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市内,当天晚上,我就把张书记交待的讲话稿写好了。 次日上午交稿。张书记看了很满意,对我说: “你很辛苦,过年也只有几天了,现在就给你放假,你也去做点私事,这边有事,让李师傅跟着我就行了。” 我点点头。回自己的办公室,把各种出差补助造好,走到分管后勤的叶主任那儿,请他签字。然后去了财务室。 领完奖金、补助,回到宿舍,我无比放松。 这时,旭哥打电话来了,问我什么时候放假,我说:“谢天谢地,现在就放了假。” 他说:“那你等一下,我马上就过来。” 一会儿,旭哥过来了,我们俩进了卧室,他把账一算,给了我五万。 我说:“你别多算一些给我啊。” 旭哥说:“亲兄弟明算账。我也不会多给。” 我说:“我也不参与管理,什么事都没做,以后,仍然像现在这样经营得好,就每年给我比利息多一点的钱就行了。 不然,我内心有愧。” 旭哥摇了摇头,说道:“你家境也只有这么好,父母不可能给你钱,我帮你算一下。” 接着他边倒手指边算:“一两年内,你要结婚。你原来住的房子要改建,你要集资买房。就这两笔钱都不少。 我也知道,你为了自己能在机关站稳脚,不敢收别人的红包。真的说起来,当个廉政的干部苦啊。” 我没反驳,别人以为当干部收入高,其实,当个拿工资的干部,真的捉襟见肘。 特别是像我这种干部,给一把手当秘书,如果想收钱,确实有人送。但是,我能收吗? 我出事,我爹娘怎么办?以他们那种死要面子的性格,不会投塘? 旭哥真是个聪明人,马上说:“快过年了,我也忙。我把佩青调抽出来,专门为你服务。你要用车,就打他的电话。” 我说:“你太好了。” 旭哥站起来,扬一下手:“那我走了。” 我也没送他,与真正有利益关系的人在一起,少让人看到为妥。 旭哥走了,我准备还师父的钱,这笔钱,借了他好几年,我算了算,按一般的银行利息,其间有升有降,我也要还他6000—8700。 我用另一个信封,包了8000元,把两笔钱分别装在两个口袋里,走了过去。 师父打开门,没说什么,把我让进书房。 仍然是煮茶,发烟。 我和他聊了一些放假的事,说如果他要回老家,我就派人送他。 他问我哪里有车。 我笑道:“就是曾经送过您一次的旭哥有车。” 他摇了摇头:“不麻烦别人了。” “不是麻烦,他有两辆小车,旧的就专门调给我。至于从老家回来,您就自己想办法。送回去没有一点问题。” 他见我说得诚恳,便叹道:“其实,我爹娘都不在了,但他们的坟,我要去看啊。我那儿子,前年回老家去了一趟,又是两年了。 他们没有这种传统的观念了,我还是要有啊。” 我说:“师父,您儿子不在身边,我就是您的儿子一样。” 他很感动,眼角都湿润了。叹息道:“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想法,一代人也有一代人的追求。但国外的环境,让他们变了,他们对什么祭祖,早就丢到爪哇国去了。 而我呢,不习惯他们的生活,在那边一天也进不下去……” 听着一位老人倍感孤独的自述,我安慰道: “也不急,他年轻,只奔事业和前途,年龄大了,他会懂这些,会回来扫墓的。” 其实,我也知道自己的安慰空白无力。有多少离开祖国的人,把别的国家当成他妈。 师父半晌不语。 我说:“我一直在你身边,如果有条件了,今后车子会有的,你要到哪儿去,我送你。” 他才笑了,说道:“说实话,靠他,我还不如靠你。不说车子,就说平时,你还真像个儿子一样,到我这边问寒问暖。陪我聊天。 这机关也很冷漠,我退下来了,朋友也没几个了。特别是在机关工作,这人情冷暖,格外明显。但若回老家去住,也没几个亲人。” 我摇头道:“老家有亲人也不要回去。现在农村的冷暖比机关更厉害,有钱有势是大爷,无钱无势没人理。非常现实。” 他感叹道:“你说的是现实。