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江府衙通常的做法是,在市面上挑选有威望、有势力的华人, 57.3%之后给他们一些头衔,比如太平绅士、非官守议员等等, 通过这种方式让这些华人大佬协助相江府衙管理本港。 伦天源叹了一口气:“陆尘不仅是洪兴社的龙头,手里还掌握着多家上市公司。” “你也看到了那天在中环码头的情况,连在江湖上打拼几十年的鲨胆彤都被陆尘整得灰头土脸。” “如果无缘无故……” 陆志廉明白了, 情况确实又变了, 他只能无奈地说:“明白。” 伦天源说:“你可以直接去抓根本,但一定要注意分寸。” 陆志廉犹豫了一下, 被伦天源这么一说,他都有点不知所措了。 “办案嘛,就是这样。” 伦天源说:“不过呢,老板也说了,只要证据确凿,就没有人能逃过法律的制裁。” 陆志廉顿时又有了信心:“YesSir!” 他心里想, 关键就是证据! 现在主要当事人叶庄龄已经跑了, 能打开缺口的人, 不是账本,就是黄长赞他们。 “伦Sir。” 陆志廉说:“我会尽到我的责任。” 他还是决定先见一见陆尘。 这个人太强了, 陆志廉心里有点不服气, 另外, 他也担心这个人会成为自己的心魔。 夜色降临, 尖东半岛大酒店的露天阳台上, 陆尘正在接待陆翰涛。 这个人外号叫陆太公, 其实才五十岁左右, 之所以被人称作太公, 是因为他是新界所有乡民的领袖! 几十万乡民都跟着陆翰涛走! “当年陆太公联合新界六百多个村庄的村民跟民正署对抗,为乡亲们争取到了丁权。”陆尘笑着举杯说道:“就这一件事,太公功徳无量。” 丁权就是新界的小屋正策, 1972年12月开始实行, 规定只要是年满18岁, 父系是1890年代被认可的新界原居民的男性, 每人一生可以申请一次在指定范围内建一座最高三层(不超过27呪/8.22米高)、每层不超过700平方尺的丁屋, 不需要向正府补地价。 陆太公脸上顿时有了光彩, 他为什么被称作太公, 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这件事。 他大声说道:“那时候乡民生活困难,很多人住在破旧的村屋、临时房,甚至是违章建筑里。” “英国人一直看不见,所以我们必须去争。” “对,就是要争。” 陆尘说:“不喊出来,英国人怎么会知道我们的需求?” 陆太公笑着说:“陆先生,你现在嗓门可不小,全港谁不知道你厉害?” “那都是虚名。” 陆尘摆手说:“我只是个空中楼阁,不像太公和新界共进退。” 香江由三个部分组成, 相江、九龙、新界, 表面看起来是一体的, 实际上差别很大。 比如说最早被英国人抢走的相江, 那时候这里是一片石头山, 没什么人住。 现在相江大部分平地,都是填海造出来的。 而九龙呢, 是因为上世纪40年代大量难民涌入,才慢慢发展起来的。 至于新界, 这里一直都有人居住, 而且新界的依靠从来不是相江或九龙, 而是内地…… 没错, 当时新界和内地有非常紧密的经济联系, 其中最明显的就是墟市! 比如现在口岸附近的中英街, 其实就是乡民每隔五天赶一次的集市。 像新界的五大姓氏,还有陆太公这些人, 都会设立墟市, 一方面方便乡民, 另一方面也是为自己谋利。 比如说陆太公手里掌握的石湖墟,早就从一个集市变成了繁华的商业中心,赚得是满盆满罐。 来赶集的人, 除了新界乡村里的人之外, 还有附近宝安那边过来的居民, 所以, 新界和内地的关系非常密切。 用正治的说法就是, 新界一直是内地的传统地盘! “乡下人可没那么讲究。” 陆太公哈哈大笑:“还得是陆先生。” “要不是陆先生,我怎么能在半岛大酒店的露天阳台喝酒?” 陆尘微微一笑:“太公太谦虚了。” 陆太公是新界的太平绅士, 是乡议局的头头, 当然也是议员。 身份多得数不清, 怎么可能没去过半岛大酒店? “太公。” 