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抄风暴:皇帝下令查抄内务府,牵出众多利益链条。 圣旨下达的当夜,紫禁城便笼罩在一片肃杀之气中。刑部、大理寺、都察院的衙役举着火把,如黑色潮水般涌入内务府衙门。富察仪欣站在长春宫的露台上,望着远处明灭的火光,鎏金护甲在月光下泛着冷芒。 “娘娘,刘全的宅子已被查封,” 春桃急匆匆赶来禀报,手中攥着一张密报,“从他书房暗格里搜出了二十几本账册,还有一箱各地官员的拜帖。” 富察仪欣接过密报,目光扫过密密麻麻的名字。礼部侍郎、鸿胪寺卿、甚至连禁军统领的印鉴都赫然在列。她冷笑一声,将密报凑近烛火:“果然是条大鱼,只是不知这网,能捞出多少虾兵蟹将。” 查抄风暴以惊人的速度蔓延。三日后,皇后兄长的府邸被围。当官兵从地窖里挖出成箱的金银珠宝、海外奇珍时,整个京城都为之震动。更致命的是,在书房暗室中,藏着与倭寇往来的信件,字里行间皆是通敌卖国的铁证。 消息传到坤宁宫,皇后当场呕血昏迷。富察仪欣得知后,带着太医前往探视。看着病榻上憔悴的皇后,她眼中闪过一丝怜悯,转瞬即逝:“姐姐安心养病,这后宫之事,妹妹定会尽心照料。” 话虽温柔,语气却透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然而,真正的风暴才刚刚开始。随着查抄深入,更多官员被卷入其中。工部尚书因虚报宫殿修缮费用被捕,其名下的二十几家商铺被充公;御史台三位御史因收受刘全贿赂,被当街杖责。整个朝堂人人自危,每日早朝都有官员被带走的消息传来。 富察仪欣却异常忙碌。她一面协助皇帝处理查抄善后事宜,一面安插亲信填补空缺。永瑾和和悦公主也被她推到台前。永瑾随周明远学习户部事务,小小年纪便能对财政收支侃侃而谈;和悦公主则在女眷中发起 “节俭之风”,将节省下来的宫用开支用于救济灾民。 “娘娘,大理寺卿求见,” 春桃通报时神色凝重,“他说查到了一件棘手的事。” 富察仪欣放下手中的奏折,示意来人进殿。大理寺卿满头大汗,手中捧着一个锦盒:“娘娘,这是在刘全贴身小厮处搜到的,事关…… 事关太后母家。” 锦盒打开,里面是一叠地契和银票,署名皆是太后的兄长。富察仪欣的瞳孔微微收缩。太后虽已退居慈宁宫,却在宫中根基深厚,贸然动她母家,极有可能触怒皇帝。 “此事暂且压下,” 她沉吟片刻后下令,“但要派人紧盯太后兄长的一举一动。” 送走大理寺卿后,她望着窗外的宫墙,陷入沉思。这查抄风暴,已经超出了她最初的预想,稍有不慎,便可能引火烧身。 就在此时,富察家老爷子秘密入宫。老人拄着拐杖,神色严峻:“仪欣,江南商会出事了。有人煽动商户联名上书,状告我们富察家借查抄之机,吞并他人产业。” 富察仪欣心中一紧。这显然是有人在背后推波助澜,想借此机会扳倒她。她迅速做出部署:“让父亲出面安抚商户,承诺绝不侵占分毫。同时,把我们查抄所得的不义之财,拿出三成用于修缮江南水利。” 她又转向春桃:“去请苏公公来,就说本宫有要事相商。” 苏培盛到来时,富察仪欣亲手奉上一杯香茗:“公公在皇上身边多年,想必知道该如何进言。如今朝堂动荡,皇上心中定有疑虑。” 苏培盛心领神会:“娘娘放心,老奴明白该怎么做。” 果然,次日早朝,苏培盛在皇帝更衣时有意无意地提到:“皇上,近日坊间都说,昭懿昭睿皇贵妃为了彻查贪腐,连自家亲戚都不包庇,实在是贤良淑德。” 皇帝闻言,若有所思地点点头。而此时的富察仪欣,正带着和悦公主在冷宫看望嫔妃。她亲手为一位老嬷嬷披上棉衣,轻声道:“等内务府整顿完毕,定会给大家换个暖和的住处。” 查抄风暴持续了整整三个月。当一切尘埃落定,内务府焕然一新,数十位官员落马,富察仪欣的威望也达到了顶点。皇帝不仅将内务府全权交给她掌管,还特赐她 “协理朝政” 的特权。 然而,富察仪欣并未被胜利冲昏头脑。她深知,这只是漫长征途的一个驿站。深夜,她在长春宫书房写下新的计划,烛光将她的影子投射在墙上,宛如一幅征战的剪影。春桃端来羹汤,忍不住问:“娘娘,您下一步要做什么?” 富察仪欣放下笔,目光坚定:“太后母家的事还未解决,朝中还有不少暗流涌动。永瑾要登上皇位,和悦要平安一生,我便要为他们扫平所有障碍。这场查抄风暴,不过是个开始。” 窗外,乌云密布,一场更大的风暴似乎正在酝酿。而富察仪欣,早已握紧了手中的权杖,准备迎接新的挑战。喜欢凤仪昭昭:母凭子贵封皇贵妃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凤仪昭昭:母凭子贵封皇贵妃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