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在不知不觉中过去。 京城人一吃过了江米小枣的粽子,几乎一下就进入了吃醏鲜茄的季节。 (注:“醏”念“独”的音。这道菜是京城的家常菜,因为做法特殊,只有夏天时能吃。带皮圆茄子切成滚刀块,放到夏日太阳底下暴晒四个钟头,直到吧茄子晒蔫,然后加酱油和黄豆一块焖,不用一点油,熟了加糖收汁,起锅时淋上热花椒油,撒上香菜。咸甜开胃,又香又好吃) 而这段时间以来,由于宁卫民给整个项目筹备小组描绘出一副激动人心的前景。 且几乎把所有和工艺美术无关的采购肥差,都按人头分包了下去。 他的下属们可以说斗志昂扬,几乎全员的工作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 每个人的工作状态都极其旺盛,堪称龙精虎猛。 再加上宁卫民并不光只会耍弄“画饼”和“分好处”这两招,在管理上也很有办法。 既把责任和功劳划分得清清楚楚,也把后勤、报销、福利待遇统统都做到了位。 这就更使得人心凝聚,所有人的劲儿都往一处使。 那么只要工作上有需要,无论加班,还是跑腿,小组的人根本不含糊,完全是自觉加自愿。 于是乎,整个六月里,有关合资饭庄的进展都是十分顺利和迅速的。 像北神厨那边,古建队的修复工程就正在副园长的照管下有条不紊的进行着。 不用说,最先开始的肯定是修复建筑外观。 除了破损最为严重的琉璃瓦和地砖被陆续运来,工人已经开始动手更换院墙里的砖地。 更主要的是各殿槛墙,也搭好了脚手架开始动工。 正在从一米二的高度逐渐恢复到一米五原有规格。 就连彩绘和独特的石制望板,随后也会采用修旧如旧的办法。 会严格按照原有的样式一丝不苟的进行恢复,并没有为了图省事而有所改变。 只是古建修缮毕竟是特殊工种的细活。 预计这些都弄好,还需要至少三四个月的时间。 而且也只有等这些都做好,才能为满足饭庄营业需求,进一步去建设和装修。 所以要比起来,那还属天坛北路87号的二层小楼,建设进展更快一些。 在那里,地下室挖掘工程已经完美收官了,目前正在进行土建冷库设备的安装工作。 而一搂和二楼的基础装修工作,也已经完成,电梯厂家正在安装调试他们的设备。 提供厨房设备的厂家也正在根据现场情况,绘制规划草图。 以便提供数种方案,供相关负责人拿去和今后在这间大厨房里忙碌的厨师们商议,好最终拍板定夺。 至于最热闹的,那肯定是二楼,因为几乎每天都有人来现场测量尺寸。 这一点都不奇怪。 别忘了,宁卫民找的宫灯厂,为安装宫灯,当然需要测量尺寸。 还有就是帮他修复那些木器家具的京城硬木家具厂。 也要负责把一些修好的落地花罩、隔扇、窗饰、壁饰装在这里,以便于包间雅座的空间区分。 另外,京城的两所美院,无论雕塑系还是壁画系,同样有不少师生受宁卫民之邀而来。 雕塑系会根据餐厅的具体格局,在一些墙角、墙头的转折处,创作一些具有巧思和美感的作品来增加局部的装饰效果。 而壁画系的任务是最为艰巨的。 他们将把容宝斋翻印绘本上的《乾隆皇帝宫中行乐图》、《弘历古装行乐图》、《乾隆皇帝岁朝行乐图》、《乾隆帝元宵行乐图》,尽量遵循原貌,按比例放大复制在餐厅的几面主要墙壁上。 甚至宁卫民还通过美协跟知名画家黄胄谈妥,以八千八百元的价格,指定的题材,邀其创作一副长六米,宽三米的《福禄寿喜图》。 打算放在楼上,和电梯和楼梯口面对面的位置,作为迎宾主景墙。 想想看,这还能少了人来人往吗? 这还都是些主要的,比较值得一提的特殊需求呢。 像安装普通灯具,窗帘布幔,锅炉吊扇,厕所洁具之类,还有零零散散的小事,还都没算在内呢。 反正这么说吧,宁卫民的这个合资饭庄本质上成了一个小型艺术馆和餐厅的结合体了。 远比开办一个纯粹的餐厅酒楼,所牵扯的事务要复杂许多。 不过也正是因此,最终效果才更让人期待啊,难道不是吗? 当然,办饭庄肯定不能光注重硬件。 所以与装修装饰工作一起同步进行的,还有招聘工作。 不用说,有服务局在,合资饭庄的职工来源是不缺的。 无论是已经有了一些工作经验的年轻厨师、年轻职工,还是应届的高中毕业生。 只要服务局一声令下,区里的餐饮企业和学校想不配合都不行。 甚至就连北海仿膳和听鹂馆,都不能不卖区领导的面子。 一样也得遵从市服务局的调遣,派出数名资深厨师和接待员来“传帮带”,以实质行动来支持合资饭庄的建设工作。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不过说真的,即便如此,宁卫民在这两方面也依然难以安心。 因为道理很简单,大树底下虽然好乘凉,可是却长不出另一棵大树来。 老话讲得好啊,“饭馆子要人服,全靠堂柜厨”。 想想看,一个饭庄的核心技术,立足之本,全靠别人“传帮带”的恩赐。 人家不留几手是不可能的,只凭照猫画虎,也是肯定无法实现超越的。 所以就为了能在日后与这两位老资格的前辈一争长短,平起平坐。 宁卫民就必须得另辟蹊径,想尽办法弄出点这两家比不了的技术优势才行。 可到底该怎么办呢? 第一当然就是用人优中选优。 无论应届生还是其他区里餐饮企业调来的人。 都得精挑细选,模样、身材、气性都得达到一个较高的标准才行。 与之相应的,就是合资饭店工资待遇也比其他同行明显高出不少。 第二就是给好处,加以笼络仿膳和听鹂馆的人。 为了能使其不吝赐教,倾囊相授。 宁卫民虽然不好明着给那些“传帮带”的人涨工资。 但用夏日补贴啊,什么饭补、车马费之类的名头。 却可以给这些从仿膳和听鹂馆调来帮忙的人实惠。 第三就是得拉来自己的外援,和仿膳、听鹂馆的人形成竞争。 就比如说,在接待服务方面,宁卫民就特意外聘了三位老师。 一个还是民航的那位空乘组长,那位负责给斋宫姑娘们定期培训的老熟人。 另外两个都是人民大会堂的服务人员。 一个是负责迎宾的接待员,一个是负责会议招待的组长。 而宁卫民这么干,理由主要有二。 一是为了不能让这些支援合资饭庄的人,以为他们自己就是权威。 以为要是离开他们,饭庄就转不动了。 二也是为了要把最标准的国宾级服务,复制到他的饭庄来。 最好能让每个来到饭庄吃饭的客人,仅从服务里,就能感觉到这里的规格表准不同一般。 至于最后说到厨艺方面,也是有关饭庄经营最为重要的核心部分。 宁卫民还能去跟谁求助啊? 他所认识的人里,真能称得上好厨师的,当然就只有那一位了。 他的房东——“张大勺”。喜欢国潮1980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国潮1980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