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div>
</div>「霍执行长,久仰。我是书薇。」书薇礼貌地伸出手,心中了然,这就是园游会那天在台下注视着她的企业家。
「书薇小姐,幸会。叫我启轩就好。」霍启轩与她握手,力道适中,眼神温和却带着洞察力。「园游会上您的致词,以及後来在社群上看到的摄影作品,都令人印象深刻。」
简单寒暄後,三人自然成圈交谈起来。书薇很快得知,霍启轩不仅是科技产业的成功企业家,更在创业之初就将「社会责任」融入企业DNA,低调支持多家社会企业如提供身心障碍者稳定就业的环保清洁公司、协助偏乡农产品行销的平台,并以创投角度扶植解决社会问题的新创团队。
「粮心行动的执行效率与扩散力,在公益圈内有目共睹。」霍启轩直言不讳,语气是真诚的欣赏。「最难得的是那份真诚。从行动设计到影像传播,都能感受到你是真正看见问题核心,并用适合的方式去回应,而非流於表面的慈善秀。」
话题很快深入到社会议题的本质、企业在解决社会问题中可以扮演的角sE不仅是捐钱,更在於提供就业机会、建立可持续模式、以及如何让公益理念突破同温层,触及更广大的群众。书薇分享了她从亲身参与到发起行动、再到学习摄影的心路历程,强调「真实接触」与「同理心」的重要X。霍启轩则从企业经营和社会创新的角度,提出许多务实的观察与见解,例如「如何衡量社会影响力」、「商业模式与公益目标如何平衡共赢」。
两人虽背景迥异,却在核心理念上意外地契合:都相信解决社会问题需要创新思维、系统X方法、以及最重要的——以人为本的温度。交谈中,霍启轩不时因书薇对弱势处境的细腻观察和充满热情的行动力而微微颔首;书薇也为霍启轩兼具理X分析与人文关怀的视野所启发。这是一场跳脱了客套,直指核心的对话,充满了思想的火花与相互的认同。
茶会接近尾声,霍启轩自然地提出邀请:「书薇小姐对社会议题的感知如此敏锐,又有影像记录的热忱。不知道你下周三下午是否有空?我支持的一家社会企业,是间由更生人与弱势妇nV为主力的向yAn烘焙坊,他们最近在尝试新的产品线,也面临一些品牌行销上的挑战。我想,你的视角和摄影专长,或许能给他们带来一些不同的灵感?当然,他们的面包和点心也非常值得一试。」他的语气诚恳,是出於对烘焙坊的关心,而非刻意制造相处机会。
书薇对这个提议很感兴趣,既能深入了解另一种社会企业运作模式,又能实地练习摄影,立刻欣然答应:「当然好,我很乐意去参观学习,谢谢启轩的邀请。」
约定好时间地点後,两人道别。霍启轩走出几步,似乎想起什麽,又自然地折返,从质感上乘的名片夹中取出一张设计更为简约、仅有私人联络方式的卡片,递给书薇,眼神温煦而坦率:「这是我的私人电话。无论是关於摄影的交流,公益上的想法,或者参观烘焙坊後的任何心得,随时欢迎你找我聊聊。保持联络。」
书薇接过那张触感温润的私人名片,上面只有一个名字和一行号码。这份邀请,超越了商务礼仪,更像是一种基於理念认可的橄榄枝。她抬头,对上霍启轩沉稳而带着诚挚善意的目光,心中微动,郑重地点点头:「好的,谢谢。保持联络。」
看着霍启轩挺拔的身影融入离场的人群,书薇握着那张私人名片,心中对即将到来的烘焙坊参访,以及这位理念契合的新朋友或夥伴?,生出了更多实质的期待。镜头下的温度,似乎也悄然延伸到了镜头之外,开启了新的篇章。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千篇小说https://xixixsw.co阅读更多精彩小说】</div>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