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远接过孙账房递来的公文,心里虽然对这突如其来的“调整书院补贴”政策犯嘀咕,但眼下,他更关心的是如何把书院这块“蛋糕”做大做强。 毕竟,手里有粮,心里不慌嘛! 在他的精心运营下,书院如今可谓是兵强马壮,粮草充足。 师资力量嘛,那叫一个“豪华顶配”,各个都是学富五车、才高八斗的“大牛”。 生源方面,更是“爆棚”! 每天都有家长们挤破头,想把自家孩子送进来,那场面,简直比春运抢火车票还刺激! 至于经费? 嘿嘿,张远默默地看了一眼系统里的余额,嘴角忍不住微微上扬。 有了系统这个“外挂”,他还愁没钱花? 清晨,阳光透过窗棂,洒在书院的每一个角落。 朗朗的读书声,此起彼伏,像是一首美妙的交响乐,在书院上空回荡。 学子们一个个精神饱满,斗志昂扬,或埋头苦读,或高谈阔论,或切磋学问,整个书院都充满了勃勃生机。 张远漫步在书院的小路上,耳边回响着学子们的读书声,眼前浮现出一幅幅生机勃勃的画面,心中不禁涌起一股自豪感。 这可是他一手打造的“知识殿堂”啊! 简直就是古代版的“985”、“211”! 然而,就在张远沉浸在这份喜悦中时,他内心深处却隐隐感到一丝不安。 他开始反思,自己是不是有点“飘”了? 是不是有点安于现状,失去了当初那股子“拼劲”? “不行!绝对不能这样!”张远猛地摇了摇头,把这种“危险”的想法甩出脑海。 他告诫自己,要居安思危,要时刻保持警惕,要不断进取,才能让书院更上一层楼! 为了让书院更上一层楼,张远决定对书院的管理制度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 他可不想让书院变成一潭死水,他要让书院充满活力,充满创新! 然而,改革之路并非一帆风顺。 张远的“新政”刚一出炉,就遭到了书院里一些“老古董”的强烈反对。 这些老夫子们,抱着“祖宗之法不可变”的陈腐观念,死活不同意改革。 “张院长,您这是要干啥?书院现在好好的,干嘛要瞎折腾?” “就是啊,老祖宗传下来的规矩,岂能说改就改?” “我看啊,您就是太年轻,想一出是一出!” 面对这些质疑和反对,张远并没有气馁。 他知道,改革必然会触动一些人的利益,必然会遇到阻力。 但是,他更相信,只要是为了书院好,只要是为了学子们好,就一定能够克服困难,取得成功! 张远并没有采取“一刀切”的强硬手段,而是决定以理服人。 他组织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书院未来发展辩论会”。 辩论会当天,书院的大礼堂里座无虚席。 师生们齐聚一堂,就书院的未来发展展开了激烈的辩论。 支持改革的师生们,慷慨陈词,列举了种种改革的好处。 他们认为,只有改革,才能让书院适应时代的发展,才能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人才。 反对改革的师生们,则固守陈规,强调传统的价值。 他们认为,书院的传统是经过历史检验的,不能轻易改变。 双方你来我往,唇枪舌剑,辩论得异常激烈。 张远坐在主席台上,认真倾听着双方的发言,不时地点头或摇头。 随着辩论的深入,越来越多的师生们开始认识到改革的必要性。 他们逐渐被支持改革的师生们所说服,开始转变立场。 最终,辩论会以支持改革的一方获胜而告终。 张远的改革方案,得到了大多数师生的支持。 改革后的书院,焕发出了新的生机。 管理更加科学高效,教学更加灵活多样,学子们的学习热情更加高涨。 书院的名声,也越来越响亮,成为了当地乃至全国最有名的书院之一。 这天,张远站在书院的最高处——藏书阁的顶楼,俯瞰着整个书院。 阳光洒在他的身上,暖洋洋的。 书院里,一片繁荣景象,到处都是学子们忙碌的身影。 卢婉依偎在张远身边,看着眼前这片自己与爱人共同奋斗出的天地,眼中满是幸福和骄傲。 她轻轻地挽着张远的胳膊,柔声说道:“远哥,你看,我们的书院,终于成了!” 张远微微一笑,点了点头。 他伸出手,轻轻地抚摸着卢婉的秀发,心中充满了感慨。 然而,就在这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打破了这美好的氛围。 几名身穿官服的衙役,气势汹汹地闯进了书院。 “谁是张远?”为首的衙役,厉声喝问道。 学子们被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吓了一跳,纷纷停下了手中的事情,惊恐地看着这些不速之客。 张远眉头一皱,上前一步,沉声说道:“我就是。” “好!你涉嫌勾结前朝余孽,图谋不轨!跟我们走一趟吧!”衙役说着,就上来要抓张远。 “慢着!”卢婉挺身而出,挡在了张远面前,“你们有什么证据?凭什么抓人?” “证据?哼!到了衙门,自然会让你看个够!”衙役冷笑一声,一把推开卢婉,就要把张远带走。 “我看谁敢!”一声怒喝,如同平地惊雷。 所有人的目光,都看向了声音传来的方向。 只见一个身影,如闪电般冲了过来,挡在了衙役们面前。 “你们这帮狗仗人势的东西,竟敢来这里撒野,活腻歪了不成?!” 来人怒目圆睁,厉声喝问。喜欢废柴趣妻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废柴趣妻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