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749章 项羽,项羽!
三十万大军的军阵被人踏破,换做其他的将领,说不得当场就要离开,然而,这却正是章邯所需要的。
要生擒项羽,就得先消耗项羽的体力——项羽自身的体力,固然是堪称无穷无尽,如同前古时代的战神一般,心力不尽,气力不止。
但项羽所带的那些兵马,他们的体力,却是有限的。
只需要将那些兵马的体力消耗干净,那么这些兵马对于项羽而言,便不再是助力,而是拖累。
到那个时候,项羽要么选择护住这些力竭的兵马,硬撑下去,要么就选择孤身而走。
前者,会让项羽被生擒的机会无限增大,而后者,则会让项羽的心境崩溃,令项羽再也不复那心力不尽,气力不止的状态。
所以,对于章邯而言,这些死在冲阵当中的士卒,被冲破的那些军阵,都是刻意摆出来的,针对项羽的诱饵。
八千精兵,踏三十万大军——这样的奇迹,没有任何人会拒绝。
所以,在这过程之间,项羽身后的那些精兵,他们的心态,便会在这冲阵和厮杀之间,一点一点的变得疯狂。
到最后,他们便会彻底的忘记一件事——那就是他们自己的体力,不似项羽一般无穷无尽。
同时,在这踏阵的酣畅之间,他们也会沉迷于这踏阵的畅快,从而忽视他们的第一目标。
到那个地步,甚至于项羽的方向,都会反过来被这八千精兵所裹挟。
而且,在这冲阵踏阵的过程当中,项羽背后的精兵,也会有所折损。
虽然他们的折损和章邯的折损不可同日而语,但项羽才多少人,章邯又有多少人?
哪怕是用二十条命换一条命,都是章邯赚了!
更何况,对于章邯而言,他对项羽的杀招,还没有真正的显露出来。
所以,这三十万大军的军阵,项羽要踏,便让他踏。
他踏得越欢,最终的胜机,就越大。
“什么时候要催动那宝鼎的力量,章邯你千万记得知会我一声。”赵高出声。
能作为始皇帝的中车令,他自然也不是蠢货。
他对战场的局势,不是很确定——因为他对局势的判断,和章邯此时的表现,可谓是截然相反。
但看不懂战阵,他却能看得懂伤亡。
项羽率军踏阵,固然是前所未有的武勇。
可他看得很清楚,从项羽率军踏阵的时候开始,其背后的士卒,就已经陆陆续续的有了伤亡。
而且随着其在军阵当中的冲杀,那伤亡,正缓缓的变大。
明明是不可阻挡之势,那伤亡,本来是越来越小——可实际上,伤亡却是越来越大。
只刹那,赵高就明白了这其中的原因。
三十万大军的军阵当中,内里的士卒,都是以逸待劳。
而项羽身后的士卒,体力却是在缓缓的降低。
而且随着他们的冲刷,他们的注意力,也越来越松懈。
“好一个章邯。”
“果然是堂皇王道的战法!”
赵高感慨着,突然就对面前的章邯,有了更多的信心。
他不懂战阵,可懂争端——而天地之间的任何一场争端的本质,都是以己之长,克敌之短。
以本伤人,对于任何一个人而言,都是一个相当愚蠢的决策,因为这就算胜了,也会伤及自己的根本。
所以这是绝大多数的人,都会避免的战法。
可当一个人的本钱,当其根基强到了能完全无视那以本伤人的折损时,那这以本伤人的战法,便是天地之间最无敌的战法。
就如同是当年王翦灭楚一般。
楚国不强吗?
当然强!
当其最鼎盛的时候,楚国的疆域,甚至是超越了其他六国之和,曾一度被看做最有可能接替姬周的存在,便是其在灭亡之前,其麾下的大军,亦是能和秦国之军,列阵而战,不落下风。
所以楚国是怎么灭的?
被生生拖死的。
被秦国以自己的根本,给硬生生的拖着,拖到楚国根本就没有重整旗鼓的机会,拖到楚国的宗室,都已经没有余力供养那庞大的大军。
于是最后,一战而灭楚。
秦灭六国,从本质上讲,都是以本伤人。
而此时,章邯的背后是什么?
正是庞大无比的大秦。
所以他最大的优势是什么?
自然就是那庞大无比的根本。
在覆灭六国,统一河山过后,秦国的底蕴,秦国的根本,更是强大到了不可思议的地步。
所以,对于大秦而言,最稳最强的战策,便是以本伤人的战策。
当然了,这种战策,亦是将军们最不喜欢的战策,因为这是最不彰显自己能力的战策。
在这样的战策之下,无论在战场上取得了怎样的胜利,那都会被认为是大秦的胜利,而不是那些将军们的胜利。
据王翦所说,只有等到那些将军们,逐渐的年长,逐渐的成熟,逐渐的涉足到了大秦的根基过后,他们的用兵,才会逐渐的,缓缓的向着‘以本伤人’的方向偏转。
也唯有到了一步,将领们,才能开始由将而帅的变化。
由将兵,转为将将。
而这种说法,无论是李斯还是始皇帝,都相当的认可。
故此不懂兵的赵高,亦是认为此乃战争之至高奥义。
而此时,章邯这一个才涉及军阵数年的将领,便已经是在没有任何人提点的情况下,明悟了这兵法战策最高的玄妙。
只要始皇帝知晓了面前的一切,那章邯,便有机会成为大秦军方最高的那几座山之一。
而到那个时候,赵高在军中,也有了最为坚定可靠的盟友,这如何不让其惊喜呢?
而就在赵高感慨的时候,冲阵的项羽,已经是带领大军再度踏破了七重军阵。
三十重的防线,便已经只剩下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