曾经我帮过他们多少忙,现在对面相逢,也不过点头一笑。最多喊一声,李老,你回来给爹娘上坟啊。” 我说:“正是这样。连我都不太想回家。过去,我家穷,鬼都不上门,只有隔壁黄四娘对我家比较好。 现在回家,只要听到消息,连镇上的领导都会来。至于村民挤成一屋,我爹还难得发烟。 所以,您住在机关里还好一些。机关有人情冷暖,但是,至少至少,大家的修养高一些,见了面还是称呼您为李老。懂感情的还停下来握个手,发支烟。” 师父点点头:“对,机关里的人,至少不会当面刺激我。我回家,有些年轻人赚了钱,就问老李啊,退下来了,你的收入怕是减少了一半。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我气愤不过,回答道,现在基本上吃白菜叶子了。” 我说:“现在的农村,是以钱多钱少,当不当官来衡量一个人的价值。风气越来越不好。机关也如此,不过,至少是藏在心里,没这么明显。 但是,我们几个人,比如行远,谭军,是您的真正学生,还有一些人也经常来找您。你回去打一转就行,平时我们陪您。” 他苦笑了一下,叹道:“老了就不中用了。回不了的故乡,去不了的异国他乡。” 我知道他是发自内心的真实感叹,笑道: “只要您不讨厌我,我就经常来打扰您。” 他不说话了,只是给我添了茶水。 这时,我才进入主题: “承蒙您当时对我的关心,家里的房子建起来了,这些年也有了点积蓄,您借给我的钱,我也要还给您。” 我边说边从两个口袋里掏信封。 我把两个信封掏出来,摆在茶几上,正准备说请您点一点,我突然看见师父那道犀利的目光盯着我。 我莫名其妙。 他说:“我说过要你还吗?” “可我确实借了你的。当时写了借条。” 他摇了摇头,半晌才说道:“我不差钱,你知道我儿子在外国一个月有多少钱吗?” “他的是他的,我是借您的。” 师父说:“你还有多少事要办?集资建房子,你不集资?谈了一个女朋友,你不结婚啊?你没钱,不会收人家的钱啊? 三百五百地收,以为是小事,然后发展到一千两千地收。你有多少工资啊? 你不要跟我谈还钱,也不要说什么利息,我三五年不会死,等你五年之后,你再把本金还给我就行了。” 我一时无语。 他说:“就说一桩,集资建房,明年动工,你有没有钱集资? 没钱,你向银行去借,要不要利息? 我有余钱,不要利息,还不要你跑上跑下去贷,借我的好还是借银行的好?再说,你现在的地位身份不同了,向哪位私人老板借钱,他一口会答应。 但你欠人情啊,你拿什么还他,还不是趁工作之便,为人提拔向书记求情,帮助别人向有关方面打电话,是欠别人的情为好,还是欠我这个退休老头的情为好? 欠我的,我不要找你解决问题。一点后顾之忧也没有。” 我被师父数落一顿,若是固执己见,一定要还给他。这师徒感情都会有裂缝。 半晌,我才说:“那三年之后再还。” 他说:“你把房子,结婚这两件事办好,以后再说。而且,你现在就回去,钱摆在这儿,你也尴尬,我也尴尬 。” 我一时不知进退。 他站起来把那两个信封往我手里一塞,说:“我也要去外面打一转,你说给我安排车子,我还要去采购点东西,总不能空着手回去。” 我知道他是借口,也只好站起来告辞。 回到自己房间,眼里忍不住泪水盈盈。 旭哥关心我,他总有些目的,以后,我能帮他的,一定会还情。 但师父呢?他有什么目的?他不缺钱,又退了休,他无求于我。 除了父母,我觉得这世上真正关心我,不求回报的人很少,很少啊。师父是其中一个特例,他真的不存在回报。 他仿佛把自己的梦寄托在我身上,要我做一个正直的人,做一个有出息的人。 泪水涌了出来,我没有擦,任它流……喜欢官场智斗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官场智斗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