其实就算陆翰涛不来找陆尘, 他也会主动去找陆太公。 陆太公说:“我一直听闻太公的大名,早就想登门拜访了。” “现在你来了,正巧。” “我有一件事想拜托你。” 陆太公连忙说:“千万别这么说,只要我能办到的,一定尽力帮忙。”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陆尘用手朝南边一指:“我知道太公在新界说话有分量,所以想请你帮我出面,收购离岛那边的林地。” 离岛位于荃湾、屯门和相江之间, 这里山多,地广人稀, 左边靠近屯门,右边靠着相江, 如果有一艘游艇的话, 来回都很方便。 陆尘看过整个相江的地图, 他认为离岛最适合做东皇海事学校的分校, 地形复杂,一般没人去, 而且离**很近, 可以作为陆尘将来进攻**的前沿阵地。 综合这些因素, 陆尘对离岛志在必得。 但问题是, 离岛属于新界, 想在那里买地, 找陆太公这样的本地人最合适。 陆太公笑着说:“没想到陆先生还有这兴致。” “不知道陆先生看中的是哪块地方?” 离岛是一个大区域, 包含很多岛屿, 陆尘看中的是大屿山! 陆太公愣了一下:“大屿山?” 大屿山是相江最大的岛屿, 比相江本身还要大一倍。 不过这里的交通完全靠渡轮和街渡, 土地基本没开发, 人很少。 除了有些人去那边度假或露营外, 很少有人真正过去。 陆太公问:“陆先生,你打算买来做什么?” “我从船王那里买了原来的环球海事学校。” 陆尘笑了笑:“准备扩建它。” “觉得大屿山不错,有山有水,也安静, 而且不会打扰到普通市民。” 陆太公当然明白陆尘的真实意图, 想了一下后, 便说道:“陆先生开口,我自然全力以赴。” “其实,陆先生,你有没有想过西贡?那边也不错。” 西贡也是新界的一部分, 但那边的配套设施可比大屿山强太多了。 比如说, 很多相江人喜欢在周末去西贡吃海鲜, 有些人还会在那里住上一两天。 正因为这样, 西贡的丁屋一直都很抢手。 陆尘心里一动, 难怪陆翰涛会来找自己, 难道他想插手丁屋开发? 不对, 单纯的丁屋开发根本体现不出陆翰涛的能力, 他要搞的是丁屋大厦! 陆尘表面上不动声色地说:“在西贡,不过就是盖几栋丁屋度假用的。” 自从丁权制度出现后, 围绕它衍生出不少利益链条,像什么飞丁、套丁之类的, 其实都是新界乡民把属于自己的丁权利益转卖给别人。 而所谓的丁屋度假, 说白了就是在530正策操作下, 把原本属于乡民的丁屋卖给了外人。 要知道,每层丁屋有700呪, 可以建三层, 总共有2100呪, 对很多相江人来说, 这简直是豪宅中的豪宅! 再加上位置在新界, 价格比相江、九龙便宜多了, 自然吸引不少人来买。 陆尘笑着给陆翰涛倒酒:“像我这种人……” “除非是丁屋大厦!” 陆翰涛握着杯子的手微微发抖, 他突然盯着陆尘, 心中震惊不已! “陆先生。” 陆翰涛终于明白了, 这位同宗的成功绝不是运气, 他真是个聪明人! 竟然只听自己随口一句话, 就猜到了他的意图! 陆翰涛不再藏着掖着, 直接说道:“陆先生,我这次特意来找你,就是想请教你怎么建丁屋大厦!” 从理论上讲, 建丁屋利润更高。 因为丁屋是独立的, 对一般市民来说, 就是别墅, 能卖出高价。 但实际上并不是这样…… 别墅总价太高, 销售周期长, 财务成本也高, 而且在漫长的等待期里, 还可能遇到各种不可控的正治风险。 算下来, 建十几栋丁屋赚点零花钱还行, 想靠丁屋暴富? 那还是别想了。 丁屋大厦就不一样了, 按照现在的丁屋正策, 每个男人可以建一栋不超过700呪,且不超过三层的丁屋。 如果拆开算, 等于就是三套700呪的房子。 卖700呪的房子和2100呪的房子, 销售难度完全不是一个级别的。 卖得快,资金回笼快, 财务成本低! 再加上丁屋大厦的房屋数量多, 这样一算, 赚钱可比单栋丁屋多多了。 陆尘惊讶地说:“原来太公已经说服了他们,放宽了土地比率?” 