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说,皇太极即位后弄出了“议政王大臣会议”,表面是进一步完善了众议制度。实际却是为了从宗室(大贝勒)及原各部落首领(八旗贵族)手中收权。
如果他身体没事,再活个一二十年,应该就能自然而然的将宗室、八旗贵族权利都收为已有,成为真正至高无上的大清皇帝。
虽然他如今命不久矣,不可能完成此事,可听范文程提出以“议政王大臣会议”来折中皇储的选择,还是心里有些不爽。
不过这次他倒是没有再发怒,而是认真地思考了一番,旋即道,“朕还是有点不明白,范先生可否仔细说说?”
范文程道:“有诸旗旗主、议政大臣所组成的‘议政王大臣会议可以协理国事,陛下再将那二三难以选择之皇储备选人设立为辅政王,便不怕新帝犯错。
若新帝有能力,日后自可一步步将权力再收回来,足以让大清‘进可攻,退可守。”
设立辅政王?
皇太极一时沉吟不语。
但他脑海中却迅速闪过几个合适的人选,多尔衮、豪格、济尔哈朗、代善。
至于多铎,年轻缺乏智慧不说,还不识大体,仇视汉人,并不适合作为大清的掌舵者。
只是,若如此的话,储君便只能从他剩余的几个皇子中选择了。
豪格以下的诸皇子中,论身份尊贵,以他的大妃(按汉制也称懿贵妃)阿巴垓所生的小儿子博穆博果尔为最。
因为阿巴垓(与多尔衮生母阿巴亥并非同一人)本是林丹汗大福晋(正妻),后来为他所夺,封为大妃——背后实际是漠南蒙古诸部。
不过博穆博果尔太年幼了,才一岁多,且与漠南蒙古牵扯太大,若即位,恐怕会让漠南蒙古诸部借机壮大,甚至是压倒建州女真。
再往后,便是十三四岁的硕塞与才六岁的福临了。
这二者母妃都是他的侧妃,一个出自叶赫那拉氏,另一个则出自科尔沁蒙古。
虽说叶赫乃女真大部落之一,但与建州部仇怨颇深,论起来反倒没有科尔沁蒙古可信。
但是福临毕竟才六岁,虽已表现出聪慧之貌,却太小了。
汉人有“主少国疑”一说,女真人的首领更需要能服众才行···
一时间,皇太极又陷入了选择困难症之中。
想了一会儿,他只觉得脑子变得无比昏沉,便摆手道:“范先生且先下去吧——对了,今日先生所言,朕不希望有半点风声传出!”
说到最后,皇太极语气变得森冷。
虽然他气息弱,可还是让范文程心中凛然,忙应道:“奴才今日什么都没说。”
听此,皇太极才满意点头。
又过数日,皇太极感觉身体越发虚弱,便相继召见了代善、济尔哈朗、豪格、多尔衮等人。
中间也曾召见硕塞、福临等皇子。
一时间,满清贵族、众文武大臣,都感觉皇太极怕是要交代后事了。
果不其然,没多久皇太极便让人宣布了册立大清储君的圣旨···喜欢房穿明末,开局后门通北美请大家收藏: