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这个承德府知府的经历,下一步其他省也改革衙署,说不定他这辈子真能摸一摸封疆大吏的位置了。
中枢重臣他是不敢想的。“除了这两个位置,其他人就依进贤院所推,取正选先召入京。通政学苑做好准备,把他们的进修办好,让他们都尽快熟知两地边情。”
再之后还有一些其他事,比如说今年的财计预算,新边镇的军费开支,辽东治安司、理藩司这些新衙门的筹建。
这些事,过年之前朱常洛就已经与五相都通过气,现在无非在朝会上正式定下来,形成旨意颁告下去。
退朝之后,才是今天最重要的事。
蜀王朱宣圻、肃王朱绅尧、楚王朱华增、潞王朱翊镠、郑王朱翊铎,都被留了下来。
列席的除了五相,还有宗人府的侯拱辰、王昺,以及沈一贯、申时行、王锡爵三个老臣。
赐座之后,朱常洛才看着他们说道:“太祖建藩诸边,当时各王都能领军。现在,你们不能领军,也领不了军了。但是,藩王仍能为藩屏,这一次朕想让你们领着看不见的军,这军力却要强大、长效得多,那就是王化、文教。”
他一个个看了过去:“郑王驻开平,蜀王驻临潢,楚王驻扶州,肃王与潞王,一在建州,一在朝鲜。如今条件是艰苦了一些,但任重道远,是大明与周边诸国关系的新尝试,也是宗室制度的新尝试。”
要向他们说的,无非是朱常洛的新理念。
除了边防上的必要部署和经济往来上的加大力度,大明面对的更大难题还是这些地方的教化。
仍有大量的普通百姓没有离开,或者被俘虏了。其中既有昔年逃边的汉民、边军,也有外族。在如今的新边陲之外,则有更多的外族。
朱常洛除了希望让更多的宗室底层到这些地方寻找新出路,还希望各藩最有财力的藩王们在那里肩负起文教重任。
计划之中的理藩院规划了一系列的边陲书院,就地培养人才,还想吸纳外族权贵子弟来受熏陶。
这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
朱常洛给他们画的饼就是以现在的地方为跳板,将来若有机会,比如说什么漠北自治,他们若能有足够影响力了,后世子孙与草原权贵也都有血脉联系,在新的时代和新的出路下就能成为真正的一国之主。
交通条件一般般的现在,大明朝廷直接实控的范围有限,周边都是一圈自治藩国的状态还将长期存在。
但朱常洛有心先打个基础。
不扯什么血统纯粹了,他就是要混血。
血脉纯粹与否不重要,相反,朱常洛现在就开始让藩王们帮他们整理他们的文化、保护他们的文化和习俗,只不过又一定要建立起一套汉文的规范与之对应。
至少要有更多外族会汉文,培养他们的学者群体。
朱常洛相信他们现在会愿意去做,只要大明给这个机会——毕竟大明在肉眼可见地变强,他们哪怕是出于忧患,也不会放过这个近距离了解大明、追赶大明的机会。
五位藩王不管愿与不愿,现在皇帝都先赶着他们上架了。
选择蜀王、楚王、肃王的原因之前已经提到过,而郑王嘛,当然是朱常洛对朱载堉出身的这一藩的重视。
至于潞王……他是朱常洛的亲叔叔,是内定的朝鲜王。
亲疏有别,其他四王也计较不了太多。
只不过朱常洛对这个叔叔的要求就很多了:“王叔,如今朝廷还没开始用兵朝鲜,只不过朕意已决,这事是定要办成的。接下来,你不妨先去辽东九连城。北洋舰队如今在獐子岛一带,等鸭绿江解冻之后,就会先取朝鲜义州。边军过去之后,北洋舰队再夺下皮岛。朝鲜有心内附大明的人,定会遣人来联络,将来治理朝鲜,少不得要用他们的人,该先去会会。”
“臣明白,臣明白!”
朱翊镠当然开心。哪怕是内附的状态,将来的朝鲜朝堂重臣也必须经过大明许可而任命,但仍旧是一方国主啊。
他觉得这个侄子比哥哥厉害多了,当真有再造天地之势!
和五王的沟通还有许许多多的细节,五相都在,不论是他们的安全,他们的职责,他们将来要做的事的保障,这些都会细细提到。
越如此,越显得这是皇帝和重臣们经过了慎重考虑、周密计划的事。
沈一贯、申时行、王锡爵三人则一直听着。
直到五王告退,朱常洛才看着他们笑了起来:“咱们君臣之间,就不在这里说了。养心殿那边已经备好,今日赐宴,既叙别情,也聊聊将来。”
移驾养心殿后,朱常洛先看了看王安和邹义,随后叹了一声:“朕是念旧情的皇帝,今日成敬不在,田义和陈矩则都已故去。”
说罢看着沈一贯、申时行、王锡爵三人:“因此,就越发舍不得你们了。闲居乡里,天伦之乐固然怡情,但家有一老尚且如有一宝,何况国朝老臣?朕与他们五人都商议了一下,定了个规矩。”
说罢再次笑了起来:“将来但凡从一品以上致仕,要是身子骨还好,就都受朕委任一个咨政学士,留居京城吧。也不劳累,朕遇事不决,想多听听意见的时候也方便咨询。若是身子骨不好,又或者实在想得一番清闲,那也能署个咨政学士的衔还居故里,无非书信往来会慢许多。”
三人心中一震,立刻先谢恩。
虽然没有具体职差了,但这无疑是一种让位之后仍然能够保持巨大影响力的方式,也是一种待遇。
当然了,他们都清楚,皇帝现在提起这件事绝不只是他说的“念旧情”。
果然,随后皇帝就开了口:“你们都是在朝多年,位列台阁多年,门生故旧遍天下。现如今,幸赖将士用命,朝廷上下一心,大明有此大胜,朕也有了偌大威望。君臣之间就不绕来绕去了,你们都知道朕想改制,想推行新政。大明内忧外患,朕这一生总是都要做些什么的。接下来,中枢和地方衙署改制、诸多新政,还要咨政学士们继续发光发热啊。”
其实三个人都是有觉悟的。
无非是皇帝希望他们凭借这么多年积累下来的关系,让那些听得进去他们话的,好好顺应大势。
当然,也是继续给他们提携后辈的机会。
咨政咨政,总要先知道皇帝和朝廷的想法,然后再根据需要提提自己的建议。
采不采纳虽然不一定,但总归是知道先机的,知道大明这艘巨轮往哪里走。
何乐而不为呢?
毕竟他们仨才是最先感受到大势,或者在大势里率先被淘汰或者率先顺应的人。
“陛下恩重,老臣之幸!”
(本章完)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