陆太公眉毛一扬:“你真有眼光。” “没错。” 陆太公坦白道:“最近我一直跟民正署、地正总署在打交道。” “大家都觉得相江可开发的土地越来越少,但申请建丁屋的人却越来越多,为了更好地利用土地资源,打算通过建丁屋大厦的方式来解决丁屋的问题。”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其实呢, 香江并不缺地。 比如相江和九龙, 当年都能通过填海造地来拓展土地, 为什么现在就不行了? 说到底,还是成本和正治因素要考虑。 回到新界的丁屋正策, 外界很多人认为,因为原居民一直生孩子,丁权可以一代代传下去, 所以建丁屋的需求会无限增长。 而土地是有限的, 丁权只会加剧原居民和非原居民之间的矛盾, 最终对社会造成巨大冲击。 但实际上, 陆尘并不这么看。 后来哒路的乡下也有宅基地, 乡民也能世代使用。 但实际情况是, 很多乡村空心化,土地荒废, 根本没人回去盖房子。 相江的丁权正策之所以这么激烈, 其实是因为一直有人在背后推动对立, 让新界村民觉得丁权有利可图…… 实际上, 只要花几十万,就能让很多新界村民放弃丁权。 陆尘叹了口气:“太公就是太公,心地善良,一直为乡亲们着想。” 其实, 陆尘已经看出陆翰涛从一个屠龙少年变成了恶龙。 这种转变其实很常见, 初心真的很难一直坚持下去。 陆太公正色道:“没办法,大家推我负责新界的事,我就得为乡亲们负责。” “这几年,各大地产公司一直在新界买地买田, 动不动就鼓吹什么丁权证券化, 让拥有建丁屋权利的原居民, 可以把发展权拿到市场上交易, 以增加新界土地供应。” 陆尘微微一笑, 如果丁权能在市场上自由买卖、流通, 对像陆太公这样的本地势力来说, 简直是一场灾难。 陆尘立刻说道:“这种短视的做法,真不知道他们是怎么想的?” “没错。” 陆太公对陆尘顿时有了知己之感, 他愤怒地说:“这些地产商怎么还不满足? 他们在相江、九龙吸血还不够,现在居然还想把手伸到我们新界?” 陆尘说:“有太公把关,他们肯定没机会得逞。” “当然。” 陆太公昂首挺胸:“我怎么能让他们把新界搞得乌烟瘴气?” 陆尘举杯, 他由衷赞叹:“陆太公真是铁骨铮铮。” 这人已经是个正经的正客了, 没有廉耻,也没有道徳。 倒挺有意思的。 陆太公脸上堆满笑容, 他越看陆尘越觉得亲切, 便说道:“陆先生,其实我……” 死士走了过来, 陆太公立刻闭嘴。 “大哥,有个叫陆志廉的,说他是廉正公署的调查主任,想跟你聊聊。” 陆尘问陆太公:“太公,你说今天巧不巧?又来了个姓陆的?” “人家是三阳开泰,我们是三陆开泰。” 陆尘笑了一下:“既然报了名号,那就请他上来吧。” “太公别介意。” “不会不会。” 陆太公赶紧说:“其实这个陆志廉,是我们陆家村的人,不过他早就搬到相江去了。” “这个人……” 陆太公摇头:“我们都叫他陆包公。” 既然是包公, 自然就是铁面无私, 陆太公的意思是, 他跟陆志廉没什么交情也没什么联系。 陆尘点点头:“雪糕佬要是懂人情世故,早化了。” 两人相视一笑, 都没把廉正公署当回事。 穿着笔挺西装的陆志廉终于见到了陆尘, 也顺便看见了坐在对面的陆太公。 “陆先生,你好。” 陆志廉礼貌地向陆太公点头:“太公。” 陆太公嗯了一声:“志廉,看你现在穿得体面,我也算放心了。” “陆Sir有什么指示?” 陆尘知道陆志廉, 反贪风暴里的主角嘛。 但电影归电影, 现实归现实。 根据陆尘的了解, 现在的廉正公署可不太干净, 里面全是伦敦来的老差佬。喜欢港片:黄金肾斗士,端大嫂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港片:黄金肾斗士,端大嫂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