准备我还是有的。等等,我说到哪儿了?嘿,你个傻缺,总是在不必要的时候打断我……容我想想,我刚才说到哪儿了?”
李孜省一边讲他的为人处世之道,一边骂个不停。
庞顷却从李孜省的骂声中,多少听到一些无奈。
明明之前可以有选择,支持太子或是支持四皇子,甚至支持四皇子还能得到皇帝的一些便利。
但现在的时局却逼迫李孜省,非要上太子这条船不可。
庞顷道:“您啥还都没说呢。您也没讲跟那位张翰林谈过些什么。”
“啊,我想起来了,刚说到去见来瞻。”
李孜省笑道,“来瞻说了,现在邓常恩背后很可能站着万安和刘吉那两个老小子,你觉得这话有道理吗?”
“有啊,最近万阁老和刘阁老,明显疏远了咱,就连他们的门人,诸如周洪谟等人也都表现得很暧昧,不再事事倚靠您。甚至在吏部事务上,连李裕都有些……两面三刀了。”
庞顷直接点明近来朝臣们态度上的变化。
李孜省点头:“你说得很有道理……太平盛世中,陛下龙体康泰,我的地位会非常稳固,他们不得不向我身边靠拢。
“关键是现在朝中这些官员,都知道陛下重病在身,恐怕过不了多少日子就要驾鹤西去,我的好日子快要到头了,岂会跟以前一样对我言听计从?”
庞顷道:“这么说来,您要对付两位阁臣?”
“没错。”
李孜省点头道,“来瞻说了,他准备再造一批望远镜,给陛下送去。说会以我的名义献上。”
“望远镜?这事怎还没过去?”
庞顷惊讶地问道,“所以说,张翰林这是变相承认了,望远镜从一开始就是他搞出来的?”
李孜省黑着一张老脸道:“是不是他,到现在你心里还没个数吗?除了张来瞻,有谁能搞出那么好的东西,且义无反顾送给太子,助太子渡过危机?”
“这倒也是。”
庞顷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李孜省道:“来瞻的意思,是要让万安和刘吉两个老匹夫分心他顾,再也无法推动易储之事,帮助太子顺利登基。且来瞻已亲自去过东宫,与太子进行沟通,等于说这层关系已经很稳固了。”
庞顷笑着恭喜:“那等于说,道爷以后无论给太子做什么事,太子都会心知肚明,在他那儿留下底子。”
“没错。”
李孜省带着极大的自信道,“以前做事,太子未必能看到,有些人可能心里清楚,却会在太子面前挑拨离间,让太子疏远甚至追究我的罪责。可现在情况不同了,有来瞻做桥梁帮我沟通,太子将会铭记我的功勋。”
庞顷感兴趣地问道:“您打算怎么做?”
李孜省冷声道:“我要让万安和刘吉那两个老匹夫没一天安生日子过。找人参劾通州仓之事,闹得人尽皆知,陛下不提出来,我主动给他揭出来……哼,敢不听我的号令?让他们谁都没好日子过!”
“您真是……”
庞顷很想说,您可真是小肚鸡肠的典型。
人家只是稍微疏远你,你就要把人家往死里整?
“炳坤务必要记住,这朝中事,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看似立四皇子能保住我们这群人的荣华富贵,可那也要看时候。
“邵妃现在根本就没能力为她儿子谋划,等有一天内她真拥有那能耐,必定会将我们逐个击破,照样没好下场。与其到那时追悔莫及,反倒不如直接投靠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