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此刻。 楚军大危。 晋军一百七十万,想要完全把四五百万的楚军,一个不留挡下来。 那绝无可能。 但楚军只要困死楚庄王所在,那么就算楚军其他所有人都逃回去。 也没用了。 国主死于战场。 国运必崩。 孙叔傲看了一眼,誓死守护在楚庄王身边的文臣武将。 国主霸道傲然,这一次举国之力出征。 要的不是击退晋军,而是要顺势杀入晋国。 然而,此时大败。 若是真让晋军把大王,以及所有文臣武将,一网打尽。 那楚国亡国之时,就在今天了。 他没有任何犹豫,将腰间相印托起,向着楚国的方向,一拜,道: “今日,臣孙叔傲,挂印辞相,推伍举接令尹之位。” 国主,有国主的国运之力。 身为一国之相的令尹,也有国运之力。 只是,国主的国运之力,只要国运支持得住,可以用无数次。 而令尹的国运之力,只能使用一次。 孙叔傲的国运之力,名为“去相不悔”。 能力相当单一。 就是让出令尹之位,从而指定后继者。 能力确实单一,但在此时,却又无比实用。 因为在后继者,接任相位的瞬间。 国主,满国文臣,皆会出现在新相身边,以示见证。 名曰:聚相! 此时。 在晋军的包围圈以外。 在晋军追杀到城濮山之前,就被孙叔傲调走的上大夫伍举,泪流满面地向孙叔傲拜下。 之前孙叔傲让他领一支万人之军,退到安全之地时。 只是备不时之需。 然而,却不想真会走到这一步。 他知道,用出“去相不悔”后,孙叔傲必死。 也知道,一旦孙叔傲用出去相不悔,就表示情况已经危难到了极点。 他心中悲痛万分,却不敢有半分犹豫,一拜之后。 他高举双手,道:“伍举,接楚国令尹之位。” 话音落下。 在他身边,上万道光华亮起。 晋军包围圈中。 孙叔傲用出了一生,只能使用一次的国运之力。 在他身边,楚庄王与众文臣武将,皆身负光芒而去。 只有大将子玉,与所有羽林留了下来。 孙叔傲看向子玉,气息微弱,断断续续,道:“大将军,请……恕某之罪。” “国主虽退,却不及远……只有,只有大将军留下。” “我们在此,拖住晋军,方能为国主……争取一线……生机。” 他一脸惭愧地,向子玉抱拳一礼。 子玉哈哈一笑,道:“令尹若让本将离开,那本将定要杀回来, 与令尹你好生计较。” 孙叔傲也是一笑,就这么站着,没了声息。 子玉轻手将孙叔傲扶于地面,随后长身而起,道:“众军将士,谁与本将一同赴死?” 十万羽林齐声应喝。 “吾等随将军赴死。” 更有其他离得近的楚军将士,此时也彻底抛却生死,呼喝声震天。 “愿随将军赴死。” 子玉仰天大笑,手中长刀指天,吼声如雷,道:“吾乃楚国大将子玉,谁与我决一死战?” 先轸元神中,传来晋文公号令。 他点头领命,拔剑出鞘,上前几步,道:“晋国,先轸,与你一战。” 子玉深深看了先轸一眼,笑道:“好,痛快!” 下一刻。 刀剑相击。 千里平原眨眼间,化作焦土。 无数将士,人仰马翻。 唯有三尺之地,安然无恙。 那里,躺着楚国令尹,孙叔傲。 …… 城濮山上。 晋文公扶起刚刚醒转的苏秦,道:“本王有愧先生,让那楚庄王逃了。” 苏秦却是淡淡一笑,道:“国主不用自责。” “吾早就算到,楚庄王不会死在城濮一战。” “况且,为了国主霸业,楚庄王更不能死在这里。” “楚庄王死于战场,楚国国运必崩,楚国必亡。” “然而,晋国离楚国太远,无力将楚国一口吞下。” “西之秦,东南之吴、宋,定会抢夺楚国。” “如此一来,反而是便宜了他们。” 说到这里,已经变成老人的苏秦,重重喘了口气。 晋文公又给苏秦渡入一道国运,虚心求教,道:“那依先生之计,当如何?” 苏秦道:“此战,晋国已经削弱楚国,将其从七国之二的位置,拉了下来。” “并从中褫夺了楚国四成国运,这对晋国来说,已是足够。” “楚庄王性格霸道傲然,必不能接受这一次失败。” “然而,他也必然不可能短时间内,再与晋国一战。” “麒麟之力,在于以战养战,他想要恢复,所以他必然要对吴宋下手。” “而我晋国,大可慢慢消化所得四成国运,待实力再有提升时,再出手不迟。” “到那时,吾再为国主献策,以全国主霸业。”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晋文公拍掌称快,道:“妙计。” 他之前对苏秦的信任,更多的是一场豪赌。 因为他知道,阐教六国中,就晋国没有从阐教那里,得到任何多余的助力。 他只有豪赌一次,方有机会。 否则就只能在沉默之中,被其他五国灭掉。 而现在,他赌对了。 这一刻,晋文公对苏秦的信任,已经达到言听计从的地步了。 …… 一日后。 涵危平原上的战斗,终于结束。 楚军最终有两百余万溃兵逃出战场,而剩下的那些,则跟着子玉一起,埋骨沙场了。 晋军有晋文公国运之力庇护,一百七十万人,一人不损。 完成了这一场辉煌的大胜。 这一战。 晋国共出兵三百万,最终战死百万余,损失不可谓不大。 但他们歼灭楚国五百余万人,压走楚国四成国运。 斩其大将子玉,亡其令尹孙叔傲。 更是重创楚庄王。 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楚国都将不断衰弱下去。 而这个过程中,大胜楚国的晋国,还能再吸走楚国半成国运。 如此算来。 晋国大胜! 晋文公下令,为孙叔傲,子玉,在涵危平原,以国葬之礼,立大墓。 随后,撤军回国。 这一场城濮大战,彻底地点燃了阐教六神国之间的内战。 春秋争霸,正式开启。 正如苏秦所推测的那样。 楚庄王回国之后,不甘大败,却又无力再与晋国开战。 而他的麒麟之力,又必须以战养战,才能成长。 城濮大战的半年后。 春秋历,六年,四月。 楚国向宋国开战。 楚庄王又一次御驾亲征。 这一次,他吸取了之前的教训,步步为营,稳扎稳打,连胜三战。 在一月之后,成功打到宋国国都睢阳。 睢阳围城之战,随之打响。喜欢封神的边角料,朝歌的小骄傲!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封神的边角料,朝歌的小骄傲!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