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丞相把张启年申请进京述职的折子揣回了丞相府。 回到丞相府,进入书房,他将那折子重重的拍在桌上,情不自禁的咒骂道,“张启年这个老不死的,怎么还不死呢?” 姚丞相对张启年又恨又怕。 当年两人在官场上针锋相对。他一直被张启年拿捏的死死的。 只是后来张起年因为主张立太子,才被皇帝贬出了京城。 其实皇帝也不单单是因为这一个原因才贬了张启年。还是因为皇帝觉得自己在帝位上坐的年头长了,不愿意再听太过于耿直的话, 他不想再听张启年说话,所以就把他赶出了京城。 但是张启年在皇帝心中的位置还是十分重要的。 皇帝对张启年也是又爱又恨。 因为皇帝对张启年有感情,这些年他在右相的位置上才,不敢对张启年动手。 张启年心中无欲无求。只为大周的将来。一切事情的评价标准都是是否有利于大周国泰民安。 无欲则刚。像姚丞相这种满心私欲的人,遇上张启年这种大公无私的人,是天生的死敌。 可现在张启年忽然要回京城,在汝州的知府上坐了六年,不管怎么说也该调动了。 他是丞相,与钱粮打交道,他知道汝州每年给国库上交多少税收。 如果张启年说自己要做六部尚书,皇帝会答应吗? 如果张起年向皇帝低头认错,不再主张立太子,一心辅佐皇帝,皇帝会不会把他留在京城。 姚丞相心情烦躁,在书房里来回踱步,大约走出了五千米才停下来。 姚丞相走了五千米的路,也渐渐想明白了。 皇帝不会让张启年留在京城,进入六部做尚书。 毕竟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张启宁已经这个年纪,怎么可能改了自己的性子。 皇帝越来越喜欢享乐。他把张启年这个照妖镜放在面前,自己享乐会不安生,总觉得有一双犀利的眼睛盯着他。 谁会喜欢把一个整日盯着他的人放在自己身边。 何况,皇帝年纪越来越大,不管怎么样,身体也是每况愈下。 可是几位皇子却年轻力壮,张启年又怎么能管住自己的嘴,即使他能管得住,皇帝心中觉得他能管得住吗。 那个时候几位皇子可还没有完全长成,他已经迫不及待的要求立太子了。 现在几位皇子都已成熟。皇帝能压下别的臣子,如果张启年回来,他还能压得住吗? 所以张启年如果回到京城,就是一个无时无刻不在提醒皇帝的人。皇帝会觉得他十分碍眼。 想明白了这些,姚丞相豁然开朗。他坐在太师椅上,轻轻的抿了半壶茶,这才将捏成肉皱巴巴的奏折一点一点的压平整,重新揣着奏折回到了办公房,将其随意扔在一堆奏折中。 皇帝看到了张启年的奏折,奏折上面那几个大字他就格外熟悉。 他的字就是张启年督促着练成的。 皇帝微微叹了一口气,用珠笔勾了一个对。 二月底,春风拂面,杨柳拂堤,春意盎然之际,张启年回到了京城。 他离开京城的时候心情低落,觉得自己是为了大周,可是皇帝却不理解他,将他赶出了京城。 那个时候他一人一马。踽踽独行。如今再回到京城,他依然是一人一马,可是觉得心情平静无波,仿佛一切他都已经不在乎,心境已然不同了, 因为他心中有了别的目标。他在为那个目标而努力,至于其他的,仿佛都与他无关。 离开京城的时候,他觉得自己曾经的努力都化为了乌有,觉得人生是灰暗的,没有任何未来值得期待。 如今汝州在他的治理下如富庶安宁,百姓安居乐业。 裴乐瑶成长迅速,政治才华卓越。他找到了值得自己辅佐的人,有了未来的方向。 至于道路上的这些磕磕绊绊,对于一个六旬老人来说又算得了什么。 裴乐瑶自然不会亲自去迎接张启年,毕竟在外人眼中,他们的关系并不亲近。 迎接张启年的是梁先生,两位是皇帝做皇子时的亲密战友。 岁月如梭,两人都已年过半百。 “你这老家伙真是冷酷无情。” “如果不是因为六公主,我估计这辈子你都不会给我写一个字。” 张启宁撇撇嘴,“你在京城,活在姚仁美的眼皮子底下。他心眼儿那么小,我是担心给你惹麻烦。” 梁先生笑着说道,“姚仁美再不是个东西。他也不至于为难我,我连教职都卸任了,现在就是一个邻家老头儿……” 张启年唇角勾起一抹嘲讽的笑,“你不是很喜欢教书吗?正是学识最丰富的时候,怎么就不教了?” 梁先生微微叹一口气,“觉得自己很失败,没教出厉害的人物。几个皇子都不怎么样。” 张启年说道,“六公主挺厉害的。” 梁先生觉得六公主不是他教出来的,是天生圣体。 两人已经走到城门,人多眼杂,担心隔墙有耳,说话更加小心。 两个老头儿走在京城的街道上,走的并不快,谈论着过往的生活,回忆着过去。 姚丞相坐在茶楼里,看着从自己眼前过去的梁先生和张启年,咬牙切齿。 不过是一个失败者,回到京城也如此冷清,为什么还能有一副波澜不惊的样子。 梁先生陪着张启年来到御街和鼓楼大街的交汇处。 此处便能看到皇城的一角。 高耸的摘星楼和逍遥楼尽收眼中。 “这摘星楼你没见过,已经建起来好几年了。每年的宴会都在这里举办,这里平日是陛下喝酒,与臣子们吟诗作赋的地方。” “逍遥楼里有温泉穿过,一年四季如春,一般是陛下与宠爱的嫔妃在那里宴饮。” 张启年目光冷冷的看着两座雄伟的高楼,“这些亭台楼阁修的倒是宏伟。” “如果我在京城,这些破烂东西定然是不可能建起来的。” “怪不得陛下,将我赶出了京城。” “这话见了陛下可别说了。”梁先生说道,“已经是既定的事实,说又有什么用?” 张启年不置可否的嗯了一声。 梁先生觉得,以张启年的脾气,他的劝说应该不会有太大的用处。喜欢父皇他今天后悔了吗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父皇他今天后悔了吗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